人民日报曾经出过一份《不合格父母自查表》,大家一起来对照一下:
1.给孩子特殊待遇
2.孩子犯错当面袒护
3.过分注意孩子
4.轻易满足不合理要求
5.允许孩子懒散
6.对孩子央求
7.包办替代
8.大惊小怪
9.剥夺独立
10.害怕哭闹
为人父母,都想把最好的东西给孩子,但是总是会在“给予”和“教育”之间尺度把握不当。
也因为这样,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每走一步都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与其这样,我们不妨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在他们眼中,到底及格的父母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只有当父母和孩子站在同一高度上,认真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时,这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父母!
01:
孩子比你更看重家庭温暖
在《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18)》里面,学生对于“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的选择,排在首位的居然是“有温暖的家”。
比起其他价值追求,在孩子的眼中,没有什么比拥有一个“温暖的家庭”更重要。
我们总说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然而,我们原来大大低估了孩子对父母的爱。
之前看过一个短片,片中的妈妈都觉得自己的孩子是不完美的,给自己孩子打出了7、8分,有的甚至给了不及格
相反,短片中的孩子,一提到自己的妈妈就瞬间开心,脸上都是出无比幸福的表情。
在被问到给妈妈打多少分的时候,他们都毫不犹豫地给妈妈打出满分!
更有孩子害羞地说道:“想保护她。”
报告中还显示,和四年级相比,八年级的孩子反而更重视家庭。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在经历青春期,为什么反倒更看重家庭温暖?
青春期的孩子渴望独立,他们和父母的相处和沟通会相对减少,但同时,这个阶段的孩子也更加意识到家庭的价值和作用。
这个阶段的孩子正经历身心的“剧变”,反而更需要父母的帮助和陪伴。
而父母要做的是调整教育方式,给孩子积极的回应,千万不要因为孩子青春期的问题而放弃教育,也不要把教育的责任转接到学校和老师身上。
孩子真正需要的是父母的支持、陪伴和指导,是父母充分的理解和信任!
02:
在一项“亲子调查”里显示,80%的父母觉得自己对孩子做到信守承诺,但超过95%的孩子,却认为自己的父母常常对自己不履行承诺。
《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18)》
有个新闻曾经报道过:山东一位十四岁的孩子,居然独自一人带着100元逃课爬泰山去了。
看似“滑稽”的新闻,背后的原因值得让人深思。
经了解,原来这位孩子的父母之前曾答应过带他去泰山,但一直没有兑现承诺,孩子很不开心。
为了实现自己的心愿,孩子最后自己一个人偷偷去了。
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孩子太任性了,但实际上,又有谁会心疼孩子内心的委屈?
之前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张图。
这位小男孩,手里拿着的是一张奖状,在街上走出了“六亲不认”的步伐。
原来,是妈妈曾经答应他,只要期末考到90分以上就买单车奖励他,最终,妈妈也兑现了承诺。
相反,如果父母总是失信孩子,就会降低他们对你的信任,而且很有可能,在你身上也学会了失信他人。
就像《论语》中提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
03:
美国心理学家 Susan Orenstein说:父母之间秀恩爱,可以让孩子感到安全和稳定。
当孩子看到妈妈被宠爱着,爸爸被尊重着,自己被接纳着,他们就会带着满满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把人生的每一步都走得踏实和稳定。
在充满爱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既有爱人的能力,也有被爱的勇气,凡事都能不卑不亢。
相反, 如果孩子总是生活在一个充满父母争吵、互相责备的环境下成长,孩子身心发展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研究表明:原来几个月大的小宝宝就可以感受到父母的情绪。
当他们听到父母争吵的声音,宝宝会出于本能收缩封闭神经,进行自我保护。
这种痛苦感受的刺激是会影响到小宝宝的听知觉、视知觉发育。
对于孩子来说,家庭应该是一个充满温暖和爱的地方,不应该是“战场”。
所以,当父母真的有矛盾的时候,最好在外面协商好再回家,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
让孩子知道,事情已经解决了,爸爸和妈妈下次会以温和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其实也是孩子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去处理问题。
04:
作为父母,更应该是倾听者的角色,而不是灌输者,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看见孩子的感受。”
之前我们在《为什么你越唠叨,孩子越不听话?》的文章里面分享过:
心理学上有一个术语叫“超限效应”,它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当父母对孩子的同一问题不断说教时,对于孩子来说就像是一种噪音。
重复单调的话听多了,孩子首先会产生心理疲惫感,进而产生厌倦逆反感,接着就是满不在乎。
其实,孩子需要的是父母能够蹲下来,聆听自己的需求、平等地和自己对话。
当孩子受到伤害、难过的时候,不是要听家长给出什么好的建议,而是可以站在自己身边认同并接纳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