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有一种父母,擅长用“自我牺牲”的感动,“...

愿我的故事细水长流,敬你的孤独择日而终。关注微光,看尽世间百态

我反感的是,父母强调家里没钱,自己多辛苦

在网上看到一个大咖发帖子,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一样,对于大咖的感觉就是,很挣钱,所以很富裕,吃穿不愁,活得也比较肆意潇洒。可是没想到,内容却让人特别难过,甚至有点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这位大咖发帖称,自己小时候的家境并不太好,16岁就出来打工了,之后几乎没在家里吃过饭,也没有要过家里一分钱。而过早地进入社会摸爬滚打,历经各种刁难,受尽各种委屈,熬过饥一顿饱一顿的时期,终于有了稍有起色的日子。

然而,自己依旧对父母怀有很深的反感情绪。特别是在父母一直反复强调,自己家没有钱,父母有多么不容易多么艰难,做儿子的一定要体谅,要懂得感恩,多回报父母的时候。

大咖说,父母对自己态度好,就是他们自己的功劳,根本看不到自己的努力与拼搏;而父母对自己如果态度不好,那过错全都在自己,是自己不懂事不努力,没有达到父母的预期,才会让父母对自己态度恶劣的。这种感觉让人难过到崩溃。

有一种父母,最擅长自我牺牲的感动,道德绑架孩子必须懂事

大咖的这种情况不是个例,有一种父母就是这样,他们最常说的话就是:

孩子,爸妈很辛苦,很不容易,你要懂事才行啊!”

“你一点都不心疼父母,真是个白眼狼!”

“你看,爸妈头发都白了,脸上都有皱纹了,你还要我们怎样?”

“我们条件不好,家里的日子很难过,爸妈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你只有出人头地,才能带我们这个家脱离苦海!”

以及“我们这样做,都是为了你好啊……”

这种父母,最擅长用自我牺牲的感动,来“道德绑架”孩子,要求孩子必须听话懂事。他们会用“家里穷,不能和别人比”和“爸妈很辛苦”,这两个理由,来强制性要求孩子必须做到自己的规划,必须按照自己铺好的路走,必须成为自己想要的那种乖巧听话的性格。

倘若孩子有一点点的反抗叛逆情绪,他们就会用苦情的戏码来哭诉,给孩子压力,用难听的字眼来谩骂,打击孩子的信心,甚至训斥、家暴等,只为了让孩子不“误入歧途”,重新回到自己为孩子量身定做的人生规划中。

他们一直在歌颂自己的“全为孩子着想”,赞美自己的付出,却从未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全然不顾孩子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

我们表现出来的“懂事”,成了内心的耻辱

知乎上有个问题:有哪些你很喜欢,但最后没有选择的人事物?下面的回答一个比一个扎心,特别能够感同身受。

有个回答说,自己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家里做小生意的,邻居不是大学教授就是公务员,家境自然是无法相比的。有天,邻居组团带孩子去超市,路过自家门店,就招呼着说一起去。妈妈虽不情愿,但不好拒绝,只暗暗叮嘱孩子别买贵的。

在邻居的几个小孩欢天喜地在超市里奔跑,挑选着心爱的玩具时,这个答友只选了九块九的小铲,想自己可以玩店后门的沙子,不至于太无聊。而在家里,答友的玩具只有一个,是一个小布偶。

邻居们都在夸答友懂事时,只有小孩子心直口快地说“他家穷”。而在别人眼里懂事的孩子,却得不到爸妈的认同。爸爸打了他两耳光,妈妈穿着高跟鞋连踹了好几脚,嘴里骂骂咧咧:“你都多大了?买这种三岁小孩的东西有意思吗?”“你怎么能和楼上的小孩比啊?你比得了吗?”

答友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明明很懂事,很乖,很听话,很体恤父母,也没有攀比,还选了最便宜的玩具,为什么还会挨打受骂?这个玩具就像是耻辱柱一般,牢牢地钉在了他的心里。一同讨厌的,还有可以随心所欲玩玩具的小孩、九块九的价格,以及曾经尊敬的父母

直到后来有了弟弟,他看到了这一套玩具,非要闹着玩,答友不给。妈妈直接狠狠瞪了一眼:“他才多大啊?拿给他!”而弟弟的年纪和答友那时候一样大,都是小学二年级。

父母不知道,我们妥协“懂事”的内心,究竟有多“绝望”

父母总会说“要不是因为你,我早就离婚了”,好像他们的婚姻不幸福,原因都在我们,其实我们想说:早就希望你们离婚了。

父母总会说“原来你画的还不错,早知道当初就让你选艺考了”,然而他们忘记了,当初为了不让我们选择艺考,他们想尽办法阻止我们,只因为觉得费钱。

父母总会埋怨“为什么你从来不和我们说你身边的新鲜事”,实际上,在我们小时候,有数不完的有趣的事情想要告诉父母时,他们只会嫌我们烦,我们只会越来越沉默。

父母总是灌输给我们“家里条件不好,这也买不起,那也买不起,别跟有钱的孩子比,比不上”的想法,以致于我们长大后去逛贵一点的店都会露怯,不自觉地就会认为自己低人一等。

父母总会说“我们这样做都是为你好”,可是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明白,这句话本身就是错误的,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们心目的那个“听话乖巧的孩子”好,符合他们所有的条条框框,而不是真正为了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有感情有情绪的人好。

“乖巧懂事”的背后,是不停地压榨自己

去年热播的影视剧《小欢喜》里,陶虹式母爱一度惹起争议,陶虹饰演的妈妈在离婚后,将自己所有的情感一股脑倾注到女儿英子身上。小到一日三餐的营养饮食,细到每次考试分数曲线的变化,甚至英子和前夫见面,她都要必须掌控。

这样“为你好”的外衣下,是女儿英子窒息的内心,她感觉每天在家都过的很压抑,想要逃离,可是无能为力,母女俩总是一次又一次爆发冲突,甚至大打出手。这样的感情真的是为儿女着想的吗?

阿拉蕾自从参加综艺节目后,一直都是很受大众追捧的可爱小天使,她圆溜溜的眼睛、肉嘟嘟的脸蛋以及大人一般的语言动作,总会萌翻众人。而在这之前,她就已经参加走秀与广告拍摄,可以算得上是个小童星了。

这么小的孩子就出来涉足名利圈,究竟为什么呢?而阿拉蕾自己在节目中哽咽回答:“为了给我弟弟赚钱,我妈妈要给我生小弟弟了!”而在妈妈现身节目时,阿拉蕾首先做的不是去拥抱妈妈,而是拿出钱递给妈妈说:“是我赚的钱,妈妈留给你了。”

太懂事的孩子招人心疼,阿拉蕾本该在无忧无虑的年纪享受童年,却成为了赚钱工具,想来能说出这种话,肯定也是父母一直“教导”的结果。小小年纪就要开始承担帮父母养弟弟的重担,乖巧懂事的背后,实则是不停地在压榨自己。

父母在等我们道谢,而我们在等父母道歉

父母在等我们道谢,而我们在等父母一句道歉。可是真正把这事儿摊开来说,父母又会说:“你不应该说你父母的不是,你现在的不好都是因为你自己无能!”

如果你现在成功,父母会觉得都是自己的功劳;而如果失败,他们会把责任都推到你身上,认为是你没有听话懂事,没有按照他们规划好的人生走。

希望父母可以真正做到,去尊重自己孩子的意愿,他/她不是你的私有物品,他/她是个有自己情绪与感情的活生生的人。

虽说陶虹在接受采访中说的那样:

“作为妈妈来讲,我比较放松,世界不仅是一条道路通往所谓的成功,我更愿意接受生命的多样性,所以我也接受我孩子未来的多样性,她可能这样、可能那样,怎么样我都会爱她。”

今日话题:你身边有这样的父母吗?

欢迎留言讨论。

图片均来自网络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自我牺牲  自我牺牲词条  擅长  擅长词条  父母  父母词条  感动  感动词条  
亲子

 如何教孩子人际交往技巧

大家好我是子安同学,感谢每一位读者。这是一个数字化的世界,但是你的孩子仍然需要掌握IRL技能,这些简单的步骤将帮助你教你的孩子这些重要的社交技能。上个月,我看到...(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