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将要带给大家不是一个心理实验,而是一个社会群体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孩子的群体行为,理解孩子的朋友、伙伴是如何对孩子产生影响的。
1954年,俄克拉荷马心理学家穆扎菲尔·谢里夫(Muzafer Shefir)为了测试他的的社会化理论,挑选了22名11岁的白人小男孩作为被试。为了确保实验的准确性,被试的条件尽可能的一致:他们都信仰基督教,智商都在平均值以上,并且没有戴眼镜的,也没有胖子,而且都来自同一个地区,说话口音都是一样的。
22名男孩被随机分为两组,每一组分别用巴士送到罗伯斯山洞国家公园的童子军营地。
这些男孩并不知道自己是来参加实验的,他们以为自己是被邀请来参加露营活动的,因此他们的露营生活跟一般的露营生活没有两样,而实验人员也尽量隐藏自己的实验身份,只是悄悄的收集各种实验数据。
实验一共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小组成员熟悉,建立团队概念。
一开始,两组男孩并不知道彼此的存在,他们乘坐不同的大巴而来,就餐的时间也不一样,营地还分别处于不同的位置。两个小组成员在一个星期内通过团队活动,队员与队员建立了基础,并分别给自己的队伍起了不同的名字“响尾蛇队”和“鹰队”。
等团队成员建立联系后,实验开始进入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目的是促使两组竞争。
实验者有意的让两队意识到彼此的存在,然后希望通过引导促使两组孩子相互竞争。结果孩子的反应超出实验者的预期,他们还没有真正碰面就已经开始产生敌意了。当“响尾蛇队”刚一听说“鹰队”正在原处玩耍时,他们就打算要与对方一较高下,想把他们赶出去。
于是两组成员之间开始展开了竞争,比如打棒球、拔河、寻宝等。研究员以辅导员的身份出现,除了维护必要的安全,尽量减少对实验的干扰。
竞争很快演化成了更大的冲突。
在进行一次棒球比赛时,响蛇队把自己的队旗挂在棒球场上,认为球场是他们的。而输了比赛的鹰队则把响尾蛇的队旗扯下来并烧着了。这使得响尾蛇队大为光火,准备要与鹰队打架。最后,辅导员出面才制止了打群架。
不仅如此,在一次比赛后,响尾蛇队还偷袭了鹰队的营地。他们把鹰队营地的床都掀翻了,拿走了一些东西,还撕破帐篷、蚊帐等,留下了一地狼藉。而鹰队也不甘示弱,同样偷袭了响尾蛇队的营地,把他们的营地也搞的一团糟。
总之,双方从开始的骂战演变成了一场武力行动,他们不再是简单的游戏,而是备战,有很强的暴力倾向。
第三阶段的目的是消除分歧,重新团结两个小组。
未来消除两队之间的第一,一开始,实验者把两个小队放在一个非竞争性的环境,期望减少两组的对抗情绪。比如让他们共同就餐,但是孩子们却把餐厅弄的一团糟。于是实验者设计了另一种方法,制造了一个任何一个队伍都无法完成的目标。
他们告诉孩子,营地的供水系统出现了问题,因此要排查所有的水管,寻找新的水源。这个任务必须要两个队伍的孩子团结协作才能完成。于是两个队伍迎来了初次合作,敌视情绪开始减轻。后续,实验者又设计了几次类似的问题,并把两个队伍带到了一个新的营地。虽然最终两个团队无法像原来的团队那么互助有爱,但是至少他们不再互相敌视,相互之间更加和谐了。
表面上看,“罗伯斯山洞实验”好像跟教育毫无关系,其实不然,我们想象下班级教育,想象下孩子的伙伴圈子。
2008年,德国上映了一部电影《浪潮》,可能
很多人没看过也没听过,其电影情节讲述的道理其实跟本实验是一样的。
在电影《浪潮》中,学校举行一场“国家体制”的主题活动周,于是历史老师设计了一场“独裁统治”的实验。他引导学生们设立统一的目标、统一的口号、统一的打招呼方式,统一的服装。短短三天之后,这个班级的学生都对自己的组织确立了高度认同,他们团结、亢奋而激进,所有持反对意见的同学被视为异类。在同其他班级的一次群体斗殴中,老师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把全班学生召集到礼堂中,宣布实验的结束和组织的解散。然而为时已晚,一名狂热的学生因“信仰”幻灭而精神崩溃,开枪打伤了一名同学后饮弹自尽。
你是不是觉得这个电影是编造的?事实不然,它是根据1967年美国一个学校教育实验改编的,要知道,这件事还是发生在二战以后的美国,可想而知这个教学活动的冲击力。
无论“罗伯斯山洞实验”,还是电影《浪潮》都说明了一件事,群体对于个体具有极其强大的影响力。而我们完全可以把这种影响力应用到教育孩子上。
假使我们把班级的所有学生打造成一个团体,树立了一个共同学习的奋斗目标,引导他们共同为这个目标努力,团队成员之间会互帮互助,相互鼓励,那么即使再差的学生也会变得积极努力。这将对我们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成绩有极大的帮助。
那么如何搭建一个极具凝聚力的团队呢?我们从实验和电影中可以得到以下借鉴:
1、创建共同的目标
2、营造一个外在强大的敌人
3、强调集体,消除个性,统一服装、行为、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