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总有很多的困难,我们家长很多时候都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尤其是在两难问题上,不知道如何取舍。那当孩子面临类似的问题时,进退两难之际,或许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时机,如何引导孩子做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一天下午,我们刚刚吃完饭,邻家哥哥就跑过来叫孩子一起出去玩。孩子听了之后,内心有所动。但刚刚又跟我们父母约好了看一会动画片,这个时候孩子就抛出一个问题给我们。
“妈妈,我可不可以先出去玩一会,回来再看看动画片呢?”
孩子的内心其实很简单,就想啥好处都占着了,但又担心我们不给看,陷入了左右担忧之中,想从父母的口中得到确切的答案。
孩子妈妈就说:“出去回来了,就不能看了啊,你爸爸一会还要用电脑。”
孩子本来怀着忐忑的心情,马上就变得有些沮丧。心有不甘地问:“我一会玩了回来,再看一看怎么样?”
我听了他的话之后,看到孩子有些不甘的表情。我插了一句:“你觉得在看动画片与出去玩之间,需要进行选择的时候,该怎么选?”
孩子想了一会,回答:“我不会选,我不知道该怎么选。”
我再说:“总会有遇到难以决定的时候,我们不可能总是帮你来决定,要学会自己选择,你先自己想一想。”
看着孩子思来想去的时候,我知道他的注意力已经从沮丧中出来了,不再把注意力放在不能看动画上,而是把注意力放在了如何决定上面。
我又说:“不管是怎么选择,你要学会想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
孩子想了一会,权衡了一下,说:“我先出去玩一会。”
后来,孩子玩了一会后,又对我们说:“可以不可以看看动画片呢?”
这个时候,我也没有使用电脑,就回答道“可以。”
孩子开心的打开电脑,选了一个动画片看了起来。
两难之中,家长易犯的误区
在两难之中,家长最容易犯的一个误区就是父母给出答案。
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最容易寻求父母家长的帮助,家长对事情的判断能快速决定如何去做。比如在孩子看电动画片的这个事例中,孩子妈妈就告诉孩子:“出去回来了,就不能看”,这是父母给出判断,孩子就少了一个思考的机会。
当孩子得到了来自父母的答案,如果喜欢的,可能非常开心;如果不喜欢,可能非常压抑。无论是何种方式,我们都是直接给予孩子体验到情绪,没有让孩子体会到努力、体会到主动之后的结果。
所以,当时我主动站出来与孩子进行讨论,目的不是要一个结果,而是要引领孩子思考。孩子年龄虽小,但他们有无数的问题问我们,我们总是充当问题的解决者,对孩子来说是无益的。
两难问题,我们成人来决断的时候都很难有一个恰当的选择,对孩子来说似乎有一些困难。但是这种困难,我觉得孩子是可以克服的,而且对孩子的教育不是以解决问题的结果为导向,而是以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导向。
做好了两难选择,对孩子的益处很多,简单说说我认为最重要的两点:
解决问题,本身就是需要我们去进行思维分析的。选择什么方案,如何去做,都是对孩子的思维分析能力的训练。经过长期的训练,孩子的思维敏捷度、深度、广度都会得到非常明显的效果。
通过运用两难问题,可以培养孩对世界的认识、对人生的看法、对价值的思考,也就是说通过两难问题是可以帮助孩子塑正确、积极的三观。
两难问题之所以两难,就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要么别人受到损伤,要么自己受到损伤,这就需要去权衡分析。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孩子慢慢去认识什么是对人有益的事情,尽量将弊端做到最小化,如此才能真正帮助孩子学会思考。
两难问题,对孩子的成长帮助极大,那如何来帮助孩子训练解决两难问题的能力呢?其实很简单,方法也很多。
1、从孩子说话中来训练。
当孩子说了一句话,比如“我要吃凉糕”,我们就根据话的内容向孩子提出问题,让孩子去思考。吃凉糕有什么好处,又有人才以坏处,不吃会带来什么影响,吃了又会带来什么影响……到底是吃还是不吃?
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都可以从孩子的话语中延伸出来,然后与孩子一起讨论。
2、从孩子看的书当中来训练。
孩子看了什么书,我们都可以从中摘取一段内容来,与孩子进行讨论,相互分析解决。
3、从孩子的行为当中来训练。
孩子的行为无论怎么做,都可以算是两难的一种表现,既可以这样做,也可以那样做,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做法,有什么背后的思考,都可以与孩子一起来讨论的。
……
当训练一段时间后,我们会产生一种感觉,似乎什么都可以用来训练,哪怕是走一步路都可以拿出来讨论。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又要注意另外一个问题,思考过度的问题。
事事都问个为什么,虽然有益处,但是对于我们的生活来说还是会造成无数的困扰。因此,我们还是要学会放松自己,克制自己过度思考。
结束语
两难问题上的训练,在本质上就是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帮助孩子学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父母朋友,请记住一句话:不要急着给孩子答案,让孩子自己去思考。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分享教育方法、学习方法,助力孩子成人、成才!(内容为童教雷鸣原创,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