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营销学上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定位”,是1972年由美国市场营销大师艾·里斯与杰克·特劳特提出的,开创了一种新的营销思维和理念,被评为“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
“定位”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根据自己的目标,通过一系列运作使得自己与众不同,树立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从而让别人更容易记住自己。
这虽然是一个营销学概念,但是同样适用于人群。试想一下,把自己看成一个产品,要推广给别人,让别人记住自己,接受自己,怎么做?定位理论无疑是一个最好的工具。
现在的明星就是在这么操作的。我们经常在综艺节目中听到“人设”这一词,说的其实就是明星的定位问题。比如迪丽热巴、陈赫经常晒的“吃货”人设,大黑牛李晨的“力量”人设,翻车的翟天临的“学霸”人设……明星们通过强化这一个个人设,使得自己与别的明星区别开,从而让观众更容易的记住他们。
尽管孩子并不懂什么是定位理论,但是因为定位理论是建立在人的认知习惯上的,所以尽管孩子不懂什么是定位,但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他们其实都在不自觉的运用定位理论定位自己的。
对于独生子女家庭来说,孩子的定位相对简单,因为在家中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跟他竞争。这就像垄断,他想怎样就怎样,无论他做什么,父母的关心疼爱都只会给他自己。
但是对于有二孩或多孩家庭就不一样了,孩子之间要面临竞争,他需要跟别的孩子争夺父母的目光,争夺父母的关心和疼爱。而为了获得更多的爱,孩子就不自觉得定位自己,从而使自己与别的孩子区别开了。
一般说来,老大因为是最早出生的,如果是3、4年后才有已经跟老二、老三,那么他的竞争压力相对较小,因为他会有先天的优势,在大部分地方会建立领先。所以老大初期不会有很强的定位压力,他更多的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完成定位。
但是老二、老三等孩子就不一样了。他们一出生时家中就已经有一个老大占据了很多位置,他们要挑战老大,从老大的手里夺取父母的注意力,因此对他们来说,会有很强的定位压力。
要挑战老大,就要在一些方面显得优秀,毕竟没有人喜欢失败者。但是,相对老大,老二他们无论在智力还是体力等各个方面都没有优势,因此,他们就会有意避开老大的优势领域,转而攻击老大的薄弱区域,建立自己的领先,完成自己的定位。所以父母通常会发现,老二和老大在性格、爱好等方面会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说,如果老大乖巧听话,老二就会调皮捣蛋;如果老大爱好画画,老二就会讨厌画画。
孩子离开家庭的小环境,进入了新的环境,开始接触更多的人群,因此他们会面临人生的第二次重要定位:他在班级中属于什么位置。
儿童的上学后发生的定位主要在小学而不是幼儿园,因为在幼儿园阶段竞争不够激烈,老师也不会以特别的成绩来评价孩子,因此幼儿园就像一个大家庭,所有的孩子没有强烈的竞争压力。
但是进入小学以后就不一样了,孩子认知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群体环境也更加复杂,竞争也更加激烈,这使得孩子有强烈的压力寻找一个合适的位置,使得他们在班级里感觉更加舒适。
如果孩子发现自己不是班上学习最好的,那么他还可以选择填充其他的位置,比如班上的小丑角色。有的角色是他们自行选择的,有的是可能是其他人强加给他们的,无论是什么情形,一旦角色选定之后,角色特征往往会被放大。滑稽可笑的孩子变得更加滑稽可笑,聪明的孩子变得更加聪明,学习不行的孩子会越来越差。
这种初期的定位会影响深远,影响到将来孩子大学中的科目选择,进而影响将来孩子的职业选择。
学校其实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孩子会把自己在学校中的定位放大到社会中,孩子初期会把些学校中的定位方式迁移到社会中。
我们会发现那些学习能力好的孩子对自己有强烈的自信,定位自己的通常是高薪体面工作,而那些学习不好的孩子则会因为之前的定位,对工作的初期期望会比较低。而那些从小学就定位搞笑的,他们可能就会从事搞笑职业;那些从小学定位舞蹈的,将来就可能从事舞蹈职业。
但是社会与学校不同,不再是以单一的成绩进行评价,因此孩子在进入社会后因为从事职业的不同,他们很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因此他们会重新认识自己,对自己的社会定位进行重新定位,变得越来越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