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玩具店,一对母女在买玩具,小女孩选了一个芭比娃娃,孩子的妈妈说:“那个不好玩!你还不如买……”
小女孩说:“我喜欢芭比,我要给她梳头发和编头发!”
孩子的妈妈又说:“你家里不是有个布娃娃可以这样?”
“头发的颜色不一样啊,这个是金色的!”
“什么颜色的头发都是头发呀……你买这个就是浪费钱!”
母女俩争论不断,说到最后,小女孩“哇”一声大哭起来。
虽然每对父母都可以限制孩子选择什么玩具,可是会否对孩子过于苛求呢?有时父母也需要适当听取孩子的说法,如果经常连小事儿都否定的话,想必会给亲子沟通和养育带来一些问题。
美国加州大学有一项研究,研究者邀请了一群4-7岁的小朋友到了实验室,这群小朋友被分成两组,并开始进行“过家家游戏”(角色扮演)。
第一组小朋友扮演“父母”,第二组小朋友扮演“经常被父母否定和制止的孩子”,并且在游戏中,第二组孩子还有两种不同的被父母否定的情形。其中第一种,是涉及道德规范的,例如撒谎、偷窃、打人;第二种,是涉及一般的行为,例如孩子穿什么衣服,跟什么小朋友玩耍,玩具要如何玩等等。
角色扮演游戏结束后,全部孩子被要求对“被父母否定和制止的孩子”的未来行为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孩子们对两种“否定”也是不同的:
第一种,当“父母”习惯否定孩子道德规范方面的行为,孩子们不仅认同,还预测“被否定的孩子会很快乐”;
第二种,当“父母”习惯否定孩子的一般行为,孩子们趋向于不认同,还预测“被否定的孩子会不听话,也不快乐”等。
简言之,孩子们会乐意接受父母在道德规范方面的否定,例如当他们撒谎后被父母批评,孩子们是乐意接受的;当父母习惯在一般行为方面否定孩子,会轻易地招来孩子的反感,孩子们也会变得不快乐。以此看来,如果父母事事乱否定,看来与无知相差无几了吧?
1、道德规则方面
父母们在给孩子建立规则时,可以把道德规则视为不能触碰的“红线”。
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来说,3-6岁的孩子开始依赖成人对他的评价,也非常在意这种评价。这时小朋友的行为主要是被外在的反馈控制的,不是内在的动机。所以,爸妈们从这阶段开始,帮孩子建立道德规范会比在大龄容易些。当父母给孩子建立了基本的道德规则,并以此作为孩子行为的“红线”后,当孩子的行为与此相悖,他也能很快地纠正自己的行为,让自己的行为与道德规则相符。
如何让道德规则成为孩子心中的“红线”呢?除了父母经常强调——被列为“红线”的规则永远不可触犯,当孩子触碰了,还可以对孩子进行非暴力的惩罚措施,帮助孩子牢记脑中,并融进行为习惯中。
2、其他的一般行为方面
建议在“有限的范围内”,尽量让孩子们选择。
假设我们以本文开头的故事为例,如果家长要送孩子玩具做礼物,一般还是让孩子自己选择吧。但有时孩子选择的玩具可能会超出父母能支付的金额,又或者孩子有乱买玩具的习惯,建议父母们可以“限定玩具的数量和总金额”,其余的选择,就让孩子自己决定吧。简言之,在“有限的范围内”,让孩子选择。举个例子,小朋友生日当天,你可以让孩子选择100元以内的玩具。
记得前几天,女儿要穿羊毛裙子,大家可能知道,南方的气温已经到了差不多30度,短袖短裤已经被穿上了街头。可是女儿坚持一定要穿她那条黄色的羊毛裙子。
我对女儿说:“妈妈小时候也很喜欢穿裙子呀。记得有一年冬天,邻居阿姨送我一条夏天的小裙子,红色的花纹,就像书上画的一样,漂亮极了。可是我穿上了单薄的小裙子出门,一出门就感觉刺骨的冷。在门外玩了10多分钟,我就开始流鼻涕,当天晚上还发烧……”
女儿一本正经地问:“妈妈,那我会发烧吗?”
“太热了会流汗,温度过高还可能会中暑。不过你可以穿着在家里试一试看,先不要出门,你如果还是觉得不热,那么就可以穿着出门。”
女儿听从了我的建议穿上了,在客厅走了一会就开始流汗。“太热了,妈妈,我还是换了吧。”她小脸蛋红红地跟我说。
跟小朋友沟通时,不要第一反应就是“否定”,因为否定,常常能引起孩子下意识的反抗。正如Glenn Geher在《今日心理学》期刊说,习惯说“No”的父母,无视孩子的感受,最终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如果你以“我的小时候故事”,往往能让孩子找到“同感”,帮助他们进行自我判断。
难怪人们常常说,管得太紧,孩子会“窒息”;管得太松,孩子会“上天”;不松不紧,就像放羊吃草,羊儿吃得饱,又不会失去自由……
关键字:道德规则、行为习惯、亲子沟通、育儿方法、早期教育
幼儿说,作者为幼儿心理科普作家黄杏贞,已出版书籍《心理咨询师妈妈的科学育儿法》(获国家部级优秀出版物奖)。学习幼儿心理研究和知识,分享科学、实用、有价值的育儿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