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这些人生中最基本的养料,你给了孩子多少?

文|吕静贤

爱、尊重和自由,是一个人生存在这世上最基本的精神和心理需求。但是,生活中,家庭教育里,又有多少人拥有这些人生中最基本的养料呢?而身为父母,又有多少人能给予孩子这些最基本的、每个人都应拥有的养料呢?

一个人,缺少了其中一项,都会由此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或人格缺陷,人生都会多许多遗憾,哪怕再优秀,成为“别人家的孩子”,也依然逃不开因此而带来的内心的黑洞。而且这三样,也是息息相关的,往往是缺乏爱的人,也一定会缺乏尊重,更大部分缺乏自由,因为在一个家庭里获不得爱和尊重的人,大部分也是被任意剥夺选择自由的人。

一个人心理健康、获得幸福的前提是什么?当然是离不开最基本的爱、尊重和自由了。身为父母,如果真心希望孩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将来能拥有幸福的生活和人生,那么一定要给足孩子这人生中最基本的养料了:爱、尊重和自由。

爱,你给了孩子多少?

基本上,我们每个做父母的都会说自己是爱孩子的,除了少数特别的、虐待孩子的人。但是说自己获得父母充足的爱的孩子,却很少很少。

为什么?

因为你认为的爱,对于孩子来说,却不一定感到就是爱;

因为一个人能给对方的东西,通常是自己有的才能给,如果自己没有又怎么给得了对方呢?

因为我们自认为绝对正确的观念,也许恰恰是错误的,甚至与最基本的方法背道而驰;

因为我们无意中的忽略;

......

就比方说,我们现在大多数家长,都把目光放在了孩子的学习和技能培训上,甚至以此来作为孩子获得父母爱和目光多少的标准。慢慢地,到最后,连自己也搞不清究竟是爱孩子多一些,还是爱孩子的成绩更多一些。

而在这样的情形下,孩子要想获得父母充足甚至更多的爱,是讲条件的,是需要交换的。如果达不到父母的要求,就会被任意剥夺被父母爱的权利,甚至被父母以爱的名义而伤害,如打骂、冷落等。所以孩子,为了获得父母的爱,而不得不屈从于父母,做父母要求自己做的事,努力成为父母要求自己成为的人。

这是爱吗?一定不是。因为爱是不讲条件而无私地付出的。而且爱是尊重和包容,不能给对方尊重和包容的所谓爱,至多只是父母的自我意淫,而孩子却感受不到半点爱。

所以,尽管父母就在身边咫尺,尽管父母觉得自己已经很爱很爱孩子了,但认为感受不到父母多少爱的孩子依然比比皆是。

就如前段时间发生的15岁女孩杀父惨剧,据报道,父亲对女儿特别严,平时稍稍学习有一点退步,就会辱驾、家暴女儿。尽管在外人眼里,这个父亲平时是有多么疼爱女儿,总是叫女儿“小宝”,出去玩的时候,后备箱里总是塞满了吃的,总是对女儿说“小宝,你想吃什么,爸爸今天口袋有钱。”可是就是这样一个自认为爱女儿,希望女儿好的父亲,却让女儿感到生不如死,甚至最后不惜拿刀刺向父亲,把父亲给刺死。

他女儿在最近一条“沉迷在自己的世界里还不是因为孤独”的QQ空间签名,就恰恰说明了自己对父亲所谓爱的感受。

可见,有多少父母自认为爱孩子,可是孩子不但止一点感受不到,而且还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屡屡伤害,对父母恨之入骨。

而且,一个人如果连自己也没有的东西,又如何拿得出手给别人呢?

不少做父母的,连自己从小都没有获得父母充足的爱,因此当自己做父母的时候,即使知道、明白和想要给自己的孩子很多很多的爱,但是依然会犯曾经自己父母所犯过的错误——给不了孩子充足的爱,甚至伤害、虐待孩子

如吴绮莉,她在母亲的伤害和冷落中长大的。尽管曾经在节目中称,自己从来没有为当年的任性后悔过,女儿是上帝给她的最好补偿。可是对待女儿,她依然沿袭母亲曾经对她的种种伤害去伤害女儿。

一个从小到得不父母之爱,并在成长过程中屡屡受母亲羞辱、践踏自尊的孩子,长大后做了母亲,又能拿什么去对待自己的孩子呢?即使有心,也依然无能为力,甚至是不经意中沿承父母曾经对自己的伤害给下一代。

还有,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受到的各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与教育,也会在不知不觉间成为我们身上根深蒂固的观念,从而成为我们行为的一部分。就如很多人在教育子女过程中,秉持的“打是亲,骂是爱”、“棍棒底下出孝子”等,对子女非打即骂,用尽羞辱与不堪言语,而这一切的出发点竟是“为了孩子好”。所以,错误的观念也是造成父母不能好好爱孩子、尊重孩子的主要原因。

还有一点,就是无心伤害了。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第一次做父母,第一次上阵,大多数并没有准备过、学习过,而且我们很多自身也有各种各样的心理、性格缺陷,再加上生活中各方面的压力,所以我们对待孩子,并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很多时,能做到孩子能有一个健康的好身体就已付出许多心血。这时再要求关注并满足孩子的各方面心理,已实属不易。所以这一点,我也能理解。也希望曾经在成长过程中,因父母的无心伤害而没有得到爱的满足的孩子,能体谅父母。毕竟,从没有谁,是一做某事,就能马上做好某事,即使再想做好也好,也是在实践中,尤其是不断地失败、跌跤中,慢慢地学会的。

不论是以上哪一种情况,都希望我们做父母的,不仅要时时检讨自己,更要明白:只有好好爱孩子,才是真正地爱孩子。如果做不到无条件地包容与尊重孩子,那都不叫爱。

你尊重你的孩子吗?

你尊重你的孩子吗?

我想,这个问题,很多父母都没想过。

因为,一个“爱”字,在很多做父母的眼里,就已代替了一切。

是的,只要我做到“爱”你,就基本上给了你所要和所应有的一切。

所以,很少父母会去想这个问题:自己到底尊不尊重孩子?哪怕觉得自己不尊重孩子,也是因为“爱”孩子

可以说,一个所谓的“爱”字,就把父母许多应给予孩子的给掩盖、给扼杀。如尊重。

如曾曝出的一个母亲为占女儿与其前夫离婚被前夫赔偿的30万,竟绑架了女儿,把女儿送进了精神病院,最直接的理由就是:女儿不听话。

因为母亲想要占有、自己去处置这女儿前夫赔偿给女儿的钱财,而女儿不愿意,对这笔钱,她有自己的打算,而且她也认为这是自己的钱理应由自己处置。而母亲认为你是我的女儿,做我女儿就应该听我的,既然你不听我的话,那就别怪我无情无义、心狠手辣。

在这里,母亲以控制孩子、要求孩子一味听自己话作为自己为人父母的准则。认为孩子不听父母话,就是不懂事,就是没家教。而据报道,这位女孩的哥哥、姐姐,在工作、婚恋方面,也是受到父母的控制,被父母强行安排人生。

——其实,这样的父母,可以说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随处可见。一句“我是你父母,我为你好,你必须听我的”就可代替一切,而轻易地抹掉孩子应有的选择权、自主权。其实,这恰恰就是对孩子生而为人的最基本权利的不尊重。

再比如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北大毕业生发表万字长文“我为什么拉黑父母六年”事件,据主人公讲,从小到大,父母对他各方面都是控制,小到几乎所有的衣服,都是按照父母的意愿和审美来置办的,从来没有任何自己作主的机会。

而且从小到长,在成长过程中,还不断地遭受父母对自己的嘲弄与打压。因此长大,当有机会独立后,12年不回家,与父母决裂6年,拉黑了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在成长过程中,因父母不间断地打压与控制,他几乎有了创伤性应激障碍的所有症状,而这一切,父母竟孰视无睹。在父母眼里,控制孩子,以及因此而获得的面子要比孩子的精神、心理健康还重要。

这个主人公,不仅不再与父母联系,而且还准备到北大再读个心理学方面的博士,以解决自己长期压抑之下的心理问题。

父母不再尊重孩子时,即使再怎么自认为给了孩子应尽的,甚至无穷的爱,那也不叫爱,那只能叫控制。而且这控制是冰冷、生硬的、毫无人情味的控制,它只会让孩子与你越来越远,甚至不共戴天,成为人生中一辈子的仇人。

心理学大师海灵格说:“幸福的家庭,都有一个共同点:家里没有控制欲很强的人。”

纪伯伦在《论孩子》里说道:“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而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所以,为人父母,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一定要去尊重自己的孩子,让他们拥有做人的最基本权利——尊重。

最后,就是自由了。

其实,前面讲了那么多,父母只有懂得用正确而合适的爱去对待孩子,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去尊重孩子,那么对于孩子,你自然就会懂得给予他自由,尤其是选择的自由。

因为,你知道要无条件地、用心地去爱他,而这爱不带任何前提。所以你不会刻意地要求他要做到怎样怎样,并以此为要挟,你至多是告诉他你的期望,并通过引导,使他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做,才是对自己最合适、最负责任的,从而唤起他的内在自我成长力,从而主动地去走好自己人生的每一步。

而这爱的背后,其实就是尊重,即把他当成一个有血有肉、独立、有自己思想的个体,尊重他的选择。教育路上,父母的职责是引导,而非强制和代替。

当你做到对孩子爱和尊重的时候,你自然就会让他自由。

人生在这个世上,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找到自己的位置,过好自己的生活和人生。而父母,其实充其量就是一个引导者,而非代替者。

武志红说过:一个生命的意义就在于选择,只有不断地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这个人才算活过。

否则,都在重蹈覆辙上一辈的道路,而失去一个本应独立的个体应有的选择与思考,且代代相袭,这样的模具教育又能教出多少个有出息之人?!正所谓因材施教,教育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框框,可以说不同的孩子不同的期待,如果一味地装进相同的框架,这是对一个个个体最大的扼杀。

而一位做过多年老师的人也这样总结:

我做过多年老师。

可以说,我从没见过有一个打骂成癖的家长,能养育出一个温和宽容,睿智乐观,对世界充满善意的孩子。是的,没有一个。

真正优秀的孩子,其家庭大多和风细雨,知情讲理,从不以暴力为表达方式,也不以讥讽挖苦为能事。

愿我们的父母,在与孩子有限的相处和教育的宝贵时间里,都能好好把握这三点:爱、尊重和自由。从而做到既不愧对孩子,又能让孩子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走好自己的人生路,从而真正尽到为人父母的本份。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养料  养料词条  这些  这些词条  多少  多少词条  基本  基本词条  孩子  孩子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