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作者微信公号【爸鼻马迷】 ID:Lucytalkshow
自从利用业余时间写公号文章以来,我已经不知不觉坚持了一年多时间。几乎每个工作日的中午,我都会躲在静谧的格子间里,没完没了地跟自己死磕。
可能是每天上班需要早起,也可能是因为饭后“食困”,中午的这两个多钟头当中,我总是忍不住哈欠连天眼皮子打架,不止一次想偷懒,瘫在椅子上放松一把。但是,我总在这时想到宝贝女儿。
此时的女儿在爷爷奶奶家一定也没有偷懒!她一定是在吃过午饭后,又拿出自己的练习册,见缝插针地做几道奥数练习题,或者是抽出心爱的袖珍手册,抓紧背几个英语单词。如果小小年纪的女儿都没有在中午懈怠,我这个大老爷们儿又怎么能认怂呢?!
当脑海中闪现出女儿认真学习的背影,我的慵懒纠结顿时一扫而光,又一次坐得笔直,打开电脑文档,津津有味地敲打起键盘。
在这个充满困顿的午后,是女儿又一次“拯救”了我,让我摆脱乏味的现实,鼓起勇气挑战自己。我不禁由衷地感叹,年幼的孩子,不单单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和“掌上明珠”,更是父母身边的老师,潜移默化地规范我们这些成年人的言行举止。
曾经有很多次,我总是会想起美国电影《兵临城下》中震撼的一幕:后来成为苏联著名狙击手的年轻猎人扎伊采夫,第一次作为新兵来到斯大林格勒前线时,被眼前浓烟滚滚火光冲天的“人间炼狱”惊得目瞪口呆!不容他有观察思考的时间,就被驱赶进仓皇失措的人群,跌跌撞撞地投入了战场……
惊恐的眼神,对未来的恐惧,掩饰不住的慌张,这是一个新兵对于战场的本能反应;可这些元素,又何尝不是每一个青年男女骤然进入父母行列时的内心写照呢?如果说,面对困境和无法掌控的局面,我们大可以选择逃避,那么,孩子的降临,则让爸爸妈妈根本无处可逃!
我们这些成年人的情绪和成熟程度,我们对于生命的理解和态度,我们处理亲密关系和各种事务的能力,都被这个小生命映照得一览无余!
基于这个逻辑,孩子就是父母的老师。孩子从咿呀学语蹒跚学步,到健步如飞快乐阳光,都在“驱使”着父母看清短板,认识不足,然后在阵痛迷茫中下定决心补课。如果父母满足于现状,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蝇营狗苟,如果家庭本身就是一条漏洞百出的破船,那么饱受熏陶脱胎于此的孩子就不可能更新换代,焕然一新。
不为人父母,不会明白生活的艰难,不为人父母,不会感知自己的不成熟。在自己女儿出世前后,我就经历了如此这般的迷惘。
我曾经对自己有车有房无贷款的舒心日子怡然自得,对自己在单位的级别待遇感到志得意满。更危险的是,我乐于把孩子的成长、未来的生活都放在一个模式化的固定情景中去看待。简言之,我已经陷入了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处境。
但是,一天天长大的孩子教育了我,用她稚嫩的小手为我指明了方向。孩子进幼儿园、上小学、上辅导班、培养兴趣特长,乃至孩子成长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都一步一步地拉扯着我直面以前从未正视过的困难。如果不是这些意想不到的困难,我可能还是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单位职员,也许永远不会去反思自己的成长和思维模式,更不会鼓起勇气吃饱了撑的去挑战“非舒适区”。
如今,每天中午的这两个钟头,就是我在女儿激励下转换角色、迎接挑战的时机。在竞争激烈的网络汪洋中,我算是懂得了什么是“四大皆空”,什么是无处安放的青春。我没有知名度,没有所谓单位背景可以依托,我不再是现实中有下属有面子的业务骨干,我,只是个默默无闻的菜鸟!
一天一天,一篇一篇,我的文章从原来的拿不出手应者寥寥,到后来的渐有赞赏支持连连,我不再为眼前琐碎的人和事斤斤计较,我对互联网时代的感悟和未来的思考也在渐趋成型。是成长中的女儿,在推动我的生命走向开阔,是她在一点一滴地改变我!
更可喜的是,看到我沉浸在艰苦笔耕中乐此不疲,小学五年级的女儿仿佛也领悟到了学习的真谛。她不再像小时候那样随心所欲,开始比照着我的样子读书、练笔、发现知识中的乐趣。当每天晚上,两个大人一个孩子各忙各的,家庭里的气氛也随之沉静、从容。赞赏女儿成长的妻子也由衷地夸奖我是“充分发挥了爸爸以身作则的榜样作用”。
即使已经人到中年,面对这个全面提速变化多端的世界,父母也不能放弃死磕的勇气,不能拒绝自己的成长。逃避了成长,大人就会把压力全部转嫁到孩子身上,希望幼小的身影承载自己“完美想象”的期待。于是,亲子的成长就不会同步,亲子关系就出现了裂痕。
当我们不再逃避,勇敢面对问题,也意味着离开心理舒适区,进入了不确定的状态。孩子也会随之发现:最美的花朵往往开在最高的枝头,成长本身就意味着破茧成蝶!
我最要好最贴心的朋友当属小吴。小吴虽然比我小两岁,但却在待人接物和日常生活中远远比我成熟稳重。因此,小吴提拔得比我早,小吴遇到任何难题都能举重若轻,逐步成为我心目中的益友和良师。也正是在好友间的闲谈中,我慢慢体会出小吴的父辈,在家庭教育中的精髓。
小吴的父亲是一名警察,母亲则是一名公务员。在对待儿子的教育问题上,他们显得很开明,摆正自己的心态,引导儿子一步步走向成熟。他们从不回避儿子身上出现的缺点,也从不遮掩儿子的长处,在该表扬的时候表扬,在该批评的时候批评,就像一位谨慎认真的舵手,时刻把握这条小船的思想航向。
更可贵的是,他们在儿子面前并不回避自己曾经的失误和短板。根据小吴的叙述,我知道他们家经常会在一起交流。父亲会对他谈自己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总结自己的失误,母亲会谈起自己处理事务中的不足,说说自己的应对之道。久而久之,在儿子的眼中,父母不像一言九鼎的权威,更像是值得信赖的队友。而那些父母曾经提到的细节,也就变成了他自己的“历史数据库”,帮助他在恰当的场合恰当的时机,迅速找到最恰当的处理方式。
可见,孩子的教养,体现出的就是父母的积淀与功底!父母固步自封,就会把自己的迷茫移植到孩子的身上,让自己的困惑在孩子身上重演。
在孩子这个好老师的督促引导下,选择与孩子一起成长,才是为人父母者的正途。这意味着我们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寻求答案,完善自我,永不停息。成为父母并不代表自己就算迈进了成年人的行列,兴许仍旧是个加强版的孩童。要知道,我们自己在成长中也积累了很多暗伤,却并不知晓,只有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才会再次浮出水面。
困惑、急躁、虚荣,乃至绝望,这些林林总总的负面情绪总会在不同时段闪现。但不要紧,每当力不从心,我们就可以停下脚步,为了孩子,冷静地分析问题,客观地看待自己,然后,从容地解决问题。
冷静,意味着我们要接受孩子日新月异的变化,明白他们将要遵循社会本来的发展趋势,而不是我们自己的偏好。为了这个冷静,不要总是拿老眼光去看待孩子,更不要拿自己曾经的老黄历来对孩子吆五喝六。我们的任务是把自己的阅历、情怀和人格魅力传授给孩子,剩下的,只有交给时间,相信“儿孙自有儿孙福”,说服自己放手,看孩子自由翱翔。
客观,意味着我们要接受自己在现实中的处境,明白自己的认知体系已经跟不上时代趋势。如果我们固执己见,只会和孩子渐行渐远。为了这个客观,不要放纵自己,让自己掉进“四十岁死、八十岁埋”的可怕陷阱,多读书,多了解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勉力让自己留在社会的大局中,不要成为井底之蛙。只有父母永不放弃,执着地栽培自己,才能跟上孩子的成长步伐。
从容,意味着要有良好的心态,要有和孩子平等相处的胸怀。为了能和孩子共同面对新的困难和问题,我们要懂得建立危机意识的必要性,时刻用微笑的面容,平静的心态,为孩子造就温馨的家庭港湾,帮助孩子面对困难时的良好心态。当我们一家一起度过难关时,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会明白,在每个困境背后,都隐藏着人生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