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怎么又双叒叕感冒了?
是不是免疫力太差了?
这可愁坏了爹妈
赶紧去某猫某狗上买点营养品
或是四处搜集偏方整出十全大补法
结果全缴了“智商税”
大家真的了解免疫力吗?
免疫力是不是越强越好?
那些“花式”提高免疫力的方法有用吗?
免疫力摊手:“对我的误会不要太多!”
家长们都希望孩子健健康康,免受疾病的困扰。其实,免疫的本质就是识别“自我”与“非我”,保护“自我”与抑制“非我”,从而确保自身稳定平衡的过程。
通俗地讲,免疫力是人体保护自我的能力,能识别出对自身有害的东西,不让进入体内;一旦有害物进入体内,就动员身体消灭它们。不仅能消灭外来的有害物,自己体内的衰老细胞、变异细胞等也能识别出来予以消灭。
免疫力不是简单靠“吃”直接获取来的,而是机体在与各种致病因子(细菌、病毒等)不断斗争过程中,激发机体免疫系统逐步形成的,其强弱反映了体内免疫系统的强弱。
免疫系统犹如一支训练有素的精锐军队,军队中的每位战士各行其职,共同捍卫人体的健康。
误区一:生怕孩子得病
大多数父母认为不生病就是免疫力好,其实大错特错!孩子从出生时到6月龄前,主要从母亲体内获得免疫力,6月龄后孩子自身的免疫功能开始逐步发育完善。
正因为有了这些小病,孩子免疫力在机体与病菌斗争中不断得到修炼和提高。但如果孩子三天两头反复生病,并且每次病情较重,需要警惕是否有免疫功能低下。
“小病不断,大病不犯”是可以的,但“小病常犯,大病也来”就是常说的抵抗力差。
误区二:免疫力越强越好
机体的免疫功能始终需要保持在一个动态的平衡状态,并不是越高就越好。
免疫力如同血压、血糖,在体内过高过低都对人体有害。免疫力低下容易引起细菌和病毒的感染。但免疫反应太过强烈,当身体状况发生改变时,免疫系统很可能不分青红皂白,将自身的细胞组织也当作“敌人”来进行攻击破坏,可能易患上红斑狼疮、类风湿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因此,良好的免疫力是机体处在均衡的状态,有稳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误区三:通过药物或保健品增强免疫力
家长们试图通过药物或营养保健品来增强抵抗力的做法是非常不明智的,因为药物对免疫系统的干扰较大,尤其反对在不经过医生的指导,随意服用激素类药物和滥用免疫球蛋白的做法。
对于一些声称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保健品或营养品,如果也没有足够的循证医学的支持,也没有必要服用。
目前除了接种疫苗外,没有任何一种“万能药物”能够抵御各种疾病。
误区四:过度保护孩子
有些家长对孩子“娇生惯养”,天气冷怕着凉,天气热怕中暑,不让孩子户外活动。在家长的过度保护下,机体的免疫系统没有经过一番千锤百炼,变得弱不禁风、不堪一击,对孩子的成长十分不利。
所以,免疫系统这支军队要杜绝“养尊处优”,只有不断刺激锻炼才能提高战斗力。每天坚持适当的“三浴”(空气浴、日光浴、水浴)锻炼,是增强婴幼儿体质最有效的方式。
误区五:滥用抗生素
不该使用抗生素时使用、选择抗生素种类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疗程不足或方法不正确,这些都属于滥用抗生素。这种现象在我国尤为常见,不少家长只要孩子一生病就赶紧用抗生素,目的就是为了让病快点好。
殊不知,感冒发热是孩子抵抗疾病的生理性防御反应,一定程度的发热可激活免疫细胞功能,刺激抗体产生。如此一来,下次遇到同样的病菌,免疫细胞就会有针对性的产生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