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的纠缠与斗争在孩子进入青春期达到顶峰,无论如何避不开,与其被动应对不如主动迎战,这注定是每个家长朋友的人生课题。
所谓青春期冲突,本质是权利下放的斗争,是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是角色期待与角色领悟的斗争。
角色理论下的“小王子成长记”
我们把家庭比喻为国家,父母是国王,孩子就是小王子,用角色理论看看小王子成长故事。
“角色理论是按照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与身份解释个体行为并研究其中规律”,这句简单的话语涵义并不简单,做到做好更需要付出毅力与耐心。
小学阶段之前的孩子,属于弱小无力量的小王子,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均不成熟,也就完全依赖父母这个国王号令行事。
青春期首要特点就是生理迅速成熟,标志是身高体重与性器官成熟,尤其第二性征发育迅速,生理上宣传已经成人,当然社会认可是18周岁,但生理成熟这是客观事实。
青春期第二个特点就是心理自我的迅速发展,从之前关注生理自我与社会自我,这时候的孩子则是独立自主意识强烈,表现为强烈的心理上自我做主意识,非常在意自己。
也可以说是生理成长的心理化,因为身体成熟具有了力量,心理能量也不甘落后,希望表现出来让社会认可。
这时候小王子已经苏醒,不再惟“国王”命是从,角色理论解释就是王子开始夺取控制权,王子不满足弱小服从角色,而是期望国王角色,“我的地盘我做主”“我命由我不由天”,这个“不由天”首先表现为不由父母做主。
可是作为国王的父母还不能接受孩子成长的现实,认为没有授权王子独立自主权利,国家里面说了算的是自己,王子不是国王,“家有千口,主事一人”,抱着权力坚决不放手。
于是,冲突开始了。所谓“儿大不由爷”,“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用自我意识理论与角色理论进一步细化解释,这时亲子冲突本质就是自我成长与角色期待的冲突。
“自我概念的形成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即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
“心理自我这阶段需时十年,大约从青春期到成年。发展到此阶段个体能知觉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状态和特征,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发展调控自己的心理与行为。
由于自我概念的发展,个体逐渐脱离对成人的依赖,表现为主动和独立的特点,强调自我的价值与自我理想。特别重要的是发展了自尊和自信心——自我概念中两个主要因素。”
“角色期待是个体承担某一角色,首先遇到的是他人与社会对这一角色的期待,即社会公众对其行为方式的要求与期望。如果个体偏离角色期待可能招致他人的异议或反对。”
这就是国王与王子对于自我与角色期待不同导致冲突:父母认为孩子还是弱小王子,孩子认为已经是独立国王;父母认为自己是绝对权威国王,孩子认为父母是绝对权力暴君。
看看吧,同样的事情,看法之大超乎我们想象,而这也正是心理现象的特征。
当我们说孩子如同小王子在家庭这个王国慢慢长大时,其实是从旁观者心理看孩子的,也就是角色期待意义的主观看法,这里的问题是心理上隔着一层,与孩子自我看法也就大相径庭。
为此需要换个角色看青春期孩子成长,比如把小王子换成小国王。
自我意识下的“小国王成长记”
孩子一出生就是他自我国家的小国王,父母仅仅是父母自我世界的国王,家庭不过是联邦制国家的联盟而已。
在孩子婴幼儿时候,这个小国王没有成熟的自主管理能力,为此就需要父母这些国王进行辅佐,也就是“辅佐大臣”,为此父母定位是协助而非主宰孩子的王国管理。
这样从王子到国王的角色换位,其好处显而易见,也是深刻的,这让我们作为父母的放弃虚无的优越感,试图驾驭控制孩子王国的一切权力,即便当孩子长大后被迫放手,也不认为是恩赐放权。
历史上类似对比启示的故事实在太多。
太子是未来国王的继承人,但是还要接受国王的管理与控制,换句话说可以立也可以废,比如清朝康熙皇帝的立储先是三立三废太子,最终用写有皇位继承人名字的密匣存放起来,待到皇帝百年之后才公布于众,也即储君来历。
唐朝李世民为争夺皇位而兄弟残杀,也是因为太子仅仅是太子,毕竟不是国王。
可以说,作为太子看似备受大家的恩宠,实际上还是被控制。
而那些小小年纪就被立为国王的呢,境遇截然不同。
先看三国时期东汉刘协与蜀汉刘禅,虽然处于风雨飘摇乱世,曹操即便雄心万丈还是不敢取而代之皇位,作为辅佐大臣诸葛亮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明朝万历小皇帝小时候不能处理国家大事,事由张居正主持,但是到了成人之后就要亲政。所谓亲政意味着之前的帝国管理权力就是自己的,不过放权给别人而已,一旦自己长大就会收回,这是天经地义事情。
再看清朝好几个小皇帝,顺治、康熙与光绪,成人后除非自己不愿意或者实在无能,都是自己说了算的,或者说即便自己说了不算,可是国家名义权力还是自己的,再厉害如慈禧者,也是“垂帘听政”罢了。
这就是角色的厉害之处,一个国家中,王子就是下属,国王就是主宰。
在家庭教育理念中,就要把孩子的角色由小王子替换为小国王,孩子的王国就是他的心理世界与属于他自己的时间与空间世界。
父母与孩子之间关系是这样的:婴幼儿童年时候父母以辅佐者身份与孩子这个小国王打交道,一旦孩子进入青春期就要以各自独立国王身份打交道。
因为孩子开始独立自主,要求亲政掌权,这不是请求而是权利,不是夺权逆反而是正本清源。
用政治术语说,这就是“不论国家大小一律平等对待”,还有就是“独立自主,和平共处”。
人的发展有个较长时间的依附期,也就是孩子未成年时期,这给了个体接受与适应社会化的机会,其中青春期孩子则属于过渡时期,这就要求父母慢慢放权,更本质的说就是交还原本就属于孩子的自主权利与权力,协助孩子自我锻炼与成长。
其实,这是包括父母在内的每个个体必由之路,那就是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先是婴幼儿的生理自我,而后童年期的社会自我,随之而来就是青春期的心理自我,而终其一生我们都在不断调适心理自我的发展与成熟。
还政于孩子,就是承认孩子作为独立王国的原本权力,就可以纠正父母自以为是的控制主宰权力,也是相信自己与信任孩子的表现。
把青春期孩子比作小国王,目的是强化孩子不是父母的依附品,原本就是独立个体的理念。为了帮助青春期孩子更好成长,我们还可以通过小老虎这个比喻继续理解。
界限分明下的“小老虎成长记”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其实家庭中夫妻关系已经足够烦扰很多人,随着孩子成长进入青春期,好比幼小虎仔成长为了小老虎。这下山上有了三只老虎,也就更加麻烦多了,表现为彼此互动中的矛盾重重。
老虎的特点是维护自己势力范围,不容外界侵入,可是小老虎长大了,天性就会争取自己的范围,这就必然引起内部争斗。
这种争斗其实暗示着年轻一代的迅速成长,以及老一代注定日渐老去,“长江后浪推前浪”,新陈代谢就是如此真实与现实。
可是个体的天性是要维护自己权威与利益的,老虎如此,人也这样。
观察老虎处理这个棘手问题,方法很巧妙,那就是给出小老虎单独的“活动范围”,在这里允许打闹,练习扑食,训练技能,拥有自由。
正是划给小老虎势力范围,老虎一家也就可以平安共处,直到小老虎成熟到离家出走。
成长意味着亲子彼此分离,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由此可以获得启发,学习小老虎被教育训练的方式,我们可以给青春期孩子一个“势力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就是孩子的王国,父母不加干涉,信任就是成长力量。
给孩子的势力范围包括物理的和心理的,共性特点就是“界限分明”。
物理上的就是给孩子单独房间,告诉孩子可以自由活动,父母进来也需敲门获得同意才可以,类似孩子进入父母房间也是如此,而客厅厨房阳台等则是公共场所,保持和平相处,开诚布公。
心理上的更为重要,用一个词语表达就是“良师益友”,明确界限职责,助自助成长,彼此尊重。
观察老虎教授小老虎扑食,会发现没有说教,只有示范与教导,老虎亲自“教”小老虎如何猎物,如何相处,如何游戏,如何享受生活美好时光,如何坚定有力扑食猎物目标。
家庭教育中的良师益友也是为了如此。
父母做孩子良师,就是要以身作则来示范,这个绝不是说教讲道理。牢记标准只有一个,即当命令、要求、呵斥、批评孩子时候,父母自觉自问“让孩子做的自己能做到不”。只有自己能做到的再去要求孩子做,这就是示范本意。
青春期孩子为何多逆反,很多时候恰是因为父母只会要求而自己却做不到更不用说做的好,好比许又新教授说过的,很多父母自己成天沉迷打麻将之类,以为给孩子买回一架钢琴就培养出孩子高尚品德,天下哪有这等好事。
父母做孩子益友,就是尊重孩子人格,平等身份相处,如同进入孩子房间先征得同意。具体一些,按照好朋友相处特点,父母要为孩子言行进行合理化解释,也就是维护孩子做事情的良好动机,做法可能不合适可是必须肯定孩子积极初衷,这个前提下再给出批评指正也就自然,不会引起反感。
再一个就是积极关注,发现孩子积极优点、进步之处、细微变化,及时给予肯定强化,这就是最好的朋友相处之道,没有人喜欢被指责,也没有人不喜欢被恰如其分的肯定。
合理化解释不合适的言行,积极肯定细微进步之处,这就是孩子心理上的“势力范围”,因为这是尊重孩子“独特”感受的具体化表现。
保持界限明确意识,划分各自势力范围,在其内自由活动,学会自我负责,从而学习自我成长。
把青春期孩子比喻成“小王子”“小国王”“小老虎”,目的是承认孩子生理与心理成长的事实,缓解冲突不断的亲子关系,协助孩子正常度过青春期。
处理青春期孩子问题的三个原则
青春期其实是个标签,如同给孩子贴上叛逆标签,把原本正常的心理发展简化为反抗父母权威的逆反行为。
为此,正本清源,需要厘清处理青春期孩子问题的几个原则。
一个是青春期孩子问题是心理发展正常现象。
我们说青春期孩子表现会显得过分,也有不讲理要求,让父母又气又恼,甚至惹得父母莫名其妙惹恼,对此就要从心理发展视角看待。
成年人心理发展相对平缓,孩子心理则是极速发展中,青春期孩子生理迅速成熟与心理尚不成熟导致孩子内心冲突,好比心里有刺总是想向外处理。
这个时候孩子表现出来有问题才是正常的,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好比机器人没有思想与情感,惟命是从,这是正常的,但是放在一个活生生人身上就是不正常的。
就如同一个人自称无欲无求,你觉得可信吗,就如同一个小孩子无论学校还是家里,总是学习不去玩耍,你觉得正常吗。
二是青春期孩子问题是家庭关系问题。
孩子心理发展问题意味着成长中必然出现各种不适,简明些说就是会不断犯错,起码是违反父母或者社会要求。
这些我们“认为”的犯错与问题,达到一定程度就要处理,否则会难受至极,搞得鸡犬不宁。
该处理谁呢,或者说把谁作为改变对象呢?
显然不能处理孩子,因为孩子处理心理发展中,犯错是必然的,何况很多时候未必是错误。
处理家长就合适吗,也不能,家长都是希望孩子好的,辛辛苦苦为了家庭付出,不公平。
那么怪罪学校、社会吗,当然也是无用的,因为别人的孩子没问题啊,社会规范也是必须有的,这是社会化的必然要求。
为此,心理学家提出来,唯一可以入手处理的就是家庭关系。
不是父母或者孩子出了问题,而是亲子之间关系出了问题,关系就是人际互动,动机都是好的,互动言行不合适罢了。
三是构建良好互动关系要具体与耐心。
关系互动良好,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这涉及个体的心理主观感受。
比如父母认为自己为了孩子已经做得不错了,付出了好多,对得住孩子了,问题是孩子的感受会大相径庭,根本不接受父母的付出。
给的再多,不如懂我。
因此关系互动具体化,就是要让父母与孩子感受到对方的良好动机初衷。
做个测试很简单,问问家长你爱孩子吗,肯定回答后继续问这一周为孩子做了什么,能够回答上来的话,反过来一问可能回答就难了:“你觉得孩子爱你吗?”“如果是的话,举出五个具体例子来?”
只要能回答上来这些问题,亲子关系自然不会太差,否则就要按照这个目标去促进关系提升。
至于关系互动的具体方法,认知上平等相待,人格尊重,想想“小国王”“小狮子”的故事;技术上,非暴力沟通,积极关注,解释行为共情技术,说不通写得通,等等,太多了。
耐心则是指出关系处理不是一瞬间事情,尤其家庭关系原本不顺畅时候,好转是个很大挑战,谁在痛苦区谁改变,假设父母想去改变的话,要从自己做起,保持足够爱心耐心,不求多好,但求别再继续糟糕下去。
很多时候,可接受的底线思维是至关重要的。做不到最好不要紧,起码别太糟糕,不要更加严重就是改变。
良好关系处理,不仅仅适用于家庭问题,当然也是社会问题的解决途径,可以说,这么多的心理学文章,个人每天涂鸦文字,其实就是为了调整关系,为了在关系中做出自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