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邻梦
工作时间与抚养教育孩子的时间、赡养老人的时间相冲突,已经成为横在中年人面前一档高高的坎,抚养教育孩子的矛盾已然成为众多家庭的中心矛盾。虽然孩子是天生的学习“专家”,具有极强的学习能力。但是,孩子却需要在特定且被监督的环境下才能更好的激活其本身的学习潜能,孩子学习差的根源在于未能激活他们自身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力。
人们常说:“人生最大的成就就是培育出成才的孩子。”的确,指引孩子们成龙、成凤是每个家长一生最大的愿望。但是,城市化分工、协作的生活现状却使大部分工作都不能在工作时间带上孩子,也就是说很多人都只能在某一时间段在工作与带孩子之间二选一。因此,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分工、协作的需要,工业革命之后学校在全世界“遍地开花”,一方面为社会提供了生产急需的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却实实在在的为大多数家庭解决了工作与带孩子在时间上的重叠矛盾。然而,即便是学校教育已经渗入社会每个角落的今天,家庭教育仍然是孩子成长教育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陪伴孩子学习
教育孩子与工作的两难选择
社会进步的标准就是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大量的生产、劳动分工,人们通过分工、协作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再用交易将各自的优势产品供给给市场。市场分工、协作、交易促进社会生产力提升的同时也带来了人们关于追求劳动生产效率与陪伴亲人建立亲密友谊的难题,特别是父母对未成年孩子的抚养教育问题。
自工业革命开启现代化分工、协作模式开始以来很多家庭就被动的陷入了照顾家庭亲情与工作之间的两难选择,生活中很多家庭所在的地方没工作,有工作的地方没有安家,更重要的是即便工作与家庭在同一个地方,那么同样存在工作时间无法抚养孩子的残酷现实。对于孩子的成长教育,社会给出了相对合理的解答方法——学校,学校在为孩子们传授知识的同时也为孩子在父母的工作时间安了一个“新家”。虽然学校在传授给孩子们知识智慧的同时还为他们提供了协作成长的环境,但是学校老师一对多的教学环境,不可能像父母那样对每个孩子都能尽心竭力。所以,在成长活动中表现优异的仍然是那些受到良好家庭教育的孩子。
人们常说:“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陪伴。”是的,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就是陪伴。但是生活的现实却是,中年父母为了养家不得不参加到社会分工、协作的工作之中去,有调查显示,在中国家庭中65%以上的中年夫妻双方都参加工作,他们只能在工作之余和周末休息时间陪伴孩子。日常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中的父母,几乎与孩子的学习成长活动“绝缘”,他们早出、晚归,孩子上学的时间他们在工作、孩子入睡了他们才回家。“教育减负”提早放学的孩子更是只能由祖父母接送或者将孩子送去课后“培训班”,并且由于学校、“培训班”与家之间的距离关系,让不少亲子互动定格在了路上。
俗话说:“鱼与熊掌不能兼得”,工作是当前生活的鱼,而培养孩子是获得未来更大收益的熊掌,然而这在现实生活中真的很难。因此,我们不难看到即便生活富裕的家庭,中年父母也不得不为孩子请各保姆以替自己完成教导孩子的工作,而条件相对差一些的家庭就只能选择请祖辈帮忙。
督促孩子学习
孩子不善于学习、学习成绩差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孩子没有形成时间观念,对时间与学习成长没有形成清晰的自然关联关系。因为,孩子的学习成长是一个必须经历漫长而无法即时看到回报的活动,它并不能像吃饭或者游戏能够立刻给孩子带去快乐或其他收益。在此情况下,孩子便需要在有外界监督的强制力下才能较好的学习,也就是说孩子虽然天生具有学习的能力,但是在没有外界【家长和师长】监督的情况下,他们就只会选择立即能够获得快乐体验的活动,比如和同伴儿一起玩儿、玩虚拟电子游戏.....
善于学习的人一定也是时间管理的能手。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专家来自于长时间对某一特定领域的专注,而学霸则是在某一相同时间内,学习效率更高、能够习得更多知识技能的人。
学习的本质是经过长时间、系统性的重复训练,将事物与语言文字的“音、形、意”完美对应起来的综合性活动。知识是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和教训,是将自我对自然世界认知高度图形符号化和发音的抽象化的发明创造。学习刚好相反,学习是学习者将特定的文字符号、发音与原物体一一对应起来,并将其输入大脑形成长期记忆,以备下次遇见同类事物时能够准确辨识的过程。如果把自然世界比作一台机器,那么它并不自带格式化的使用“说明书”,每个人都需要通过学习、探索形成与自生兴趣相适应的自然机器使用“说明书”。
教学是人点燃人的活动,就是家长和师长通过自己的言行示范引导孩子掌握使用人类语言智慧的能力,引导孩子将文字符号、发音与具体物体形态对应、关联起来,并形成完整意义、推理方式等思维能力的过程。提升孩子的学习效能就是需要家长或师长监督孩子习得在短时间内能够将更多事物的“音、形、意”完美的对应起来,并最终形成记忆力、成为促进自我成长的人生智慧。
学习比拼谁能更好的管理、利用时间
生活的本质就是为获得更好的时间管理
时间,是世界上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是记录太阳与地球相对位置关系与生命成长变化的工具。生活中人们几乎所有的努力都只为追求相对平等而奋斗不止,追求对世间物质支配的平等权、追求社会地位平等......然而世界上有且只有一样东西每个人几乎绝对平等拥有,它就是时间。无论您身处赤道、北半球、南半球、高山之巅还是峡谷之中,只要是活着的生命都享有完全相同的时间。自然赋予每个生命体同等享有时间的权利,时间是自然给予生命最为公平的东西,没有生命能够调整、变更它,也没有人比谁少拥有时间,生命成长区别就在于每个生命利用时间所产生的效益不同,利用时间效益的不同是不同生命体产生成长差别的根源。善于管理时间的人用物质财富购买他人的工作时间,他们成为了创业的老板;而绝大多数人只能以自己所拥有的劳动时间换取物质财富。
“最好的家庭教育来自陪伴。”几乎没有人不这样告诉每一位家长,但现实是情况却是,所有的商业行为都在抢占您的时间,商业平台在为您提供“琳琅满目”商品的时候抢占您最不可替代的资源就是时间;社会教学活动【继续教育、家庭教育服务等等】在为您提供知识,他们想要占有的同样是您的时间;新闻、娱乐内容同样最在乎您是否分配给他们足够的关注时间......因为,“时间就是金钱”,商业活动获得了您的时间就能为他们带去价值,而对于个人而言管理时间、提升时间利用效率就是在延长生命。
善学者善待时间
生产组织方式专业化分工为社会带来了繁荣,让每个人的劳动效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社会高度分工、协作的背后也给每个家庭在具体生产、生活中的时间管理带来了麻烦,比如工作时间与抚养孩子时间相冲的问题、工作时间与赡养老人相重叠的问题......如果每个家庭中的中年人都抽出一个,在家专职辅导孩子和赡养老人,那将是对社会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但是,如果家庭缺乏专人辅导和照料,孩子的成长会堪忧、老人的赡养也将是一个难题。未来势必更急需一种能够真正为人们节省时间的社会性商业行为,让工作中的人们拥有更多陪伴孩子成长与赡养老人的时间。
育邻人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孩子的成长如同百年大树,需要经历风雨。对于父母来说,需要您有足够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护。在很多人为陪伴孩子而选择回家时,我选择来北京做一项陪伴更多孩子的事业——育邻人: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探索以邻里互助,化解“独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难题,一项公益普惠的教育事业,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为孩子们提供游戏、合作、共享成长空间......即社区邻里教育服务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