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学霸身上都有这个品质,家长和父母应该怎样...

●★●★●★●★●★●★●★●★●★●★●★●★●★●★●★●★●★●★●★●★●★●★●★●★

专注孩子自学能力一般都很强,因为专注才能高效,专注才能快乐,专注才能激发出自身的潜能。

今年无论中考还是高考,最终比拼的都是孩子的自学能力。没有自学能力的孩子,今年疫情过后将被甩几条街。而自学能力离不开孩子专注力,一个具备专注力的孩子必定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因此,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可以从培养专注力开始。

有的家长说,孩子专注力是天生的,我孩子天生就好动,没有一点耐性,干啥事几分钟的热度。还有的家长说,无论怎么做,孩子就是不能专注一件事情,做作业时一会儿吃东西,一会儿玩玩具。

其实,专注力并不是孩子天生的一种能力,而主要是靠后天的培养,即家庭的熏陶和父母的培养。有的孩子生来好动,有的孩子生来喜欢安静。安静的孩子一般都有专注力,好动的孩子似乎缺少专注力。科学研究发现,孩子专注力与孩子的性格有关,但性格是可以培养塑造的。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专注品质或者专注力呢?

首先,我们特别强调一点,与其他好品质一样,专注力的培养也是越早越好,越早越容易培养。而0到6岁是培养孩子专注力最佳的时期,千万不要错过。一旦错过,就要花费数倍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成功。

具体而言,家长和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01:

第一,父母恩爱,彼此尊重,家庭氛围和谐,这是培养孩子专注力的一个重要条件。就像种子需要适合的土壤一样,要培养孩子专注力,父母一定要创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这是专注力这粒种子最好的土壤。

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够为孩子专注力营造良好氛围,即让孩子专注力种子健康生长。父母争吵会给孩子内心造成不可逆损伤。最重要的是父母争吵破坏孩子专注力养成,孩子专注力会受到严重干扰。因此,家庭氛围好的更容易产生学霸,原因就在这里。家庭氛围好,孩子很容易就养成了专注的品质。有了专注的品质,孩子的自学能力就强。

02:

第二,父母陪伴,尊重孩子,不做影子父母。现在社会生活节奏很快,尤其是年轻父母,根本没有时间陪伴孩子。有老人的就把孩子交给了老人,没有老人的就把孩子独自扔在在了家里。父母的陪伴对培养孩子专注力非常重要,因为父母安静陪伴在孩子身边,或者试着与孩子共同游戏,不仅能够培养孩子专注力,还可以赋予孩子安全感,增加亲子感情,确保孩子心理健康。

但是,很多父母成为影子父母,孩子几乎看不到父母的身影。一些父母早出晚归,没有时间陪伴孩子,或者有时间也不愿意陪伴孩子。这样,孩子不仅没有安全感,也容易形成焦虑、紧张、敏感的不良心理。父母陪伴的孩子专注力一般都比较好,因为父母陪伴是孩子专注力最好的营养。

03:

第三,父母要有耐心,保护和培养孩子的兴趣。兴趣是专注力的催化剂,要保护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孩子天生好奇,对万事万物都充满好奇,遇到问题总想知道答案。这是培养孩子兴趣和专注力最好的时期,可是很多父母对孩子的好奇和好问总是打击,要么不耐烦,要么不理孩子,更有甚者批评孩子,说孩子是瞎问,不干正事。

对于孩子的千奇百怪的问题,父母一定要有耐心,与孩子一起寻找答案。父母一定要保护孩子的天性和意愿,孩子不愿意做的事情即使强迫也得不到好结果,反而破坏他对专注力。孩子愿意做的事情,就是孩子的兴趣所在,父母就要支持和鼓励。孩子在做感兴趣的事情过程中,专注力自然而然就形成了。

04:

第四,孩子做事情时不要打扰,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独立的空间。孩子在做一件事情时,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切记不要干扰小孩子,如经常询问是否要吃水果、喝水等,就是干扰专注做事的过程。不要干扰,这一点非常重要,孩子专心做一件事情就是其专注力的表现,父母只需要在旁边观察即可。

有的父母总是多事,要么帮助孩子,给孩子弄这弄那,要么看不下去孩子的笨手笨脚,指导孩子怎么做,惹孩子不高兴,甚至不愿意做。不打扰,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独立的空间,让孩子全神贯注做他喜欢的事情,这个对培养孩子专注力极为重要。

05:

第五,让孩子独立思考,不要急于帮助他。如果孩子自己在思考问题,在想办法解决,这本身就是专注的表现,家长千万不要着急,不要急于去帮助他。让孩子自己去想办法,直到孩子主动求助父母,父母才能进行适当的提醒或指导。

比如孩子在用橡皮泥做东西,就是做不好,但他一直在想办法,想自己解决。这个时候,父母就不要急于去帮助,要让孩子能够独立思考,自己解决问题。不仅不急于帮助,父母还要鼓励孩子自己独立思考,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06:

第六,父母做好榜样,带动孩子一起专注到一件事情里。我们还是以最熟悉的搭积木为例,孩子连续搭了七八块高高的,忽然,轰一下倒了。然后,孩子重新搭积木,七八块高的时候,积木又倒塌了。这时,孩子不耐烦,推着积木说“我不搭了”,转身就跑走。

父母该怎么办?不指责孩子,也不叫他回来。父母就坐在原地,继续摆弄自己的这一栋房子,故意让高楼轰一下也倒了,然后夸张地自言自语:“哎呀,怎么倒了?真可惜,是下面的没放平吧?”父母继续摇头晃脑:“没关系,嘿嘿,我再来一次,这一次我每一块都摆的稳稳的,嗯,我一定会比刚才搭的高!嘿嘿。”然后父母开始一块一块慢慢搭。这就会吸引孩子孩子会仔细观察父母的一举一动。很快,孩子被感染了,会高兴地说“我也会,我也能搭高高的。”然后,继续专注地做。

07:

第七,刻意训练孩子专注力。训练孩子注意力的方法很多,比如用乒乓球拍托球,这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法。儿子在学会用球拍托球之后,我们两个就比赛,看谁托的球多。有时候,我会故意输给儿子,这样他的积极性就会更高。因为成就感对孩子专注力培养很重要,当他从一件事情体会到成就感的时候,就非常愿意去做。

在做事过程中,孩子如果遇到困难,要鼓励他,让他愿意去克服困难,久而久之,就能养成善始善终做完每一件事的良好习惯。另外,成功的喜悦能够刺激孩子再接再厉,当孩子顺利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要及时给予肯定,让孩子在成就感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当然,不要将结果看得太重要,即便孩子还没有达到要求,但只要他有了积极的表现,同样也可以赞美孩子

推荐:有利于提高孩子专注力的活动和游戏

1、搭积木

2、拼图

3、可以拆装的玩具

4、穿珠子

5、阅读

6、听故事

7、走直线,大一点可以走平衡木。

8、让孩子通过一些家务劳动锻炼专注力,比如,剥鸡蛋壳,剥红薯皮,剥大蒜,摘豆芽等

9、下棋,比如五子棋、跳棋、军棋、象棋等

10、拍球

11、画画

 

 温馨提示 

1、孩子专注力因年龄而异,不要强求。

不同年龄阶段孩子专注力是不一样的,越小的孩子能够专注的时间越短。一般情况下,3岁孩子能集中注意5分钟,4岁孩子能集中注意10分钟,5~7岁的孩子15分钟,7~10岁的孩子20分钟,10~12岁的孩子25分钟左右,12岁以后的孩子集中注意力半个小时左右。

所以,“做事情三分钟热度”,对于三岁以下的小宝宝来说,已经很不错啦。

2、不能急功近利,注意劳逸结合。

有些家长看见孩子坐不下来,就对孩子喊:“不要乱跑”、“不要乱动”等等,这都是无效的教育方式,可能还会适得其反。别着急,孩子需要你的耐心,和有效的“刺激”。

另外,注意劳逸结合,学校上课还有课间休息呢,所以,适度的放松,让孩子和你一起唱唱歌、做做操,缓解疲劳,接下来的时间才能集中精力。

3、每次延长一点时间。

如果刚开始训练孩子专注力,不要一下子定很高的标准,先是2分钟,然后3分钟,5分钟,每次延长一点点。做游戏,讲故事,看书,都可以如此。

- END -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身上  身上词条  家长  家长词条  父母  父母词条  品质  品质词条  应该  应该词条  
亲子

 ​如何培养孩子练字

如何培养孩子练字练字是思维活动和感觉器官的一种锻炼,是眼、脑、手并用形成的一种特殊技巧,从不会到会,靠人引路或自己探索;从会到熟,必须经过反复的书写训练。在科学...(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