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宝宝听话,实际上是通过头脑、双手、嘴巴的限制剥夺他成长的机会。要培养出智能优秀、个性健康的宝宝,就要舍得让他犯错误,允许他不听话,把探索和创造的权力归还给宝宝。爸爸妈妈总是教育宝宝要“乖”,要“听话”,听话就一定好吗?
太听话有4个弊端
1、独立性差
宝宝在2岁左右会经历感知运动阶段,即通过感觉和动作技能探索周围的世界。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宝宝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但这种探索是有益的,是宝宝心智发展的基础。太听话的宝宝,规规矩矩、百依百顺,不会冒险去犯各类错误,缺少探索的经验,宝宝对新事物就会心存畏惧,遇到困难倾向于依赖他人帮助,表现出独立性较差的特点。
2、缺乏主见
太听话的宝宝容易缺乏主见和创造力。因为从小被训练得十分温顺,你不让碰的东西坚决不碰,使得宝宝接触事物的范围变窄,大脑受的刺激变少,提不出问题,更不会与你争论。偶尔有自己的想法,也因为习惯于听从、依赖父母而缺少坚持。西方人认为应该允许宝宝“固执”,因为那里面可能有执著;应该允许宝宝“不听话”,因为那里面可能有创造。
3、胆小怕事
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太听话的宝宝总是接受父母的指导,虽然少犯错误,但也丧失了从挫折中重新站起来的信心。因为惧怕犯错,所以对什么事都比较回避,不敢说、不敢想、不敢做,表现得胆小怕事。长大后,往往难以适应竞争环境,影响个性发展。
TIP
宝宝小时候听话可以帮助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但等大一点了,宝宝还是唯唯诺诺,你就应当注意了。
4、容易患心理问题
“你家宝贝真听话,真乖。”听到这样的赞扬,很多妈妈都很自豪。但实践发现,过于听话的宝宝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过于听话的宝宝往往产生于管制较严的家庭。父母要求宝宝“听话”,而且常常是命令式的,甚至剥夺宝宝思考与选择的权利。宝宝失去思考和辨别力,无论什么事情都依赖于父母,缺乏与环境的互动,容易造成个性上的缺陷。由于不懂得反抗,习惯逆来顺受,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宝宝的消极情绪往往得不到适时发泄和疏导,容易出现抑郁、焦虑或者头痛等身心疾病。
宝宝的社会经验有限,需要得到你的指导和建议,但这并不意味着宝宝什么事情都应该听你的。在谈到解除传统思想禁锢问题时,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有“六大主张”,十分精辟,他鼓励爸爸妈妈让宝宝放开手去做,开开心心去生活。
1、解放儿童的头脑,使其从道德、成见、幻想中解放出来;
2、解放儿童的双手,使其从“这也不许动,那也不许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3、解放儿童的嘴巴,使其有提问的自由,从“不许多说话”中解放出来;
4、解放儿童的空间,使其接触大自然、大社会,从鸟笼似的学校解放出来;
5、解放儿童的时间,不过紧安排,使其从过分的考试制度下解放出来;
6、给予民主生活和自觉纪律,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