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被诊断为遗尿症后,由于一些心态或心理上的原因,父母可能会对孩子产生一些情绪,或者是轻信各种不负责任的媒体所传播的医疗广告。这些都是不可取的。父母们应该明白,夜间遗尿并不是孩子的过错,所以,必须杜绝惩罚性的措施,以免影响孩子的心理,甚至恶化病情。另外,那些医疗广告中夸大的承诺和保证目的只有欺骗焦急的父母钱财而已,不仅浪费财力,还会耽误孩子病情。
某些夜间遗尿的孩子仅经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的调整,症状便可消失。家长引导方式有以下7点可以进行参考。
1. 生活习惯纠正
睡前2小时不要饮水,也不要进食含水分较多的食品,以减少膀胱尿量。养成日间按时排尿的习惯(每天4~7次)、饮食起居要有规律、睡前排尿的好习惯,不要等到尿憋得不行了再去。
2. 排尿中断训练
鼓励孩子在每次排尿中间中断排尿,自己从数1数到10,然后再把尿排尽,这样能训练并提高膀胱括约肌控制排尿的能力。
3. 忍尿训练
白天让孩子多饮水,当有尿意时,让他忍住尿,每次忍尿不超过30分钟,每天训练1~2次,使膀胱扩张,增加容量,从而减少夜间排尿的次数。
4. 定时训练
在以往晚间经常尿床的时间提前半小时用闹钟结合人为叫醒,让其在室内来回走动,或者用冷水洗脸,使在神志清醒状态下把尿排尽,目的也是有助于建立条件反射。
5. 家长密切关注
家长要及时发现孩子尿床,督促孩子自己排空残余尿、擦干局部、更换内裤及干床处理。
6. 鼓励引导
家长要鼓励孩子克服遗尿的习惯、顾虑、怕羞及精神紧张等不良因素,千万不能耻笑、责备患儿。对于玩心很重,好动的孩子,应设发限制活动量,以避免过度疲劳。
7. 总结记录
要求家长每天记录尿床的原因、次数,在日程表上对尿床、不尿床都作个记号,每周总结一次,找出原因,当孩子有进步时应给鼓励,例如,当孩子整夜未尿床时,可予适当奖励。
若孩子病情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将引导教育与药物治疗结合起来进行。
1. 丙咪嗪:适用于觉醒障碍型。
2. 奥昔布宁:别名尿多灵,适用于昼夜尿频型。
3. 麻黄素:可用于混合型。
4. 去氨加压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别名弥凝,适用于夜间多尿型。
特别注意
极个别患儿对目前已知的所有治疗措施都没反应,他们将带着这个问题度过青春期直到成年(约1%)。真的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们就必须面对现实,给予孩子更多的情感支持,要知道,这个世界上就是有些病是无论如何也治不好的,相比一些凶险的情况,尿床毕竟还不算大问题。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