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是在中国传统建筑造型艺术中非常重要的构成要素,也是传统建筑外观上最富特色的部分,式样丰富、变化多端、等级严格。
1. 庑(音同无)殿式屋顶
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屋顶前后左右四面都有斜坡。中国古代建筑中等级最高的屋顶形式。常用于宫殿、庙宇、殿堂。宋朝时叫“四阿殿顶”,阿是建筑屋顶的曲檐,“四阿”就是四面坡式的曲檐屋顶。
1.1 单檐庑殿式屋顶
1.2 重檐庑殿式屋顶
重檐就是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屋檐,重檐也是提升建筑等级的做法,在样式相同的屋檐中,重檐顶的等级要高于单檐顶。
重檐庑殿式屋顶的顶级代表作是故宫里的太和殿。
劳动人民文化宫里的太庙,明代建筑,重檐庑殿式屋顶的顶级代表作。
2.硬山式屋顶
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屋顶造型简单、朴素,只有前后两面坡,屋顶在山墙墙头处与山墙齐平,山面裸露,宋代《营造法式》无记载,应是明、清时期出现。硬山顶最大的特点就是其两侧山墙把檩头全部包封住,由于其屋檐不出山墙,故名硬山。
硬山式屋顶建筑等级最低,清朝规定,六品以下官吏及平民住宅的正堂只能用悬山顶或硬山顶。宫殿佛寺中的配殿或厢房也经常用硬山顶。
北方农村常见。东四胡同里的硬山式屋顶,默默地藏在四合院里。
左宗棠故居门口硬山式屋顶。
3.悬山式屋顶
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其特征是:各条桁或檩不像硬山那样封在两端的山墙面中。而是直接伸到山墙以外,以支托悬挑于外的屋面部分。也就是说悬山建筑不仅有前后檐,而且两端还有与前后檐尺寸相同的檐。于是其两山部分便处于悬空状态,因此得名。
和硬山顶相比,悬山顶有利于防雨,而硬山顶有利于防风火,因此南方民居多用悬山,北方则多硬山。
悬山式屋顶宋朝时称“不厦两头造”,清朝称“悬山”、“挑山”,又名“出山”,也传到日本、朝鲜半岛和越南,日语称切妻造(きりづまづくり)。
先农坛里图右为悬山式屋顶。
悬山顶等级上低于庑殿顶和歇山顶,仅高于硬山顶,只用于民间建筑,是东亚一般建筑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4. 歇山式屋顶
歇山顶共有九条屋脊,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音同枪)脊。
古代汉族建筑屋顶样式之一,宋朝称九脊殿、曹殿或厦两头造,清朝改今称,又名九脊顶。歇山顶亦有传入东亚其他地区,日本称为入母屋造。
重檐歇山顶等级高于单檐庑殿顶,仅低于重檐庑殿顶,而单檐歇山顶低于单檐庑殿顶,只有五品以上官吏的住宅正堂才能使用,后来也有些民宅开始使用歇山顶。
歇山顶的出现晚于庑殿顶,其样式最早可见于汉阙石刻,在汉代的明器、北朝石窟的壁画上,也都可看到歇山顶。
歇山式的屋顶两侧形成的三角形墙面,叫做山花。
西黄寺天王殿(图右)的歇山式屋顶。
故宫皇极殿左侧建筑的歇山式屋顶。
颐和园万寿山前建筑的歇山式屋顶。
重檐歇山顶顶级代表作是天安门城楼。
5.卷棚式屋顶
卷棚式屋顶亦称元宝脊,卷棚式屋顶没有“正脊”,屋顶前后两坡相交处是弧形的,譬如北京颐和园中的谐趣园,屋顶的形式全部为卷棚式屋顶。
卷棚式屋顶形象优美、线条柔顺,可以演变出卷棚硬山式屋顶、卷棚悬山式屋顶等形式。
北海公园路边卷棚硬山式屋顶。
动物园里卷棚悬山式屋顶。
东四胡同里的卷棚硬山式屋顶。
6.攒尖式屋顶
攒尖式屋顶没有正脊,只有垂脊,垂脊的多少根据实际建筑平面而定,一般双数的居多。如三角攒尖顶、四角攒尖顶、六角攒尖顶等。还有圆形攒尖顶。攒尖式屋顶有单檐也有双檐。
故宫中和殿的攒尖式屋顶。
故宫御花园里浮碧亭攒尖式屋顶。
如果想一览多种屋顶,在故宫里有个好地方,那就是走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一线,可以欣赏到前后左右的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等
据考证,京城的屋檐设计那是相当的科学。夏至中午日照角度为76°,屋檐设计确保炙热的太阳光照不到屋里,冬至中午日照角度为27°,躺在炕上晒太阳真是一种享受。
数九寒天,约三五好友,故宫里一游,有金牌志愿者研究员讲解,谈笑间,学习历史、建筑、家具,又增加了那多的学问,其乐无穷!
以上为故宫游学习笔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