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节,就是鬼过的节日,民俗演化为常人祭拜鬼神的习俗。西方鬼节主要有万圣节、泰国鬼节、墨西哥鬼节等。中国民俗文化源远流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了四大鬼节:上巳节、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
“鬼”在甲骨文中是会意字,下面是个“人”字,上面是个可怕的脑袋,意即像人的怪物。孔夫子曾说:“敬鬼神而远之”,表达了儒家对鬼神的“敬”。
但是,读了蒲松龄的《聊斋》后,我们反倒觉得鬼比较可爱。在他的笔下,鬼大多数重情意、懂礼仪年轻漂亮的女鬼。
中国的鬼文化可以说是儒家、佛教、道教与世俗的融合。那么,中国的“四大鬼节”到底是什么节日呢?
上巳节
上巳日是祓除灾祸,祈降吉福的节日。
传统的上巳节在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也是祓禊的日子,就是春浴日。上巳春浴的习俗,发源于周代水滨祓禊,后来由朝廷主持,并专派女巫掌管此事,成为官定假日。
到了汉代,上巳被定为节日,魏晋以后,确定三月初三为春禊,是当时重要节日之一。
上巳节之所以名列“四大鬼节”,源于一个传说:
在远古的时候,阴阳两界之间的界限没有现在这样的森严,死人和活人的魂魄可以在两界之间来往,方便得就像走亲戚一样。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阴阳生死之间的界限更加宽松。三月初三是阴间的盛大节日,晚上,街市到处张灯结彩,披红挂绿,大街小巷挤满着华丽的鬼魂。人的魂魄经受不了阴间的诱惑,纷纷到鬼市去游玩。但是少数游魂乐而忘返,就留在了阴间。
即使有和尚道士念经画符招魂,也只能唤回一部分人,七天后还没召回的魂魄就长离人间了。因此,农历三月初三就成了人间恐怖不安的日子,被人们称为“鬼节”。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
作为鬼节,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和去世的亲人,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死者的思念之情。
清明节属于鬼节而通常不被冠以鬼节之名,就在于它所祭祀的主要是善鬼、家鬼,或亲近者的亡魂,重在表达孝思亲情。其他鬼节大多是连恶鬼、野鬼也一并祭祀,重在安抚鬼魂,不让它们作祟。
有些地方也有清明节祭祀其他鬼神的做法。上海旧俗就有在清明节举行的专祭厉鬼的祭台会仪式,祭祀那些饿鬼、幽鬼孤魂,防止它们成为恶鬼作乱。这种祭台叫祭厉台。旧上海还有清明节的前一天迎请城隍神的做法。
中元节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国传统中的重要节日——中元节。但是,“中元节”是中国道教的叫法,佛教称之为“盂兰盆节”,民间则称之为“鬼节”。
当然,道教的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节及其民间的鬼节,既有不同的表达形式,但是,这三节又有祭祀祖先和崇尚忠烈的共同文化内涵。
(1)道教的“中元节”
中国的道教将一年分为天官和地官,天官是一年中的上半年,地官则是下半年。这里说的“官”,并不是官员的“官”,而是指意时空流动过程中的节段。
道教将“天官”(上半年)的正月的十五称为“上元节”;下半年的地官节段的七月十五,叫做“中元节”;地官下半年中段的十月十五则是“下元节”。
中元节也与一个传说有关。
传说陈子祷与龙王三公主结为夫妇,分别于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日生下了天官、地官、水官三兄弟,分掌赐福、赦罪、解厄。中元节是地官赦罪之日,道士在这一天诵经作法事,以三牲五果普度十方孤魂野鬼。
(2)佛教的“盂兰盆节”
在佛教中,中元节被称为“盂兰盆节”。
盂兰盆节之所以会成为“鬼节”,这与“目连救母”的故事有关。
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连,得到六种智慧后,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他发现自己的母亲在饿鬼道中受苦。目连十分伤心,多次盛饭给他的母亲吃,但每次都是化为灰烬。目连无奈,只有求佛祖帮忙。
经过佛祖点化,目连设下盛大的盂兰盆供,救了他的母亲。
(3)民间的鬼节
农历七月,是我国民俗中的“鬼月”。每年从七月一日起地狱就大开鬼门,让那些终年受苦受难、禁锢在地狱的冤魂厉鬼走出地狱,一直到七月的最后一天才关上鬼门。
为了让阴阳二界的人鬼都平安,我国自古以来,便有在七月设醮普渡的习俗,拜祭逝去的亲人祖先。
寒衣节
寒衣节在农历十月初一,已经进入寒冬时节,其主要形式就是送寒衣。这一天,人们烧寒衣祭祖先,祭奠先亡之人,所以又叫祭祖节。
关于寒衣节的由来,有不同的说法。主要来源有三种:
(1)源自先秦的迎冬礼仪;
(2)源自孟姜女千里送寒衣;
(3)源自朱元璋“授衣”的传说。
《诗经.豳风.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说从九月开始天逐渐要冷了。人们该添置御寒的衣裳了,因此十月初一又俗称授衣节。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祀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故人们也在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今天江南的许多地区,还有十月初一祭新坟的习俗。
为什么只有清明节广为人知?
四个“鬼节”中,只有清明节在2008年被正式确立为法定节假日,清明节为更多人所熟知。但是,其他三个鬼节,要么只存在于个别地区,要么逐渐被人遗忘。
这是为什么呢?
(1)清明节源远流长,被官方认可
清明节祭祖习俗,据传开始于古代帝王将相郊外踏青时举行“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并且成为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后成为中国的法定节假日。
经过两千多年的演变,清明节已经超出节气的意义,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各地都发展出了不同习俗,而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相比之下,上巳节、中元节、寒衣节,在延续时间、历代官方认可度、与时俱进等方面,等不及清明节。最重要的是,它们没有自身的特点,所以渐渐被遗忘。
(2)拥有广为流传的故事
提起介子推,我们就能想起清明节。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流亡国外,饥饿难耐,随臣介子推就割下自己的肉,煮成肉汤给重耳喝,重耳非常感动。
十九年后,重耳做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封赏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就带着母亲到绵山隐居了。
晋文公为找到介子推,就放火烧山。大火烧遍绵山,找到的只有死了的介子推和他的母亲。介子推留有遗书:“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介子推的传说
相比之下,上巳节、中元节、寒衣节并没有广为流传的故事,这不利于节日的传播和存续。
(3)融合了其他节日习俗,并演变成假期
首先,清明节在历史发展中亦吸收了寒食节的禁火冷食、祭扫坟墓的习俗。唐代还以官方文书的形式正式规定:
清明到来时,可以与寒食节一起放假。这项规定距今已经1200多年,说明从那时起清明开始具有某种国家法定节日的色彩。
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
其次,清明节融合了上巳节的习俗。
上巳节古时在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主要风俗是踏青、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反映了人们经过一个沉闷的冬天后急需精神调整的心理需要。
约从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有踏青游乐的活动。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
清明节融合寒食节、上巳节,两个古老节日的习俗后,在宋元时期形成了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传统节日。并被后世继承、发展。
(4)独特的节日形式与象征物
清明节的习俗除了踏青、扫墓之外,还有禁火、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即使是现在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等,或者是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关系,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在山东,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部分地区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
……
清明习俗会因时代和地域而有一定的差异,但总会包含扫墓、踏青,甚至是一些体育或娱乐性的活动。还会有一些吃食等象征物。这些都有利于清明节的传播。
今天,传统节日大多遭遇传承危机,我们渐渐失去了参与的兴趣。很多人从“过节”变成了“看节”,既没有了节日的仪式感,也没有了参与的兴趣。长此以往,传统节日的危机只会更加严重,或者是逐渐消亡。
近期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