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人们主要从事农业劳动生产,为了开垦更多的土地,对于人口数量增长,其实一直在努力。但因为生活水平低,医疗卫生条件也跟不上,导致婴幼儿出生率和存活率都不尽人意。
但在要求数量的同时,也得讲究质量。天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龙成凤,将来出人头地。在这一点上,古往今来从未改变。
对于孩子的出生时间,老祖宗有一句警示之言,目的是为了让后人谨记在心,内容是这样的:“女怕午时生,男怕子夜临”。
要弄明白这句俗语的真正含义,首先要弄清楚老祖宗讲的这两个时间点,在古代具体是指的什么时候?
从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中,诞生了天干地支,从而诞生了时辰。其中十二地支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而老祖宗说的午时和子夜,也就是十二地支中的“午”与“子”。再具体到如今的时间表,可以理解为午时是中午11点到下午12点59分,而子时是如今的晚上23点到凌晨0点59分。
按照如今的时间来算,其实老祖宗讲的就是女孩子最怕出生在大中午,而男孩子最怕出生在深夜。
那么问题又来了,这两个时间节点有什么讲究?让男女差别如此之大?
既然提到了《天干地支》,那就不得不说古人的“阴阳论”,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
阴阳哲理自身具有三个特点:统一、对立和互化。在思维上它是算筹(算数)和占卜(逻辑)不可分割的玄节点。自然界中生物的基因,人工智能中的二进制都充分彰显了阴阳的生命力。
概括而言,按照易学思维理解,其所描述的是宇宙间的最基本要素及其作用,是伏羲易的基础概念之一。这种促使各种事物孕育、发展、成熟、衰退直至消亡的原动力,成为了中国古代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阴阳五行学说”中,男为“阳”,女为“阴”。与时间节点相结合,午时是一天中阳气最盛之时,而子时则为一天之中阴气最浓之时。
如果男孩子出生在“之夜”,那就形成了阴阳相克的混乱局面。这会导致这个孩子,一生都不顺利。比如会体弱多病,智力发展有障碍,长大后到处磕磕绊绊,一生都在艰难中度过。
同理,如果是女孩子,出生在午时,那也形成了阴阳相克的属性。“阴阳相冲”在古人眼中,是莫大的忌讳。
而抛开表面上看到的所有,去深究去蕴含的深意时,不难发现这是老祖宗的一颗善心。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每一个孩子从出生那一刻起,就能够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
老祖宗这样的忌讳之下,真的有用吗?
在如今看来,这样的思想肯定是落后的,而且也是毫无意义的。并且,也是属于封建残留的范畴。但在古代各种生活条件都十分落后的情况之下,这其实成为了人们对于美好和希望的一种向往。
锦衣玉食,儿孙满堂的生活,每个人都很向往。然而现实却很残酷,在与贫困和难产的战斗中,古人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而事实上,这终究只是一种心理安慰而已。一个人的人生并不能由出生的时间来决定,而在于先天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加上后天的努力才能达到。
个人感悟
“女怕午时生,男怕子夜临”在如今看来,显然是不适用的。如果都在这个时间点去生小孩,那还不乱套了?
况且,这也违背了尊重自然法则的初衷,自然孕育了生命,人类只是其中一分子。在古代医疗条件落后的情况下,可想而知这样的思想,会给产妇带来多大的危害。
而且生男生女,那得等到孩子出生之后才能知晓。这样事先定好时间,又有何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