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时节,正所谓是“咋暖还寒”时候,气温变化又大,所以中医讲究人们不要过早脱掉棉衣,要适当“春捂”。那么,哪个部位最该捂呢?春捂有什么养生讲究呢?接下来为你说说春捂的养生知识。
初春为什么要春捂?
中医养生保健学中讲究“春捂秋冻”,即早春的时候不要急着脱掉冬装换春装,防止被倒春寒伤到身体。要知道早春时,寒冷气候还是会反反复复出现,在穿着方面依然要注意保暖宜偏暖。有起色体质较差的老人、孩子,应根据气候寒热变化,及时添减衣服。
另外,老年人体内产热本领较低,且循环系统已不像年轻人那样正常,很难抵抗“倒春寒”给身体带来的刺激。所以在立春以后,老人应该常待在家里,减少出门次数,实在要外出的话最好戴上帽子,避免头部血管受到冷空气的刺激,高血压病人要注意正规持续用药。
春捂要捂好四大部位
捂头:头为诸阳之会,最易散热,使热量丢失,因而对于一些体弱多病的老人来讲,戴顶适宜的帽子会起到如同暖瓶瓶塞一样的保温作用。
捂背:背为阳中之阳,风寒之邪极易透过背部侵入人体,兼之与心肺相邻,故其保暖显得格外重要。在春天,最好在里面穿件适宜的背心,防止风寒侵入体内,影响健康。
捂腹:腹部是“阴中之阴”的部位,胃肠病患者和患有妇科病的女士尤其要加强保暖,除了穿件背心外,最好不要穿开衫或将上衣扣子随意解开,睡觉时要注意盖好腹部。
捂下:由于寒多自下而生, 《千金要方》曾提出春令衣着宜“下厚上薄”,既养阳又收阴,颇受后世医家推崇。所以,“要风度,不要温度”,为追求美而不顾健康的做法极不可取。同时,老人和儿童体质较弱,更不可急于脱去保暖下装,应注意穿好具有保暖性能的鞋袜。
“春捂”也要“捂”得恰到好处
春捂主要的意思:在早春时节,气温若升幅不大的话最好不要随便脱衣。例如,如果日最高气温在22℃以上,请不要急忙忙地就患上单衣,但也不能被厚厚的棉衣一直捂着,以防捂过头使人上火、血压升高。“春捂”要恰当,否则反而不利健康。要想“春捂”“捂”得恰到好处,请注意以下两点:
1、急脱急穿
“春捂”,要怎么捂?掌握四个字“急脱急穿”。经常在户外活动的年轻人和孩子,从阳光下走进室内,感觉有点凉了,马上穿上衣服;另外,春天风大,出汗后毛孔张开,吹风容易着凉,所以要注意避风。
2、春捂也要看气温
气温15摄氏度是春捂临界值,所以当气温保持15℃以上,并且温度上下波动幅度不大时,就可以结束“春捂”了。但仍然要注意早晚温差,适时添减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