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从1901年颁发至2019年(除了1914年、1918年、1935年、1940年至1943年因战争没有颁发,1904年、1917年、1966年、1974年奖金由二人平分),一共诞生了113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让我们一起重温历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及其获奖理由吧。
1、1901年,苏利·普吕多姆(1839~1907),法国诗人,作品《孤独与深思》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高尚的理想、完美的艺术和罕有的心灵与智慧的实证”。
2、1902年,特奥多尔·蒙森(1817~1903),德国历史学家,作品《罗马风云》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今世最伟大的纂史巨匠,此点于其巨著《罗马史》中表露无疑”。
3、1903年,比昂斯滕·比昂松(1832~1910),挪威戏剧家、诗人、小说家,作品《挑战的手套》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以诗人鲜活的灵感和难得的赤子之心,把作品写得雍容、华丽而又缤纷”。
4、1904年,弗雷德里克·米斯塔尔(1830~1914),法国诗人,作品《金岛》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的诗作蕴涵之清新创造性与真正的感召力,它忠实地反映了他民族的质朴精神”。
5、1904年,何塞·埃切加赖(1832~1916),西班牙戏剧家、诗人,作品《伟大的牵线人》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它那独特和原始风格的丰富又杰出,作品恢复了西班牙喜剧的伟大传统”。
6、1905年,亨利克·显克维支(1846~1916)波兰小说家,作品《第三个女人》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在历史小说写作上的卓越成就”。
7、1906年,乔祖埃·卡尔杜齐(1835~1907),意大利诗人、文艺批评家,作品《青春诗》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不仅是由于他精深的学识和批判性的研究,更重要是为了颂扬他诗歌杰作中所具有的特色、创作气势,清新的风格和抒情的魅力”。
8、1907年,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1865~1936),英国小说家、诗人,作品《老虎!老虎!》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这位世界名作家的作品以观察入微、想象独特、气概雄浑、叙述卓越见长”。
9、1908年,鲁道尔夫·欧肯(1946~1926),德国哲学家,作品《精神生活漫笔》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对真理的热切追求、他对思想的贯通能力、他广阔的观察,以及他在无数作品中,辩解并阐释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哲学时,所流露的热诚与力量”。
10、1909年,西尔玛·拉格洛夫(女)(1858~1940),瑞典作家,作品《骑鹅旅行记》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她作品中特有的高贵的理想主义、丰富的想象力、平易而优美的风格”。
11、1910年,保尔·约翰·路德维希·冯·海塞(1830~1914),德国作家,作品《特雷庇姑娘》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表扬这位抒情诗人、戏剧家、小说家以及举世闻名的短篇小说家,在他漫长而多产的创作生涯中,所达到的充满理想主义精神之艺术至境”。
12、1911年,莫里斯·梅特林克(1862~1949),比利时剧作家、诗人、散文家,作品《花的智慧》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在文学上多方面的表现,尤其是戏剧作品,不但想象丰富,充满诗意的奇想,有时虽以神话的面貌出现,还是处处充满了深刻的启示,这种启示奇妙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弦,并且激发了他们的想象”。
13、1912年,盖哈特·霍普特曼(1862~1946),德国剧作家、诗人,作品《群鼠》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欲以表扬他在戏剧艺术领域中丰硕、多样的出色成就”。
14、1913年,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印度诗人、社会活动家,作品《吉檀枷利—饥饿石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于高超的技巧,并由于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
1914年未颁奖。
15、1915年,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作家、音乐评论家,作品《约翰—克利斯朵夫》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时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
16、1916年,魏尔纳·海顿斯坦姆(1859~1940)瑞典诗人、小说家,作品《朝圣年代》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褒奖他在瑞典文学新纪元中所占之重要代表地位”。
17、1917年,卡尔·耶勒鲁普,丹麦作家,作品《磨坊血案》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因为他多样而丰富的诗作——它们蕴含了高超的理想”。
18、1917年,亨利克·彭托皮丹,丹麦小说家,作品《天国》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对当前丹麦生活的忠实描绘”。
1918年未颁奖,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加上瑞典王室对诺奖基金的不合理利用,导致资金缺乏!因此未颁奖!
19、1919年,卡尔·施皮特勒(1845~1924),瑞士诗人、小说家,作品《奥林比亚的春天》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特别推崇他在史诗《奥林帕斯之春》的优异表现”。
20、1920年,克努特·汉姆生(1859~1952),挪威小说家、戏剧家、诗人,作品《大地硕果—畜牧曲》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为了他划时代的巨著《土地的成长》”。
21、1921年,阿纳托尔·法郎士(1844~1924)法国作家、文学评论家、社会活动家,作品《苔依丝》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辉煌的文学成就,乃在于他高尚的文体、怜悯的人道同情、迷人的魅力,以及一个真正法国性情所形成的特质”。
22、1922年,哈辛特·贝纳文特·伊·马丁内斯(1866~1954),西班牙作家,作品《不吉利的姑娘》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以适当方式,延续了戏剧之灿烂传统”。
23、1923年,威廉·勃特勒·叶芝(1865~1939),爱尔兰诗人、剧作家,作品《丽达与天鹅》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那永远充满着灵感的诗,它们透过高度的艺术形式展现了整个民族的精神”。
24、1924年,弗拉迪斯拉夫·莱蒙特(1868~1925),波兰作家,作品《福地》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我们颁奖给他,是因为他的民族史诗《农夫们》写得很出色”。
25、1925年,乔治·萧伯纳(1856~1950),爱尔兰戏剧家,作品《圣女贞德》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那些充满理想主义及人情味的作品——它们那种激动性讽刺,常涵蕴着一种高度的诗意美”。
26、1926年,格拉齐亚·黛莱达(女)(1871~1936),意大利作家,作品《邪恶之路》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为了表扬她由理想主义所激发的作品,以浑柔的透彻描绘了她所生长的岛屿上的生活;在洞察人类一般问题上,表现的深度与怜悯”。
27、1927年,亨利·柏格森(1859~1941),法国哲学家,作品《创造进化论》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因为他那丰富的且充满生命力的思想,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光辉灿烂的技巧”。
28、1928 年,西格里德·温塞特(女)(1882~1949)挪威作家,作品《新娘—主人—十字架》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主要是由于她对中世纪北国生活之有力描绘”。
29、1929年,保尔·托马斯·曼(1875~1955),德国作家,作品《魔山》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那在当代文学中具有日益巩固的经典地位的伟大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
30、1930年,辛克莱·刘易斯(1885~1951),美国作家,作品《巴比特》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充沛有力、切身和动人的叙述艺术,和他以机智幽默去开创新风格的才华”。
31、1931年,埃利克·阿克塞尔·卡尔费尔德(1864~1931),瑞典诗人,作品《荒原和爱情》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在诗作的艺术价值上,从没有人怀疑过”。
32、1932年,约翰·高尔斯华绥(1867~1933)英国小说家、剧作家,作品《有产者》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为其描述的卓越艺术——这种艺术在《福尔赛世家》中达到高峰”。
33、1933年,伊凡·亚历克塞维奇·蒲宁(1870~1953),俄国作家,作品《米佳的爱》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严谨的艺术才能,使俄罗斯古典传统在散文中得到继承”。
34、1934年,路伊吉·皮兰德娄(1867~1936),意大利说家、戏剧家,作品《寻找自我》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果敢而灵巧地复兴了戏剧艺术和舞台艺术”。
1935年未颁奖。
35、1936年,尤金·奥尼尔(1888~1953),美国剧作家,作品《天边外》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剧作中所表现的力量、热忱与深挚的感情——它们完全符合悲剧的原始概念”。
36、1937年,罗杰·马丁·杜·加尔(1881~1958),法国小说家,作品《蒂伯—家》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在他的长篇小说《蒂伯一家》中表现出来的艺术魅力和真实性,这是对人类生活面貌的基本反映”。
37、1938年,赛珍珠(珀尔·塞登斯特里克·布克)(女)(1892~1973),美国作家,作品《大地》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她对于中国农民生活的丰富和真正史诗气概的描述,以及她自传性的杰作”。
38、1939年,弗兰斯·埃米尔·西兰帕(1888~1964),芬兰作家,作品《少女西丽亚》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在描绘两样互相影响的东西——他祖国的本质,以及该国农民的生活时——所表现的深刻了解与细腻艺术”。
1940年-1943年未颁奖。
39、1944年,约翰内斯·威廉·扬森(1873~1950),丹麦小说家、诗人,作品《漫长的旅行》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籍著丰富有力的诗意想象,将胸襟广博的求知心和大胆的、清新的创造性风格结合起来”。
40、1945年,列拉·米斯特拉尔(女)(1889~1957),智利诗人,作品《柔情》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她那由强烈感情孕育而成的抒情诗,已经使得她的名字成为整个拉丁美洲世界渴求理想的象征”。
41、1946年,黑塞(1877~1962),德国作家,作品《荒原狼》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那些灵思盎然的作品——它们一方面具有高度的创意和深刻的洞见,一方面象征古典的人道理想与高尚的风格”。
42、1947年,安德烈·纪德(1869~1951),法国作家、评论家,作品《田园交响曲》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为了他广泛的与有艺术质地的著作,在这些著作中,他以无所畏惧的对真理的热爱,并以敏锐的心理学洞察力,呈现了人性的种种问题与处境”。
43、1948年,艾略特(1888~1965),英美诗人、剧作家、批评家,作品《四个四重奏》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对于现代诗之先锋性的卓越贡献”。
44、1949年,福克纳(1897~1962),美国作家,作品《我弥留之际》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因为他对当代美国小说做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
45、1950年,亚瑟·威廉·罗素(1872~1970),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作品《哲学·数学·文学》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表彰他所写的捍卫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的多种多样意义重大的作品”。
46、1951年,帕尔·费比安·拉格奎斯特(1891~1974),瑞典诗人、戏剧家、小说家,作品《大盗巴拉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在作品中为人类面临的永恒的疑难寻求解答所表现出的艺术活力和真正独立的见解”。
47、1953年,温斯顿·丘吉尔(1874~1965),英国政治家、历史学家、传记作家,作品《不需要的战争》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在描述历史与传记方面的造诣,同时由于他那捍卫崇高的人的价值的光辉演说”。
48、1954年,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美国作家,作品《老人与海》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其近著《老人与海》之中;同时也因为他对当代文体风格之影响”。
49、1955年,赫尔多尔·奇里扬·拉克斯内斯斯(1902~1998年),冰岛作家,作品《渔家女》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为了他在作品中所流露的生动、史诗般的力量,使冰岛原已十分优秀的叙述文学技巧更加瑰丽多姿”。
50、1956年,胡安·拉蒙·希梅内斯(1881~1958),西班牙诗人,作品《悲哀的咏叹调》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的西班牙抒情诗,成了高度精神和纯粹艺术的最佳典范”。
51、1957年,阿尔贝·加缪(1913~1960),法国作家,作品《局外人·鼠疫》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重要的著作,在这著作中他以明察而热切的眼光照亮了我们这时代人类良心的种种问题”。
52、1958年,鲍里斯·列昂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1890~1960),苏联俄罗斯诗人、小说家,作品《日瓦戈医生》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在当代抒情诗和俄国的史诗传统上,他都获得了极为重大的成就”。
53、1959年,萨瓦多尔·夸西莫多(1901~1968),意大利诗人,作品《水与土》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的抒情诗,以古典的火焰表达了我们这个时代中,生命的悲剧性体验”。
54、1961年,伊沃·安德里奇(1892~1975),南斯拉夫小说家,作品《桥·小姐》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作品中史诗般的力量——他籍著它在祖国的历史中追寻主题,并描绘人的命运”。
55、1962年,约翰·斯坦贝克(1902~1968),美国作家,作品《人鼠之间》,获奖理由“通过现实主义的、寓于想象的创作,表现出富于同情的幽默和对社会的敏感观察”。
56、1963年,乔治·塞菲里斯(1900~1971),希腊诗人,作品《“画眉鸟”号》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的卓越的抒情诗作,是对希腊文化的深刻感受的产物”。
57、1964年,让·保尔·萨特(1905~1980),法国哲学家、作家,作品《苍蝇》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因为他那思想丰富、充满自由气息和探求真理精神的作品对我们时代发生了深远影响”。
58、1965年,史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肖洛霍夫(1905~1984),苏联作家,作品《静静的顿河》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这位作家在那部关于顿河流域农村之诗作品中所流露的活力与艺术热忱——他籍这两者在那部小说里描绘了俄罗斯民族生活之某一历史层面”。
59、1966年,萨缪尔·约瑟夫·阿格农(1888~1970),以色列作家,作品《行为之书》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的叙述技巧深刻而独特,并从犹太民族的生命汲取主题”。
60、1966年,奈莉·萨克斯(女)(1891~1970),瑞典诗人,作品《逃亡》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因为她杰出的抒情与戏剧作品,以感人的力量阐述俩以色列的命运”。
61、1967年,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1899~1974),危地马拉诗人、小说家,作品《玉米人》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因为他的作品落实于自己的民族色彩和印第安传统,而显得鲜明生动”。
62、1968年,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小说家,作品《雪国·千只鹤·古都》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高超的叙事性作品以非凡的敏锐表现了日本人精神特质”。
63、1969年,萨缪尔·贝克特(1906~1989),法国作家,作品《等待戈多》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那具有奇特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困乏中得到振奋”。
64、1970年,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1918~),苏联作家,作品《癌病房》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作品中的道德力量,籍著它,他继承了俄国文学不可或缺的传统”。
65、1971年,巴勃鲁·聂鲁达(1904~1973),智利诗人,作品《情诗·哀诗·赞诗》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诗歌具有自然力般的作用,复苏了一个大陆的命运与梦想”。
66、1972年,亨利希·伯尔(1917~1985),德国作家,作品《女士及众生相》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为了表扬他的作品,这些作品兼具有对时代广阔的透视和塑造人物的细腻技巧,并有助于德国文学的振兴”。
67、1973年,帕特里克·怀特(1912~1990),澳大利亚小说家、剧作家,作品《风暴眼》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史诗与心理叙述艺术,并将一个崭新的大陆带进文学中”。
68、1974年,埃温特·约翰逊(1900~1976),瑞典作家,作品《乌洛夫的故事》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以自由为目的,而致力于历史的、现代的广阔观点之叙述艺术”。
69、1974年,哈里·埃德蒙·马丁逊(1904~1978),瑞典诗人,作品《露珠里的世界》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的作品透过一滴露珠反映出整个世界”。
70、1975年,埃乌杰尼奥·蒙塔莱(1896~1981),意大利诗人,作品《生活之恶》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杰出的诗歌拥有伟大的艺术性,在不适合幻想的人生里,诠释了人类的价值”。
71、1976年,索尔·贝娄(1915~2005),美国作家,作品《赫索格》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把丰富多彩的流浪汉小说与对当代文化的精妙分析结合在一起”。
72、1977年,阿莱克桑德雷·梅洛(1898~1984),西班牙诗人,作品《天堂的影子》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的作品继承了西班牙抒情诗的传统和吸取了现代流派的风格,描述了人在宇宙和当今社会中的状况”。
73、1978年,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1904~1991),美国作家,作品《魔术师·原野王》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的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这种既扎根于波兰人的文化传统,又反映了人类的普遍处境”。
74、1979年,奥德修斯·埃里蒂斯(1911~1996),希腊诗人,作品《英雄挽歌》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的诗,以希腊传统为背景,用感觉的力量和理智的敏锐,描写现在认为自由和创新而奋斗”。
75、1980年,切斯拉夫·米沃什(1911~2004),波兰诗人,作品《拆散的笔记簿》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不妥协的敏锐洞察力,描述了人在激烈冲突的世界中的暴露状态”。
76、1981年,埃利亚斯·卡内蒂(1905~1994),英国德语作家,作品《迷茫》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作品具有宽广的视野、丰富的思想和艺术力量”。
77、1982年,加西亚·马尔克斯(1928~2014),哥伦比亚记者、作家,作品《霍乱时期的爱情》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的作品将幻想与现实结合在一起反映了一个大陆的矛盾和生活”。
78、1983年,威廉·戈尔丁(1911~1994),英国作家,作品《蝇王·金字塔》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具有清晰的现实主义叙述技巧以及虚构故事的多样性与普遍性,阐述了今日世界人类的状况”。
79、1984年,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1901~1986),捷克诗人,作品《紫罗兰》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的诗富于独创性、新颖、栩栩如生,表现了人的不屈不挠精神和多才多艺的渴求解放的形象”。
80、1985年,克洛德·西蒙(1913~2005),法国小说家,作品《弗兰德公路·农事诗》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善于把诗人和画家的丰富想象与深刻的时间意识融为一体,对人类的生存状况进行了深入的描写”。
81、1986年,沃莱·索因卡(1934~),尼日利亚剧作家、诗人、小说家、评论家,作品《雄狮与宝石》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以广博的文化视野创作了富有诗意的关于人生的戏剧”。
82、1987年,约瑟夫·布罗茨基(1940~1996),苏裔美籍诗人,《从彼得堡到斯德哥尔摩》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的作品超越时空限制,无论在文学上或是敏感问题方面都充分显示出他广阔的思想及浓郁的诗意”。
83、1988年,纳吉布·马哈富兹(1911~2006),埃及作家,作品《街魂》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通过大量刻画入微的作品—洞察一切的现实主义,唤起人们树立雄心—形成了全人类所欣赏的阿拉伯语言艺术”。
84、1990年,奥克塔维奥·帕斯(1914~1998)墨西哥诗人,作品《太阳石》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的作品充满激情,视野开阔,渗透着感悟的智慧并体现了完美的人道主义”。
85、1991年,内丁·戈迪默(女)(1923~2014),南非作家,作品《七月的人民》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以强烈而直接的笔触,描写周围复杂的人际与社会关系,其史诗般壮丽的作品,对人类大有裨益”。
86、1992年,德里克·沃尔科特(1930~2017),圣卢西亚诗人,作品《西印度群岛》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的作品具有巨大的启发性和广阔的历史视野,是其献身多种文化的结果”。
87、1993年,托尼·莫里森(女)(1931~2019),美国作家,获奖理由:“其作品想象力丰富,富有诗意,显示了美国现实生活的重要方面”。
88、1994年,大江健三郎(1935~),日本作家,主要代表作品:《个人的体验》和《万延元年的足球队》,获奖理由:“通过诗意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个把现实与神话紧密凝缩在一起的想象世界,描绘现代的芸芸众生相,给人们带来了冲击”。
89、1995年,希尼(1939~2013),爱尔兰诗人,获奖理由:“由于其作品洋溢着抒情之美,包容着深邃的伦理,揭示出日常生活和现实历史的奇迹”。
90、1996年,希姆博尔斯卡(女)(1923~2012),波兰诗人,获奖理由:“由于其在诗歌艺术中警辟精妙的反讽,挖掘出了人类一点一滴的现实生活背后历史更迭与生物演化的深意”。
91、1997年,达里奥·福(1926~2016)意大利讽刺剧作家,获奖理由:“其在鞭笞权威,褒扬被蹂躏者可贵的人格品质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堪与中世纪《弄臣》一书相媲美”。
92、1998年,若泽·萨拉马戈(1922~2016)葡萄牙记者、作家,获奖理由:“由于他那极富想象力、同情心和颇具反讽意味的作品,我们得以反复重温那一段难以捉摸的历史”。
93、1999年,君特·格拉斯(1927~2015),德国作家,作品《铁皮鼓》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其嬉戏之中蕴含悲剧色彩的寓言描摹出了人类淡忘的历史面目”。
94、2000年,高行健(1940~),法籍华人、剧作家、小说家,作品《灵山》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其作品的普遍价值,刻骨铭心的洞察力和语言的丰富机智,为中文小说和艺术戏剧开辟了新的道路”。
95、2001年,维·苏·奈保尔(1932~2018),印度裔英国作家,获奖理由:“其著作将极具洞察力的叙述与不为世俗左右的探索融为一体,是驱策我们从扭曲的历史中探寻真实的动力”。
96、2002年,凯尔泰斯·伊姆雷(1929~2016),匈牙利作家,获奖理由:“表彰他对脆弱的个人在对抗强大的野蛮强权时痛苦经历的深刻刻画以及他独特的自传体文学风格”。
97、2003年,库切(1940~),南非作家,获奖理由:“精准地刻画了众多假面具下的人性本质”。
98、2004年,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1943~),奥地利女作家,获奖理由:“因为她的小说和戏剧具有音乐般的韵律,她的作品以非凡的充满激情的语言揭示了社会上的陈腐现象及其禁锢力的荒诞不经”。
99、2005年,哈罗德·品特(1930~),英国剧作家,获奖作品:《生日派对*看门人*回乡》,获奖理由:以诗和画的创造性,深入表现了人类长期置身其中的处境。
100、2006年,奥尔汉·帕穆克(1952~),土耳其作家,获奖作品《我的名字叫红》,获奖理由:他的作品“在寻找故乡的忧郁灵魂时,发现了文化碰撞和融合中的新象征”。
101、2007年,多丽丝·莱辛(1952~),英国作家,获奖作品《金色笔记》,获奖理由:“她用怀疑、热情、构想的力量来审视一个分裂的文明,其作品如同一部女性经验的史诗”。
102、2008年,勒·克莱齐奥,法国著名文学家,获奖作品《战争》,获奖理由:“一位标志文学新开端的作家,一位书写诗歌历险、感官迷醉的作者,是在主导文明之外和之下探索一种人性的探索者”。
103、2009年,赫塔·缪勒(1953~),德国女性小说家、诗人、散文家,获奖理由:“专注于诗歌以及散文的率真,描写了失业人群的生活图景”。
104、2010年,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1936~),秘鲁与西班牙双重国籍的作家及诗人,代表作:《绿房子》、《城市与狗》、《中国套盒》,获奖理由:他“对权力结构的制图般的描绘和对个人反抗的精致描写”。
105、2011年,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瑞典诗人,代表作:《诗十七首》、《路上的秘密》、《在黑暗中观看》等,获奖理由:“他以凝炼、简洁的形象,以全新视角带我们接触现实”。
106、2012年,莫言,中国作家,代表作有《红高粱》《蛙》《生死疲劳》《丰乳肥臀》《檀香刑》等,获奖理由:“用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将民间故事、历史事件与当代背景融为一体”。
107、2013年,爱丽丝·门罗,她的短篇小说集有《我青年时期的朋友》、《你以为你是谁?》(1978,亦得总督奖)、《爱的进程》(1986,第三次得总督奖)、《公开的秘密》、《一个善良女子的爱》、《憎恨、友谊、求爱、爱恋、婚姻》、《逃离》等,2006年出版《石城远望》是她最新的一部作品集,获奖理由:当代短篇小说大师。
108、2014年,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暗店街》、《八月的星期天》,获奖理由:唤醒了对最不可捉摸的人类命运的记忆。
109、2015年,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白俄罗斯作家,主要代表作品:《战争的非女性面孔》、《最后一个证人》、《锌皮娃娃兵》、《死亡的召唤》、《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获奖理由:多种声音的作品,一座记录我们时代的苦难和勇气的纪念碑。
110、2016,鲍勃·迪伦,美国作家,主要代表歌曲作品是《答案在风中飘》、《像一颗滚石》、《时代在变》等,获奖理由:“在伟大的美国民谣传统中创造出新的诗歌意境”。
111、2017年,石黑一雄,(1954~),日裔英国小说家,主要作品有《群山淡景》、《浮世画家》和《长日将尽》,获奖理由:“他在小说中用伟大的情感力量,让我们跨越了虚幻与现实世界的深渊”。
112、2018年,因丑闻,未颁奖。
113、2019年,201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奥尔加·托卡尔丘克(1962~),波兰作家、诗人、心理学家和剧作家,主要作品:《书中人物旅行记》、《太古和其他的时间》、《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航班》、《让你的犁头碾着死人的白骨前进》等,获奖理由:“for a narrative imagination that with encyclopedic passion represents the crossing of boundaries as a form of life.”;2019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彼得·汉德克,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剧作家,代表作包括剧本《冒犯观众》、小说《守门员对点球的焦虑》、电影《柏林苍穹下》、《左撇子女人》等,获奖理由:“for a narrative imagination that with encyclopedic passion represents the crossing of boundaries as a form of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