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人有多少德,就有多少福

人生旅途不可能一帆风顺,往往伴随着坎坷。大家总想拥有好的命运,拥有好福气,但是福气究竟从何而来呢?《周易》中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由此可见,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有德的人有福,无德的人无福。传统文化提出德作为福的前提,倡导人要修德向善。无德不得,失德散尽。

一位香港亿万富豪,在成为富豪之前,曾在乡间做了好几年的乞丐,正是这段径路,使他明白积德的重要性。结合自己的经历,他在积德方面提出:

做人不可落井下石,抱着善意的态度对待身边所有的人尤其是遭遇不幸的人,尽可能的去帮助他们,不可嘲笑与伤害他们。正是因为积善成德,他才能从不起眼的苦工变为房产大亨,长命百岁,拥有孝顺、善良的儿女。

宋朝名相范仲淹出身清贫,后来当了宰相后,他将俸禄购买义田分给无地工作的农民,为其提供衣食住行,且用钱补贴婚嫁丧娶的农民,一己之力养活三百多家乡亲,也只能勉强糊口。范仲淹一生出将入相数十载,到年老时,连丧葬费都不够,是因为他的钱财都布施给了他人。

范家在苏州有一块著名的风水宝地,当时风水先生对范仲淹说“后代必出公卿!”范仲淹心想,既然此地风水能使后代显贵,那不如改为学堂,让苏州城的百姓弟子来入学,将来众人的子弟都能贤达显贵。

于是立刻兴建学堂,千年以后,这里出现了将近四百个进士,八十几个状元,现在为一所高中校址,真正做到了让百姓的子弟后代都能贤达显贵。

范家一直到民国初年,历久不衰,而历代子孙,都能遵循范仲淹留下额的祖训,仁厚知善,常修布施,八百年家风不堕。不仅仅是因为范仲淹在世的积德修善,更在于他无我利生的菩萨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周易》这样说:“积善之余,必有余庆;积恶之余,必有余殃。”修善的人家,必然有多的吉庆,作恶的人家,必多祸殃。因此改变命运,只有积德行善,修来福分,这样对我们自己与家人都很好。

古时候,家里都有专门的灶王龛,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

古时候,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

祭灶时,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把糖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意思是粘住他的嘴,以免在玉皇大帝前说这家人的坏话。

灶神上天所要做的,是向天帝报告这户人家的善恶功过。若是积德行善的人家,上天将会令其渐渐地兴隆;若是做恶的人家,上天将会使其渐渐的衰败。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孔子说:你说的不对,一个人如果不按“礼”行事,做了坏事,获罪了上天,也没有用,正所谓“自助天助”。孔子当时借回答此句的意思,告诉王孙贾,你说的我都懂,只不过不屑为之。

《老子》中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即自然法则(上天之道)不分亲疏,总是把善果报应善人。上天公正无私,不偏袒任何人,只爱护真心行善之人。所谓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佛家提倡因果报应。因果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有人不明白因缘果报的道理,只见到世间有许多行善的好人,日子过得并不顺遂,而那些造恶之人却富裕逍遥,便误以为因果业力是迷信。

其实每一个事物的滋生和成长,都是有其必然性的,有如是因即感如是果。不知因果的人,以为做恶不得祸,做善不得福。因此缘故,善不欲为,恶则时而为之。知道因果报应的人,克己断恶及勤力修善。

由此可见,积善成德与积恶成灾都会波及到子孙后代。正如《周易》中所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人有多少德,就有多少福  多少  多少词条  
综合

 ​惊蛰养生 保持健康四要点

惊蛰节气的养生要根据自然物候现象,自身体质差异进行合理的精神、起居、饮食的调养。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惊蛰养生都有哪些注意点吧。一、饮食有节1.多吃富含植物蛋...(展开)

综合

 ​秋季饮食八大注意事项

秋季必须注意保养内守之阴气,凡起居、饮食、精神、运动等方面调摄皆不能离开“养收”这一原则。人体的生理活动也要适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那么秋季养生应该注意什么呢?1...(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