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个有底蕴的国度,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经过历史的沉淀与洗礼,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俗语文化。众所周知,俗语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是古人在田间地头创造未来的过程中,对经验教训的不断积累,并加以文学的升华,才得以用洁精炼的语言阐述出的至理名言!比如“五不虚,六不实,七不留,八不坐”这句老话,不仅意蕴深刻且道理更加耐人寻味!那这句古人的经典俗语,大家知道其中的道理?
大图模式
事实上,俗语想要传达的深层含义,无非是“生老病死”的自然常态,也就是到了不同的年龄阶段要做相应的事情,这种循环往复的人生规律,数千年来依然不曾改变。尤其随着年龄的递增,生活阅历的不断丰富,人们对新旧事物也会有不同的认知。而俗语所说的四个年龄阶段,恰是人生最应注意的地方,下面就来一起了解下吧。
首先我们分析下“五不虚”,人一旦步入五十岁的年景,身体机能就会逐渐下降,不论做什么事情,都有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俗话说“五十知天命”,到了这个岁数,人生已然度过半载光阴,对于世事浮沉更是了然于胸,纵然心中有些未灭的执念,也能因为看的透而放得下,如此一来,才能不会感觉到虚度光阴,从而幸福的走完余下的人生。
大图模式
“六不实”则是指,人至花甲之年,时间已经时不我待,随着人生迈进倒计时,不管做什么都切记实实在在,知足常乐,如果一味欲望无度,多半晚景凄凉。其实,人到了六十岁,本就是享受天伦之乐的岁数,而且儿孙自有儿孙福,管好自己幸福每一天,才是生活的本然状态。
而“七不留”同样容易理解,如同老话常说“人到七十古来稀”,在古代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能活到七十岁高龄实属难能可贵!当然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医疗条件的提高,七十岁已经很常见了,但毕竟岁月不饶人,到了这个年龄,身体各个器官大多开始老化,为了老人安全考量,最好不要在外留宿,如果发生特殊情况,肯定非常不便与尴尬。
大图模式
“八不坐”,古代八十称“耄耋”之年,试想七十岁已经古来稀了,八十岁高龄又何等高寿!虽说这时尚无大碍,但风浊残年,身体每况愈下,可能连走路都非常吃力,正所谓“人老腿先衰”,这时必须借助拐杖方可缓缓而行。所以此时务必注意,尽量少去别人家中走动,万一不小心滑倒,轻则行走困难,重则危及生命,如果因此连累他人,也是大家最不愿看到的。
话说至此,对于“五不虚,六不实,七不留,八不坐”这句俗语,大家还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