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下午,清华大学、中国物理学会、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主办杨振宁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贺杨先生百岁华诞在清华大学隆重举行。群英会集,群贤毕至。会上,杨振宁先生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为题发表了讲话,深情怀念挚友“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并提到邓稼先在给自己一封信中明确指出中国原子弹是自主研发的,并在信的结尾提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的良好祝福。
杨老虽然多次提到共同途,但是并没有明确指出是何途?我根据个人理解,我认为这个共同途就是广大知识分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伟大征途,重点是科技强国的共同征途。杨老和邓老都是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尤其是科技强国伟大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个伟大的工程,科技强国是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难以一蹴而就,需要无数人的贡献,需要海纳百川的胸怀,需要众志成城的努力,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奋斗。
1957年,杨老和李政道先生率先为华人获得诺贝尔奖,极大提高了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杨老在采访中自豪的指出: “我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是帮助改变了中国人自己觉得不如人的心理作用”。这显著提高了中华民族的软实力,极大地鼓舞了科技人员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一以贯之,杨老这50多年来,一直帮助培养中国科学家,帮助他们出国,接触最新的科学前沿。近年来,杨老在清华大学建立高等研究院,吸引很多世界一流科学家来华工作,帮助清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青年人才。这些工作,很多与理论物理有关,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没有直接产生技术和产品。但是,在此过程中,发表了很多高水平论文,培训了一批青年英才,提升了我国科研的国际影响力。
邓稼先先生则不同,他学的是核物理,不是理论物理,属于实验物理,需要实践、实验和实干。邓老全身心投入原子弹的研制,甚至奉献了自己的健康和生命,为我国自主研发原子弹做出了突出贡献。 原子弹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科研硬实力,有了原子弹,有了导弹,我们就免于核威慑,从而可以更好地进行经济建设。邓老的贡献是实实在在,掷地有声。没有原子弹,我们只能是一个大国,而难以称为强国。
邓老和杨老凭借自身的特长,结合时代的发展,分别为中华民族的软实力和硬实力的提升做出了突出贡献,在科技强国的共同征途上遥相呼应、相互策应,谱写了动人的爱国之情和难忘的兄弟之谊。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位前辈都是我们安徽老乡,我也与有荣焉,特此撰文,以祝贺杨老的百岁寿诞,并祝愿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早日实现,也希望我们在科技强国的共同征途上出一份力,发一份光,成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