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由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组编的《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丛书》中的《尚和合》编的送审稿。
本书版权归“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其中《周易》《老子》《庄子》《论语》的解读,引自《启世箴言—我说周易》《究世恒言—我说老子》《观世喻言—我说庄子》和《论语讲案》。该书主要编撰工作由欧阳晓川完成。特此说明。
第二节 和顺于道的自然法则
1.道生万物
道,可道,非常道。(《老子》1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恒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34章)
【释义】自然规律之道是可以言说的,但并非通常所说的恒定之道。根本规律之道如同大水泛滥,无处不在,并可左右一切。万物依赖它生存繁衍,而不辞劳苦,功德有成也不自傲。呵护滋养万物却不以主人自居,从无非分之念,这可以说它是很渺小;万物归依却不自称主宰,那可以说它是很伟大。因此,自始至终不自以为伟大,也才可能成就自身的伟大。
道,自老子赋予哲学意义,便成为中国古典哲学的特有概念。《老子》所论之道,具有自然规律、万物本原及自然力量之义。老学之后,“道”的涵盖扩大,不仅指自然大道,还包括大道小道(即绝对真理、相对真理),甚至包括真理的认知之理和生活的人事哲理。
2.人法天道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25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子》51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37章)
仁者之行道也,无为也;圣人之行道也,无强也。(《荀子·解蔽》)
【释义】人尊从生存环境的地,地尊从时空环境的天,天实质是遵循客观规律的“道”,“道”则是反映了自然的发展趋势。道造就它,德护养它,万物呈现它,环境发展它。因此,万物无不尊重道,并且看重德。道的崇高地位,德的重要价值,绝非所谓命运支配,而是自然常规。所以说,道造就它,德护养它。培育它教导它,扶助它呵护它,繁衍它保卫它。生育了它却不据为己有,养护了它却不居功自恃,成就了它却不充当主宰。此乃所谓玄妙之德。道,永远顺应自然而为,也就无所不为。荀子也说:仁者推行道,不刻意去做;圣人推行道,不勉强去做。
在老子那里,“道”指具有自然力量的客观规律,因而能够创生天地万象。化变成形就称“物”,使然之力就称“势”,顺应而为就称“德”。人的作为,也就在于认识天道,顺应天道。从而奠定了“无为而无不为”的老子思想。无为,不是不为,而是不乱为,不妄为,不滥为,这是读老解老的起码认知。
3.天道公平
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老子》77章)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81章)
【释义】大自然的法则,是减损有余者用以补益不足。人世间的规则并非如此,是剥夺不足者用来供奉有余。怎样才能做到减损富余来供给不足呢?只有遵从道。大自然的法则是利于万物而无害,人世间的最好准则是有所作为而不争。
老子从自然天地的必然之道,引证出人类社会的应然之道:天地是自然调节,使得万物各得其所;人类应该仿效天道,改变“损不足奉有余”的状况。因而提出人之道,最好是有所作为而不争。
4.天道唯一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老子》39章)
是以圣人执一为天下式。(《老子》22章)
【释义】自古以来遵循这个万物归宗之理者:天遵循这一规律,便有清明;地遵从这一原则,便有安宁;神妙体悟这一原理,便能灵验;百谷循守这一法则,便有丰盈繁茂;万物顺应这一趋势,便有生机盎然。侯王认识这一道理,便可立足天下进行谋划。因此,圣明之人恪守这个万物归宗之理,以此作为天下事务的范式。
老子追索天地自然的根本之道,目的还在于指导社会实践:自然万物有根本之理,社会万事亦同此理。
5.忽儵开窍
南海之帝为儵shū,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庄子·应帝王》)
【释义】南海的大帝名叫儵,北海的大帝名叫忽,中央的大帝叫浑沌。儵与忽常常相会在浑沌的住地,浑沌款待他们周到丰盛。儵和忽一起商量报答浑沌的深厚情谊,说:“人人都有眼耳口鼻七个孔窍用来视听、吃喝和呼吸,唯独浑沌没有,我们试着凿开它。”他们每天凿出一个孔窍,凿了七天,浑沌也就死去了。
庄周最善于运用掌故说事喻理。忽儵开窍的童话故事,典型形象说明了一个简单的事理:必须按规律办事,否则,光凭好心也难办成好事。
6.诚为天道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
诚是天道,信是人道。(陈淳《北溪字义》)
所谓中者,用之则曰诚。(晁说之《答朱仲髦先辈书》)
道曰自然,诚非外物也。幸愿精思其理,天不遗于志愿也。(张君房《云笈七签》卷72)
【释义】孟子说:诚然笃实,是天地自然之道;思寻求真求实,是人世事理之道。陈淳说:本真笃诚是天道规律,持诚守信是人际原则。晁说之说:所说的中,运用它就叫诚。张君房说:“道”即是自然,实诚而无它物。谁有幸精准思索其中的道理,上天也就不至于遗弃他的立志愿想。
天道,即自然规律,是客观的,即我行我素、自然而然,没有任何主观色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只能认识它,遵循它。古贤基于这一认识,提出了实诚待见天之道、诚信恪守人之道的理念。
[按]①陈淳(1159-1223),字安卿,亦称北溪先生,南宋漳州龙溪人(今属福建)。朱熹晚年的得意门生,程朱理学的重要阐扬者,有《北溪全集》传世。②晁说之(1059-1129),字以道、伯以,自号景迂生。祖籍澶州(今河南濮阳),北宋钜野人(今属山东),晁迥玄孙。著述颇丰。③张君房(生卒年不详),字不详,北宋岳州安陆人,曾任尚书度支员外郎,迎合宋真宗崇尚道教,辑编道书《云笈七签》122卷,传世于后。
7.自然至理
自然者,理之极,乃道之常也,故众生所共尊。道尊德贵,夫莫之爵,而常自然,惟老氏乎!(张君房《云笈七签》卷102)
自然之法,乃与道连,守之则吉,失之有患。(《太平经·道毕成诫》)
凡事不过自然;自然中无精神,凡事皆不成。神不过大道与天地之性,中无大精神,尚皆不成,不能自全。故天地之道,據精神自然而行。(《太平经》卷136)
【释义】《云笈七签》说:自然而然,是理的极致,也是“道”的常态,因而为芸芸众生所尊奉。自然之道及其顺应之德非常珍贵,并不顶礼膜拜而贯通自然,唯有老子。《太平经》说:自然而然的方法,与根本之道相联系,恪守它就能吉利,抛弃它就有祸患。凡事不过是自然而然的必然,所谓的自然若无必然精神,凡事都不能成功。神妙不过是天道自然与客观规律,其中若无必然精神,仍不能成功,不能保全。所以,天地之道是根据自然而然中的必然精神运行的。
先贤认识到自然现象,气象万千,自生自灭,其中自有自然力量在驱使,这种自然力就是自然的至理精神所在。天地据此循行,人更需尊从它。
[按]《太平经》,作者不详,成书于东汉中晚期。以黄老列庄思想为核心,其哲学思想基本沿用老学,受到当时谶纬学影响,把阴阳五行结合其中,具有很强的神话色彩,是道家演化为宗教的重要文献,今存57卷。
8.知天知人
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庄子·大宗师》)
【释义】知晓天道作为,又知晓人的作为,认识的至境。知晓天道作为,就懂得天道出于自然;知晓人的作为,就懂得凭借自己所明晓的知识来滋养智力所未知的东西,终享天年而不至于中途夭折。这就是认识至境。
庄学发展了老学。庄子将老子的道学世界观发展为知识论、方法论,在世界本源和人类认知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
9.人事法天
然则奚以为治法而可?故曰:莫若法天。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既以天为法,动作有为,必度于天。天之所欲则为之,天所不欲则止。(《墨子·法仪》)
【释义】那么用什么作为治理国家的法则才好呢?莫过于以天为法则。天的运行广大而无私,它恩施深厚而不骄,它光耀永远而不衰,所以圣王引为法则。既然以天为法则,行动作为就必须权衡于天:天道所期盼的就作为,天道不期盼的就停止。
诸子大家中,墨子最早提出全面的平等思想,由于墨学的中绝而对中国传统文化没能形成影响。正如张岱年所说:“汉代独尊儒术,显学之一的墨学中绝了,从整个文化体系来说,可以说‘一条腿’残缺了。”(《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偏倾与活力》)
[按]墨翟(约前480-前420),名乌,史称墨子,春秋战国之际宋国人。墨家创始人,诸子中唯一的自然科学家,儒学反对派,最早提出完全彻底的平等思想,现存《墨子》有53篇。
10.人群法天
上取象于天,下取象于地,中取则于人,人所以群居和一之理尽矣。(《荀子·礼论》)
【释义】上取法于天,下取法于地,中间取法于人,人们共同居住、和谐统一的道理全在此。
荀子继承了人法天地的精神,认为人类群居合乎天道,合乎人性。
11.顺天为政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孟子·离娄》)
顺天意者,义政也;反天意者,力政也。(《墨子·天志》)
夫欲安民富国之道,在于反本,本立而道生。顺天之理,因地之利,即不劳而功成。夫不修其源而事其流,无本以统之,虽竭精神,尽思虑,无益于治。(桓宽《盐铁论·忧边》)
【释义】孟子说:顺从天意就能生存,违背天意就会灭亡。墨子说:顺从天意是道义之政,违反天意是暴力之政。桓宽说:打算安民富国的治国之道,在于回归国家的根本;根本确立了,治道也就生成了。顺应天道之理,因循大地之利,也就事半功倍。不治源而只治流,不能从根本上统领,虽然殚精竭虑也无益于治理。
中国古贤奠定了天道自然的基本世界观,也就形成了顺天而为的基本理念。治国的顺天之道就在于立民为本。
[按]桓宽(生卒年不详),字次公,汉朝汝南郡人(今属河南),官至庐江太守丞。治《公羊春秋》;著《盐铁论》60篇,乃据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盐铁会议文件而写成的政论性散文集,保存了当时的经济思想史料,揭露了一些问题和矛盾。
【现实意义】
道,中国古典哲学术语。作为中国独有理念,对于奠定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道,取路途之意,引申为思想路径。道的古字,从辵chuò(辶)从首(头),即思考怎么走。道,不同语境可理解为:本源、本体,规律、原理,途径、方法,道理、原则,或境界,乃至多义。说大,是万物本原、根本规律、自然力、终极真理;说小,是基本原则、处事方法、修悟境界。
大道至理观念一旦形成,给中华民族的思维定势带来巨大影响。它承认万物之上存在着一个超越人们主观意识的客观规律,这就决定了中国古典哲学思维的唯物方向,奠定了中华民族自然天道唯上唯大的民族意识。天道自然而然,人与天道的关系,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关系,是不断从知其然中探求其所以然的关系,在任何时候,即在整个生态进程中,人们都必须崇尚并遵循自然天道。
人类这种自发意识,上升为自觉意识,是在十九世纪。恩格斯(1820~1895)在《自然辩证法》中说过:“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人类早期文明,如古代中国的中原文明,是一部从甘肃、陕西到山西、河南,到河北的砍伐历史;西亚的两河文明,更是如此,是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史。
这种尊从自然天道的意识,在古代中国决不限于自然生态,还被推及到社会生态。这一认识,自“小国灭大邦”的西周就形成了,《尚书》所谓“天命靡常,唯德是辅”(《多士》),“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召诰》)。大自然是自然之道,社会是应然之道,应然之道不会自然而然。家国天下,总逃不出“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王朝兴衰之道(《左传·庄公11年》),根本原因也就在此。所以,毛泽东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黄炎培事后写下了自己的体悟:“我想:这话是对的。只有大政方针决之于公众,个人功业欲才不会发生。只有把每一地方的事,公之于每一地方的人,才能使地地得人,人人得事,用民主来打破这个周期律,怕是有效的。”
人世之道的法天,只有善愿良知是不够的,还必须强有力的保障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意义就在于从理念上指导构建这种保障体系。“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中华民族和顺于道的传统理念,对于构建科学的理想信念,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