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有很多风俗习惯是我们老一辈的人传下来的,对于我们研究之前的历史文化很有意义。当然,有些封建迷信的事情一定要分清楚。就比如古时候有的人去世了,家里人都会给他举行很麻烦的葬礼,现在这些形式已经简化了很多,但是有的地区还保留着发丧。人死了为什么要发丧呢?
据说阴间有位孟婆,要强迫死者喝一碗迷魂汤使其昏迷,以至不能超生。发丧家要准备有眼儿瓦盆,有眼儿的瓦盆可将迷魂汤漏掉,打碎瓦盆以免死者误饮。农村会在发丧的时候坟头插柳枝,“柳”、“留”二字谐音,表达离别之情,也是对故人的怀念。死人发丧的时候为什么要摔盆子,按习俗,这盆是死者的锅,摔得越碎越方便死者携带。
“摔盆”,即把灵前祭奠烧纸所用的瓦盆摔碎。这个盆叫“阴阳盆”俗称“丧盆 子”,不过也叫“吉祥盆”。这个仪式很重要,摔盆者一般是死者的长子或长孙,是关系非 常近的人,如果无儿无孙,而不得不由别人来摔盆,这一仪式就会使摔盆者与死者的关系变 近,甚至确立财产继承关系。摔盆讲究一次摔碎,甚至越碎越好。
发丧胳膊带黑纱起源于披麻戴孝,白色和黑色的布饰渐渐的随生活要素变的多起来,所以取代了麻衣和草披,高龄老人或长辈过世,女性子女在场一见老人断气就要放声大哭。这种哭由老人的女儿哭,儿媳妇哭,如亡者是男性,还有其妻哭,这时的哭叫“哭丧”,这种哭丧有两层意思:一是表示哀悼和悲痛。
二是以哭声惊动左邻右舍,表示其家死了人,人家就会闻声而至,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和对生者的安慰。旧时风俗中的哭丧有三种,一是在死者刚刚断气时的哭,二是在死者入殓时的哭,三是在亲朋好友来吊唁时的哭,特别是吊唁者来吊唁时家人的哭丧,迷信风俗中有“破法”之意,如果吊唁者来吊唁时没有家人哭丧,吊唁者就认为是晦气。
所以,在死者的灵堂里,始终不能缺人,有的人家在灵堂里总要安排一个帮忙人,只要看到有人来凭吊死者,他就会高声地叫一声“哭两声”,这时死者家属听到叫声,马上就要哭嚎几声,这种哭嚎声,有的地方叫“嚎丧”,嚎丧一般都不是出于内心,而是出于礼节,但不论是哭还是嚎则都叫“哭丧”。
出殡时,亲属批麻带孝,灵车上不是死者头朝前,而是脚朝前。现在随着殡葬改革均按火化的习俗。火化后,把骨灰碎骨装入布袋,再装人坛罐或骨灰盒中,一般将骨灰盒的正面朝前。最古老的习俗为土葬,朝向是南北竖向,现骨灰盒是面南背北,如今有些墓穴参照最古老的习俗南北竖向安葬,引用“百年好合”,对逝者所指人生的归宿是永恒的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