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作为文明的发源地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地方,而农村文化同样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村文化不像文人墨客那样吟风弄月,他们大多都是在直接的反映面前的生活现状,没有优雅的舞文弄墨,有的只是更贴近生活的农俗闲话。正是因为这些闲言碎语才使得我们对农村有了直观的形象的认识,这些俗语作为老百姓最直接的生活写照,不仅包含了老百姓的美好愿景,也体现了老百姓的处世智慧。与文人墨客虽然生活环境天差地别但安身立命的智慧倒是殊途同归。我们今天要说的这句“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便是老百姓关于养育后代的学问,虽然听起来有些粗糙,但其背后所蕴含的道理却依然值得深思。
对孩子来说,父母的爱,是一种温暖和幸福。作为一个孩子,哪一个不期待父母的宠爱?此外,父母只会对孩子无私的奉献更多,又岂会使孩子变穷呢?
众所周知,父母给予的爱是没有人可以超越的。无论是嗷嗷待哺还是物质捐赠,都会无私而不计代价的。尤其是在发生什么重大的事情时,父母的爱往往会超越所有的感情,甚至愿意倾尽生命也不愿意让孩子经受住风暴。所有这些无不在昭示父母总是无时无刻不在给予儿女最好的照顾和爱。那么,怎么会有变穷的这种说法呢?
慢慢长大后就能发现,在父母的教育和庇护下,愈发受宠爱的孩子往往会得到比其他人更多的关心与在乎。但是如果长此以往,这样的恩惠无疑是目光短浅的表现。因为,他此刻得到过度的宠爱,就注定将来要承受更多的磨练。
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不可避免会遇到坎坷。当风雨来临的时候,那些没有得到太多庇护的孩子,其实无形中已经练出了一双坚毅的翅膀,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有很好的心态和能力来应,因为这些困难所需要的心理素质在小的时候已经具备了。相反,受宠爱的孩子,在最适合成长的时候却失去了掌握生存技能的最佳时刻,使成长的翅膀在舒适中逐渐退化,独自面对社会的是开始变得迷茫和惊慌。
父母的爱是有限的,不能陪谁一辈子,如果有一天,父母离开自己,谁能给自己一个稳定的生活?这句经典老话,说的正是这样一种情况,这里的穷和人穷志短颇为类似。
而无形中,这句话又似乎在警告我们,爱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但过度的宠爱显然不是一个理智的行为。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在成长的时候更多的学会独立变得坚强,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生活中经受风暴,这样的爱才是理性的,才是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