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民间,有许多让人难以理解的话语。比如过去黑话里面,有这样一句:你做初一,我做十五。此外,还有这样的俗语:男怕初一,女怕十五。这些初一、十五让人感到是在说暗语。这是因为古人在总结这些俗语的时候,喜欢比喻。而时代限制了古人的表达能力,古人只能通过初一、十五这些比较有特殊意义的数字,来形容一些事物,从而表达自己的意思。事实上,在古人的观念里,初一和十五的原本含义都是指日期,并且这两个日期也是极其重要的日期。
先说男怕初一,在古代华夏,由于历代百姓的生计和官府的税收,都是以农业为主。因此对于农业技术,古代官府极为重视,甚至朝廷还专门设有钻研天文和气象的机构,在古代此类机构的研究下,中国的农历由此产生。确定一个月的周期,则是按照月相的变化来衡量。初一,意味着新月的开始。新月的开始,在古人观念中,则意味着阳气的鼎盛——在古人的世界观和宇宙观里,世界的本源都来自阴阳二气的支持。而男童本身代表着阳气,如果出生在初一,就意味着本身属于阳气的男童在阳气鼎盛时候出生。而华夏哲学是反对极端的,因此,对于这类阳气属性太旺盛的孩子,持悲观态度,认为这样的孩子要么命运坎坷,要么会在很小的时候就夭折——因此,有了男怕初一的说法。
再说女怕十五。古人的天文学知识十分有限,在古人眼里,月亮是充满神秘,甚至还决定着人家祸福、朝代兴替等。月亮由于出现在夜间,因此又有“太阴”的别称——这一点和太阳成对应。而女子在古代观念里属阴。在十五出生的女子,意味着有着双重阴气,而且是最严重的的阴气。因此在古人心中,女子此时出生时有不好的预兆。甚至很多民间传说中,将很多导致君主亡国的女子,也说成生于农历十五日。因此,有了女怕十五的说法。
古人对世界的认知,以及经验的总结,往往和客观现实存在着很大的矛盾和抵触。归根结底在于古人没有科学的统计学观念,不知道统计样本和比例的关系,因此会犯有很多统计学上的错误:举例来说,一年有十二个初一,如果是闰年,则有十三个初一,十五也是如此。那么,在这么多的初一中,华夏帝国出生的男丁有多少?这些男孩在成长过程中,和其他日期出生的男丁可有不同之处?女孩也是如此。十五出生的女子,能给人带来不幸的比例又有多少?如果有精确数字来做参考和对比,我们会发现,将男子出生在初一视为命运坎坷,将女子出生在十五说成给人带来不吉祥,纯属无稽之谈。可惜,古人没这样的认知,因此将谬误流传下来。生活在现代的我们,对于这种糟粕应当予以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