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盟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编锅笼
作者/得水外甥·建新
不知何时开始,桥盟村的大多男人都有一手编锅笼的手艺,而且很多人都是无师自通,好像血液里就自然而然地就流淌着这种基因。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桥盟锅笼在当地也算一个名牌产品。每到冬天农闲时,家家就开始支撑摊子编起锅笼来,直到春节临近才停止。然后把编好的锅笼拉到年集市场上卖,再用卖得的钱购买过年的年货。锅笼在当地用途很大,平时用它蒸馒头、溜干粮,尤其是过年都离不了,是家家都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
锅笼的主要材料是麦秆和高粱秆。一个锅笼从备原材料到成品,需要好几道工序。备料从麦收就开始了,当麦子从地里收割到家后,先把麦穗取下,再选些好的麦秆成捆成捆地绑好,然后存放起来冬天就可以用了。但高粱秆需要作一些加工处理才能用。等到秋天高粱熟了,高粱穗取下并剥去叶子后,要先用专用刀具“劈刀”,把高粱秆从根部截面劈成四瓣,接着剔去径中的肉质部分,留下薄薄的席篾儿凉干后,也成捆成捆存放好就可以待用了。到了冬天使用时,先把高粱席篾儿在水中泡软,一般需要三至五天就可以用了,而麦秆则需要临时用水洒湿就行了。
编锅笼一般是以家庭为单位独立作业,工具是一把锥子和一个方凳子就行。家里人多地方小的,也有几家联合到一起,在某一家的菜园地或空闲的地方,挖一个大的地窨在里面一同作业。地窨上面架上木梁或檩,盖上玉米秆,压上厚厚一层土,里面接上电灯或挂上马灯、汽灯就好了。别看这地窨很简陋,但很实用,有时外面大雪纷飞,里面却温暖如春。
编锅笼时,先用高粱席篾儿将一束麦秸秆缠上几圈,窝成一个蜗牛状的锅笼顶,然后用锥子和高粱席篾儿,沿着锅笼顶把麦秸秆一把一把、一圈一圈编到一起,等编到锅盖状后,根据大小再向下弯编笼壁。笼壁高低则根据笼盖大小确定,总之要求是高低适度,形状美观、实用、大方就可以了。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用高粱席篾儿进行下沿锁边,一个结结实实的锅笼就成了。一般编一个锅笼快手就是一天时间,慢手两天左右时间。
我的姥爷王得水晚年的时候,就是其中一位编锅笼的好手。他编出来的锅笼不仅外表看起来漂亮美观,且非常结实,锅笼上站上两个人一点也不变形。卖时虽然价格略高些,但很好卖,有的还专门找到家里买我姥爷的锅笼。记得当年我曾学着大人的样子也编过一个小锅笼,形状象一个窝窝头,谁看了谁笑,想不到的是,这样的“产品”在年集上竟然也卖了出去。可见,那时候锅笼在当地是多么需要。
现在麦秸秆编织的锅笼人们虽然不再用了,没人从事这个行当了,但这种手艺用现在的话讲,就是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还在桥盟村人的心中保留着、血液里流淌着。
(20世纪90年代初稿,2019年12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