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12点,一个人,一口钵,没有只言片语,却吸引了上千人在线围观。
这是一个颂钵直播间,主播通过敲击钵体,传出规律而空灵的声响,让人放松平静。深夜同一时段,相似的颂钵直播间不在少数,“失眠”“睡不着”“焦虑”是评论区出现的高频词。
“12点只是刚开播热热场子,颂钵经常直播到凌晨两三点,那会观众才多呢,两三千人热闹的很”,北北看颂钵直播近一个月,俨然成了一个熟客,在这之前,她对颂钵了解很少,最初点进直播间只是冲着“助眠减压”的主题。
看过几场直播后,北北了解到颂钵常被用于冥想练习的开始和结束,而“助眠减压”也是冥想带来的效果之一。也因此,她开始接触到冥想。
据新榜编辑部观察,冥想不仅限于颂钵这一种类型,还包括呼吸训练、身体扫描等,其讨论度在近年有所提升。
新红数据显示,相比去年上半年,“冥想”相关笔记数量在今年上半年增长2.3倍,累计数量超过43万篇。据新站数据,“冥想”相关视频数量达到3.26万,播放量总计达2.8亿次,B站将“冥想”与瑜伽内容进行整合,推出专题栏目。
冥想内容值得做吗?对内容创作者有哪些帮助或启发?我们分别对话了壹心理旗下冥想星球和FLOW冥想的两位创始人,聊聊他们怎么看待冥想赛道的机会。
01:
谁在创作冥想内容?
“跟着声音,身体放松,将注意力集中在一点……”
一段轻柔的白噪音,配上从容的引导声,共同构成冥想视频中常见的两大基本要素。相比于其他视频需要准备画面和字幕,冥想视频更注重听觉感受。
以B站播放量最高的一组冥想视频合集举例,虽然仅有一个固定画面,但观看次数达277.2万,弹幕中不时出现“打卡”的留言。
这类视频看似门槛不高,但制作起来并不简单,不仅需要内容创作者具备冥想相关的心理学专业知识,更要练就一副“好口条”。
“周围环境对能否进入冥想状态很重要,如果引导者的口音不合适,可能听着听着就笑场了”,北北解释道。
值得注意的是,引导声也是冥想视频区别于白噪音视频的特点之一。虽然两类视频同样主打助眠减压,但冥想更倾向于通过外界引导或自我提醒,带动其他感受。
白噪音,助眠利器
近年来,正念冥想的关注度正逐步提升,体验者可通过正念冥想的方法专注感受正在做的事,促使大脑获得休息。也因此,不少正念冥想视频标题都会加上“减少精神内耗”等类似关键词。
据了解,正念冥想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和重复才能体验效果。部分冥想博主会以天为单位,设定不同主题,由入门向进阶逐步推进。
以“若灵心理_雪颖”为例,她的正念冥想入门视频已经更新至第七天。在这之前,她先以自身为案例,分享自己正念冥想的九年亲身经历,再引出教学入门视频,让体验者更有代入感。
在免费的教学入门视频基础上,“若灵心理_雪颖”推出了时长28天的正念训练营,可以接受更加系统的教学,每人收费599元,截至今年7月,该训练营已经招募至第11期。
值得一提的是,训练营模式也是正念赛道常见的商业变现形式。相比一对一的心理咨询,多人训练营模式的受众门槛更低,面向范围也更广。
比如成立于2019年2月的“暂停实验室”,其创始人郭婷婷放弃了心理咨询的老路,推出以正念练习为主的“情绪减压计划”,训练周期为21天,费用为698元。截至目前,已超过5.1万人购买了该训练营课程,销售额达3609万元。据了解,用户通过奖学金返还的形式,实现无限次免费复训。
“远川研究所”也在《冥想是当代人的“心灵轻医美”》一文中指出,冥想走红根源在于它的普适性。短则10分钟,长则一小时,碎片化时间就能够体验一次冥想。
02:
专业人士下场,垂类App怎么做内容生意?
冥想不仅给博主们提供了内容创作的赛道,也带动了心理健康领域的活跃。部分健身和音频App都增加了冥想板块,Keep运动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年起,每月有30万人在站内搜索“冥想”关键词。
与此同时,互联网赛道涌现出多款垂直向的冥想App。
《2021年心理健康行业洞察报告》中提到,在过去的一年里,国内心理健康领域全年融资事件25起,涉及20家企业。细分到冥想赛道,FLOW冥想和Heartly lab都在2021年拿到了超千万级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这也是自2016年以后,心理健康领域再次迎来的融资热。
FLOW冥想上线于2021年8月,现推出微信小程序和独立App,其创始人吴瓒告诉我们,自己早在大学就接触到冥想。疫情爆发后,他发现焦虑正成为一种普遍情绪,于是邀请主攻冥想方向的心理学者,共同创立了FLOW冥想。
上线近一年,FLOW冥想积累了大量一二线城市的活跃用户,其中女性占近八成,年龄层集中于25-45岁之间。
与此同时,FLOW冥想也在短视频平台建立了同名账号,其小红书账号粉丝量达17.3万,以分享冥想入门视频为主。此外,FLOW冥想也兼顾流量,用心理学知识分析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比如职场需要注意的细节,如何处理男女亲密关系等。
为了拓展线下客户,FLOW冥想计划在今年开设线下门店。据悉,不同于线上的纯冥想跟练,线下门店将结合瑜伽、音疗、呼吸等锻炼方式。除了C端客户,FLOW冥想也向企业侧提供员工服务,与欧莱雅、蔚来等品牌建立了合作关系。
在商业变现上,FLOW冥想主打付费课程和会员制。在付费内容之外,FLOW冥想同时也会提供免费的音视频课程,但如何驱动用户从免费向付费迈步,成为最困难的一步。对此,吴瓒与团队选择从差异化角度出发,比如提供大师直播课,或者线下交流会等服务。
除了出道不久的新秀,冥想赛道也不乏深耕多年的老兵。
2019年,壹心理旗下App冥想星球上线,由姚宇锋与团队共同创立。在此之前,壹心理曾在2017年借助推广课的形式测试市场反馈,经过两年调研,冥想星球的雏形得以诞生。截至目前,冥想星球的全平台粉丝量达100万,付费用户占比10%。
姚宇锋观察发现,近三年来,冥想星球的用户量处于稳定提升的状态,尤其在2020年初刚疫情爆发时,曾出现大量用户涌入的情况。但涌入不代表沉淀,为此,冥想星球通过提供三天免费训练营的方式,向用户进一步普及宣传。
在内容方面,冥想星球分为站内自制和站外邀请两种模式,前者由内部员工创作,比如更新于各个社交平台的冥想短视频,后者则以平台身份邀请了近百位高校教授或学者,在App站内进行分享。
据姚宇锋介绍,在新客引流方面,短视频平台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通常会降低站外引流短视频的观看门槛,以入门为主,时长5-7分钟,如果用户想深入了解的话,我们再引流至App”。
专业App的下场,对于个人博主而言更是一种挑战,也将促使博主做出人格特征更突出的内容。
03:
冥想会成为心理学赛道的新故事吗?
疫情三年,影响着民众心理状态,也改变了关注问题的视角。
据后浪研究所报道,KnowYourself创始人钱庄通过梳理旗下新媒体账号数据,归纳出一组趋势:“2015-2016年,大家都在梳理与原生家庭的关系;2017-2018年,很多人转去关注自己的亲密关系好不好;2019-2020年,因为社会上关于996的大讨论和疫情爆发,生活焦虑成为最主要的议题。”
基于这个背景,冥想作为心理疏导的入门项目,成为民众情绪的出口。2022年1月,丁香医生发布的《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显示,在60420位受访者“如何应对心理困扰”的问题下,选择“自己进行一些身心训练,如冥想、正念等”的受访者占比34%。
姚宇锋认为,“科普都是一步步走过来的,就像现在大家经常提到‘焦虑’‘抑郁’,其实都是由心理学名词科普而来。虽然目前冥想在国内仍处于启蒙阶段,但总归会走完这个历程”。
作为冥想赛道的同行人,吴瓒也看好心理健康赛道的发展潜力,接下来,他将进一步打通线上线下的服务。
同时,他也类比了冥想在美国的发展情况,以创立近10年的冥想App Calm为例,早在2019年下载量已经超过5000万,付费用户超过200万,“冥想对中国人来说有些陌生,但在美国并不是一个新赛道”。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冥想的争议一直存在,有推崇者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证明它有效,也有反对者认为其起源与宗教相关,将其归属于“玄学”,敬而远之。正因如此,传播冥想内容遇到的阻力更大。
对此,姚宇锋指出,小众个体的推动力有限,如果出现一个大众讨论的社会议题,能够更形象地传播扩散相关的心理内容,比如“樊胜美现象”引发公众对原生家庭的关注。而如今时代的焦虑底色,可能会成为冥想走入公众视野的契机。
对于冥想内容在互联网平台的活跃,姚宇锋持谨慎态度:“如果从心理咨询角度出发,很多体验者都是带着问题来的,如果博主讲解和引导不当,可能会造成二次伤害。冥想博主是否受过正规培训,是否积累了足够的个人冥想经验,这两者都是关键的参考因素。”
但同时,他也肯定了冥想为心理学人士提供的创作机会。据壹心理统计,中国有约130万执照咨询师,但真正活跃在业内的仅有20万,不到两成。
一方面是被资本看好的市场潜力,另一方面是起步不久的科普阶段,冥想的互联网故事才刚开始。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