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年代中后期你若身处科技行业,应该还能记得 2000 年、2001 年左右的黑暗时期。最近街头巷尾流言纷起,大家纷纷在担忧,过了这么久科技泡沫是不是又要回来了?
我倒觉得无需害怕科技泡沫的复苏,就算它真的来了,也不会像上回那么严重。你只要知道上次科技泡沫是怎么来的就会明白了。我们就当次事后诸葛亮回首分析下当时的情况吧。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2000 年,媒体对互联网的未来发展一片溢美之词,其天花乱坠程度堪比商业广告。
市场上投资过热。你敢信光是 2000 年一年就有超过一亿美金的资本注入到科技市场?
当时一些知名基金公司招进了一大批对风投没有经验的新人,导致资本尽掌握在缺少投资经验的人手上。
因为之前产品的成功,类似新产品的估值被不断抬高。整个行业不断自我膨胀,带来难以消解的危害。
投资者简直像淘金一样狂热,再不靠谱的想法也能获得他们大笔资金的支持。
新晋公司还没实现大规模盈利,连商业模式都没摸清,就急着公开上市了。
购买互联网公司的股票在当时居然变成件时髦的事。人们生怕错过这个机会,并且盲目相信这个行业拥有无限潜力。到了泡沫破灭的时刻,投资人是可以承受起损失的,而普通人只能独自承担一切。
我们可以看到,2000 年,上至投资人、创业者、公共市场,下至普罗大众,都反应过度却又缺少实战经验。今非昔比了,我敢说现在连泡沫的影子都没有出现。原因有二:首先,现今的科技圈整个生态系统比 2000 年更具弹性,总体上更稳定;再者,1999 年时那些不良的征兆并没有出现。
科技圈生态系统的稳定表现在:
我们对损失的承受力更强。创业对资金的准入门槛降低,反过来说也就意味着,就算失败也没那么可怕。当然,这对创建团队来说是另一回事,但这样的失败对科技行业整体来说是伤害不大的。
关于如何运作一个互联网企业,我们已积累了大量经验。有许多成功、成熟的互联网公司值得学习。我们知道作为一个初创企业,一个互联网公司将要面对什么,无数成功与失败的案例教育了我们。这些经验让行业里的所有人成长,推动事情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优秀的初创企业和企业家在不断涌现。
创业者们通过社交网络连结在了一起。社交网络、社会化媒体对科技圈的影响是良性的。行业中人能无障碍、无地域限制地交流势必能促进彼此的进步。
出现了高质量的创业孵化器。2000 年可没有像 Techstars、Y Combinator 这样优秀的创业孵化器,就算零星出现,也远未能到达今天的水准。
世界各地都有自己一套可行又具活力的行业生态系统。纽约,博尔德丹佛区域,奥斯丁,西雅图,柏林,伦敦,滑铁卢多伦多区域都有自己行之有效、配置完整的一整套创业体系。
与 1999 年对比:
现在与 1999 年已有很大的不同,我们要明白这些不同背后代表着什么。
科技初创企业所在行业生态系统已更加国际化。99 年,所有风险都聚集在硅谷,一旦失败就可能触发多米诺效应。这种情况放到今天是不可能发生的。
投资者对待投资更加明智、谨慎。尽管最近一些大型收购新闻造成了不小的骚动,但从 NVCA(全美创业投资协会)2014 年度的报告中可以看到,这点骚动跟 2000 年的疯狂还是没法比的。
上市不再是最终目的。没错,现在仍然有很多科技公司在上市,但他们都记得 99 年的教训,起码都是在已经能获得客观收入后再上市,行为非常谨慎。同时,除了上市,企业还有很多其他选择。
众筹减轻了资本负担。因为有诸如 AngleList,CircleUp 等连结企业家和投资者的平台的存在,初创企业已可以通过与传统不同的路径筹措到资金。独立投资人和天使投资人开创了帮助初创企业成功的新筛选机制。
如何辨别出下一轮科技泡沫的来临
要是我们看到下面这些现象出现,那才开始要让人担心了:
好公司无法找到投资
不靠谱的公司却轻易获得了投资
为了到热门市场分一杯羹的山寨公司都能获得投资
获得大笔资金投入的公司接连以失败告终
估值过高不在列表当中,因为我认为估价过高不是个问题,长期来说市场是会自我调节的。一个公司获得大量资金注入后只有两种可能。一是他们如自己所望,获得了与自己价值相称的收益;二是他们没有实现目标,那么下一轮融资时他们就不会再获得过高的估值。或者甚至连下一轮融资都等不到。无论哪种可能,事情的发展方向总是健康的。
还有一种顾虑是,「投入资金后并没有收获期望中那么高的回报怎么办?」这个事情这对风投及其合伙人的影响会比对创业者的影响要大得多。而风投只要在其他项目上仍然判断准确,相信也不会影响与合伙人之间的合作。
总的来说,我并不是断言科技泡沫绝对不会出现,只是现在还没有有力的证据能表明这一点。如果科技泡沫真的会到来的话,起因更可能是会像黑天鹅事件一样无法定向、不可预知,让人们始料未及。
可现在,我们既有前车之鉴,又有对未来的期望,与其束手束脚害怕科技泡沫到来,还不如好好享受这个最好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