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小程序对腾讯短期价值提升有限,能否从“可有可无”到“必不可少”是关键

尽管小程序从长期看可能有潜力成为类似淘宝这样的用户入口的一个潜在替代者,或者有机会成为万物互联的操作系统或管理平台之一,但短期对腾讯价值提升有限,在走向成功之前,它必须从“可有可无”进化到“必不可少”。

尽管微信小程序已经被一些人欢呼为“伟大发明”,不过它的价值可能要用上数年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如果真像说的那样诱人的话——换句话说,对于市值2400亿美元的腾讯而言,它短期所能提供的向上牵引力会很有限。

微信小程序本质上是微信提供的一个功能模块,就像之前的微信订阅号、服务号和企业号一样,目前关于它的价值呼声最高的,就是用户不再需要下载那么多的APP,从而可以省下不少设备空间,并通过所谓的“触手可及”来提高用户操作的方便程度。

这大概指的是,在小程序之前,用户使用一个应用时,需要先去安卓或iOS的应用商店下载APP并启动,而且以后每次都必须退出某个正在使用的程序,去手机屏幕上找到特定APP并启动。

而有了小程序,你尽可以沉浸在微信一个应用中(就像现在的现实),手不出微信就可以使用大量的应用和服务,而且还可以尽量将那些偶尔使用的应用的骚扰拦在外面(也许它们也就不能获得我的隐私数据),而对那些用户希望保持使用习惯连贯性的应用,则可能允许后台数据的同步。

而对应用和服务的提供者而言,他们最关心和最看重的,也许还是拥有8亿月活跃用户的微信在用户端的巨大影响力,以及如何在流量金矿中获得一杯羹。当然,前提是微信能够提供高效的发现工具,以及汇集足够多数量的小程序,如果微信做不到这两点,用户和应用开发者都可能感到失望。

不管怎样,尹生认为都有下面几个问题需要回答:

是应该由一家公司(腾讯/微信)还是多家公司掌握应用分发的命运生产率更高?是否增加了开发者的成本(由于微信主要在中国市场,如果开发者还需要新的投入,就相当于为了覆盖全球市场,必须进行针对性开发的平台又多了一个)?

腾讯现有分发业务是否受到影响,如果是,腾讯采取何种机制降低组织博弈的影响?它是一个用户导向还是开发者导向的功能(很多时候两全的方案只会让任何一方都不满意,从而不能产生足够的正反馈力量)?它是否一种新的程序开发系统,或者本质上只是现有安卓和iOS程序的折叠?微信是否做好了承担更多复杂任务的准备?

关于这些问题的不同答案,都可能会影响到小程序的未来命运。比如尽管微信表示不会做分发,但它一方面可能通过减少独立APP的使用而减少分发的蛋糕,另一方面,当用户基于微信-发现-小程序形成使用习惯时,它事实上就是分发枢纽,虽然分发的动力有不同的理解,这必然涉及到与应用宝的关系。

又比如,如果微信出于平衡各种关系而对用户的使用做出某些限制,比如如果用户搜索小程序时必须使用精准的名称进行搜索,这就是反人性的。

不过从长远看,小程序仍然不失为一个有潜力的功能,比如成为某种程度上的淘宝式购物平台的一个潜在替代者,每个淘宝商家的店铺本质上就是一个购物的小程序,又或者成为万物互联的一个潜在操作系统或管理平台。

这些都属于腾讯一直试图定义的连接一切的自身定位,只不过当腾讯真正离这种角色越来越近时,它不得不在连接者与业务的涉入甚至以竞争者的角色存在之间做出选择,而局限于中国这一现实,可能会限制其选择空间。

而在这个过程中,它与其他试图形成用户首选入口并从中受益的公司的博弈将贯穿始终,其次,那些提交了小程序的应用和服务提供者,也会始终纠结于这些问题:

一旦微信成为它的主要入口,它能不能继续将用户关系掌握在自己手里,如果不能,那么它的命运将完全取决于微信提供的分发效率解决方案,或者仰赖于其他不因入口变化而影响的独特优势,比如电商的运营支撑能力就属于这种价值不太受入口变化影响的资产。

因此,小程序注定无法像一个单纯的功能模块那样获得成功,它必须像一个新的生态系统的构建者那样思考行动才有希望。虽然微信在用户中的巨大影响力让它有天时地利,但它也无法要求用户在这场生态战中更多倾向于它,不似微信那次。

微信提供的消息与语音通话免费替代者这一基于基本需求产生的价值让它赢得了数亿腾讯用户的支持,而这次小程序很大程度上还只是比可有可无多了那么一点——它目前还不是大多数用户的刚需。

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决策之依据。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腾讯  腾讯词条  可有可无  可有可无词条  必不可少  必不可少词条  短期  短期词条  能否  能否词条  
热点生意

 如何使营销变得年轻化

文|公关之家 作者:方韵引言: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未来是属于Z世代的。在营销中,谁掌握了“Z世代”,谁就掌握了未来。在不知不觉之中,曾经的祖国的“花朵”似乎逐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