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类公号最近又出了一篇千万+爆款。
这篇题为《垃圾男人分类图鉴》的文章来自视觉志旗下漫画号「她总」,据介绍,该文截至目前阅读量达1580万,是「她总」开创至今的第二篇推文,为这个账号带来20万涨粉。
近半年来,我们感受到业内对漫画类内容的关注普遍增加,漫画类账号的数量和质量也呈现增长势头。
这些新晋漫画类公号玩家中,有短时间内迅速做出爆款的潜力新手,有头部大号投入孵化的漫画矩阵号,也有半路转型漫画以寻求新突破口的图文内容。
在新榜上周推出的《2019新媒体行业年中观察》中,「不会画出版社」的主编王泽鹏谈到,今年上半年他看到漫画号扑面而来,直接导致的结果是“读者在大量重复信息前感受到了挑选压力”。
「不会画出版社」也是这些新晋漫画号的其中一个,这个第5篇推文就拿下百万阅读的账号,几乎是年初整个公众号领域最引人瞩目的一匹黑马。
但漫画并不是新事物。「老鼠什么都知道」、「混子曰」、「局部气候调查组」等头部漫画号已被业内关注多年,不少图文账号也早早开设了漫画栏目。
真正让我们好奇的是,为什么近半年来爆款漫画号集中出现?这些新晋漫画号是怎么玩内容的?漫画内容会成为另一种风口吗?
一、漫画之火,可以燎原
据新榜数据采集功能,自2019年1月1日至6月30日,在传播三天后阅读量TOP100的原创内容中筛选出漫画号,按在看数取TOP10,我们发现有9篇都出自上文提到的「不会画出版社」。
据王泽鹏介绍,目前「不会画出版社」的文章阅读量基本在40万-70万之间。
排在第二的是「她总」的《垃圾男人分类图鉴》,这是视觉志从今年年初开始着手做的新号,目前团队有4人,两个是插画师。
“从图文到音频,我们之前尝试过很多不同的形式,这次漫画号也是想做比较新的形式”,「她总」相关负责人称,在策划账号定位时,他们发现针对成熟女性的条漫市场尚属空白,于是将目标粉丝群体锁定在25-35岁的独立都市女性。
为了尽快追到“垃圾分类”这个热点,他们在文中选用了一致的背景图,只展现垃圾桶的场景,为了增加趣味性,编辑团队讨论出一定要有扔的状态,“阿姨拿扫帚捅垃圾桶也是为了帮女生出气,给大家一个调侃式的发泄出口”。
最后,他们用6天时间创作了这篇阅读超千万的《垃圾男人分类图鉴》。
如果以阅读量追溯,近大半年里同样拿下千万级阅读的还有「有趣青年」的《广东人真是太太太太太好玩了!!!》,不到24小时阅读量逼近千万,带来30万涨粉。
此外,也有不少图文账号全部或部分转型做条漫。
比如新世相旗下的「新世相X研究所」,从创立开始就不断在尝试新的内容形式,从图文到卡片式的插图,再到尝试条漫。
新世相品牌故事实验室主编郜艺认为:“阅读量是重要的导向之一,什么样的内容、形式或话题更受读者关注,那么我们就在这个方向做更多尝试。我觉得最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内容本身,是否能让为读者提供阅读乐趣和价值。”
她认为,目前做文字类的公众号在不同的细分市场都有头部大号,很难有空间让文字类新号获得从0到1的成长机会,“而漫画是相对新颖的形式,而且可以让读者更轻松的阅读,做得还不错的漫画号还是有机会的”。
在日趋平稳的公号生态,漫画号在上半年仿佛行业强心剂,让很多新媒体人尝到了爆款的甜头。
比如开创半年、以图鉴类漫画走红的「长图汽车站」,目前粉丝数400万。据主理人站长介绍,不久前该号发文《100年前90后图鉴》拿下400多万阅读,带来21万涨粉。他认为图鉴类内容信息量比较大,图片也比纯文字更吸引读者。
再如7月4日,同样开创半年的「含沙射影业」借《甲方和KOL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实况》一文登上新榜原创日榜,该账号此前平均阅读量在2千到1万,目前这篇文章30多万阅读,带来近2万新增粉丝。
一周前,情感类图文号「杂乱无章」也发出一篇漫画长文《总有人会看懂你发的朋友圈。》,阅读量超过300万,这也是该账号创立几年来阅读数最高的一篇文章。
二、新晋漫画爆款长啥样?
同样是漫画号,这些做出过爆款内容的账号在风格和呈现形式上各有不同。
最常见的是话题类,一般会选择具有争议性的话题,包括城市地域、男女两性、社会现状等。这些选题都会从生活中一些很小的细节切入,再通过漫画进行放大,展现出各种带有标签属性的群体。
呈现形式多为图鉴式长图或卡片式的插画。据新榜数据显示,自2017年6月1日至2019年6月1日,将提及“图鉴”一词的微信原创文章按在看数排列,TOP10中有三篇是来自「长图汽车站」,且都为地域话题,例如 “河北人的存在感疑虑”、“东北的澡堂文化”。
另一种常见形式是故事类,这类账号更注重分镜的呈现和情感的传达。
例如「不会画出版社」做的就是更靠近电影的漫画内容,据新榜的此前专访,主编王泽鹏说,平时花在剧本和分镜上的时间占2/3。
我们通过对今年上半年刷屏漫画内容进行观察,也从中总结出一些共性。
1. 选题灵感更多来自生活细节
很多优质的漫画内容灵感大多来自于现实,像社会热点、热门话题等,从中抓住生活中的细节,挖掘出背后的人群。
比如「新世相X研究所」的选题一般来自社交网站的热点、数据报告中的某一趋势,郜艺说,为了做某一群体的洞察,一篇推送至少会联系10个以上的采访对象,还会联系除采访对象之外的人,询问内容写得是否准确。
以之前的爆款文章《在深圳,每175个人中,就有一个千万富翁》举例,因为团队对深圳没有那么熟悉,采访了将近20人,期间不断调整对稿件的角度。郜艺称,目前文章的阅读量超过60万。
因为漫画比文字给人的画面感更直观,只要呈现真实、有感触的内容很容易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她总」的第一篇推送《“千万别轻易走进写字楼的消防通道里”》,选题就来自于工作——因为编辑在改不出稿件时,总会去消防通道里抽烟调解一下。
2. 社群/人格化
不少漫画类账号都建立了自己社群,有明确主题的社群会更活跃,这对于新号的冷启动也有很大的助推作用。
「好梦公司」的“李好梦”是一个两人组成的团队,之前分别在滴滴和美团工作,他们最早一起兼职做图文公众号,但账号并没有做到满意的量级。在朋友的建议下,开始做漫画号,“基于我们俩的个人人脉,做了大概两周,建了一个500人的社群,目前群内大部分是甲方、乙方和相关从业者,他们会帮忙转发”。据了解,该公众号粉丝数11万,平均阅读量在4~6万。
除此之外,社群也可以辅助漫画内容打造一个深入人心的人设。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稳定明确的人设能给这些号带来更多潜在的商业价值。
漫画号「不颓废青年」的做法是按栏目划分出两个人设,发哥主打有趣,普森妹侧重情感,粉丝可以通过菜单栏找到发哥和普森的联系方式。普森说,这两个个人微信号已加满5000人,为了配合运营,建立了5个不同主题的粉丝群,例如忠粉群、女性感情讨论群,哈哈哈哈群等。提升群的热度主要靠人设本人现身,发哥基本每一条都会回复,也会给粉丝的朋友圈点赞。
建立起活跃的社群,相当于获得了一个庞大且精准的素材库,普森称,粉丝群讨论的内容、朋友圈以及他们的“看一看”都成了他们挖掘选题的“调研平台”。
三、漫画号一定能杀出重围吗?
漫画号这么容易出爆款吗,其实并不是。从某种程度来说,漫画类内容相较图文内容,对创作者的综合能力与团队配合有着更为严苛的要求。
在采访过程中,很多漫画号的编辑都提到,从文字到图片的最终呈现需要很长时间的磨合。操作流程一般是先由编辑构思内容,写脚本,选择画风与内容更适合的插画师,再与插画师进行沟通,一遍遍打磨图片。
新世相品牌故事实验室主编郜艺说,做漫画号很难由一个人完成量化生产,插画师负责把图片画出来,还需要一位设计师对所有的图片进行组合和排版,才能呈现出最后的长图。
期间每个环节都可能出现问题。例如,故事类的文字稿很难改成漫画,因为表达方式不同,很难用分镜去呈现画面;编辑在写脚本时,用了很抽象的语言,插画师就无法感知场景;插画师一般要画40~60张图片,期间还需要团队不停地沟通和总结……
漫画号对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者需要用视频思维写脚本,文字描述要具体到对人物进行动作、面部表情。
也正因如此,漫画号的一篇推文需要的时间周期更长,从采访中得知,少则3、5天,多则两周、一个月。
为了提升效率, 不少漫画号都会灵活运用真人拍摄的手法,积累分镜素材。
「不会画出版社」主编王泽鹏此前介绍说:“我们一般会选择真实场景,然后去复刻。部分场景其实是重复出现的,因为我们素材库里有很多场景元素。这样工作量会减少一半左右,就有更多的时间打磨剧本。”
文章中反复使用的一个地铁背景图
即便是已经生产出爆款内容的漫画新手,也在探索漫画号的更多玩法。
漫画号「不颓废青年」的主编普森表示,更想去深挖漫画号的玩法,不单单是靠图片增加文章的趣味性,更希望能让读者有参与感,例如,征集粉丝的形象作为漫画人物,或者是像之前的测试题,通过不一样的选择,达成不用的结局。而「她总」想把账号做成一个品牌IP,通过漫画去逐渐塑造形象,“未来也不一定只在公众号领域,还可能会去做视频内容”。
想要做一个能够杀出重围的漫画号,需要创作者们投入更多的精力,花费更多的时间。
不过,最重要的还不是漫画本身,而是漫画这些呈现形式背后的优质内容、符合当下阅读习惯的更新颖的表达方式,以及能够真正引起共鸣的真情实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