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动画,展示了2000年~2018年全球15大品牌的排名变化。
这个动画直观展示了传统品牌是如何被科技品牌逐渐取代的,特别是2011年起,苹果以火箭般的速度跃升,短短几年后即稳居世界第一。那一年,苹果发布了iPhone 4S,也失去了乔布斯,乔布斯的去世,仿佛一个烟花用最后的盛放闪亮了整个夜空,把苹果品牌推向了巅峰。
当你还想着勤恳地做出好产品改变世界的时候,世界却发生了改变,过去那一套品牌理论在很多领域都不再有效了。
1. 品牌竞争力不再与广告投放成正比。一个产品身上附带的连接数量越高,品牌的竞争力越强。所谓连接包括:品牌连接到足够多的用户,帮用户连接到其他人、场景和服务,甚至连接到其他商业模式等。增加连接相当于加大了品牌的服务深度,占据用户更多的注意力资源和消费,更深地绑定用户。
2. 以一个酒店为例,建立在交通便利的繁华地段(被更多道路连接,容易被找到也容易到达其他商业重地),有很好的服务体验(被用户口碑不断提及,连接到更多的潜在用户),建立庞大的分销体系(被更多代理商连接,容易售出房间),酒店内有完善的业态(被更多服务连接,各种服务的受众交叉变现),更多的分店和会员管理体系(反复粘住会员)……当你到一个陌生城市出差时,你有最大的可能性入住这样的酒店。
3. 所以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苹果会成为最有竞争力的品牌,当你使用iPhone的时候,你不可能再找到另一个产品的连接数量会比iPhone更高,通过iPhone获得各种快乐的可能性(听音乐看视频玩游戏阅读社交。。。。这些都是第三方的),超过人类历史上所有其他产品,苹果的商业模式赢在每一个维度的连接数量加起来综合最大,应用开发者、上游供应商、下游销售商、科技媒体以及果粉在这个复杂网络里各自都获得极佳的收益。
4. 增加连接数量的意义,最简单的理解是放大了平台的网络效应(产品或服务会随着使用者增加而变得更有价值,形成更高的竞争壁垒)。连接数量的多少可以理解为各自建立出来的小网络和大网络,当你怀着一个目标从起点进入到终点离开,在大网络里有更多通达目标的可能性,容易匹配出更优秀的合作节点,也容易形成规模,这就是一个商业模式天然的竞争力。举个例子,你在淘宝和唯品会购物的体验是不一样的,他们的连接数量差太多了。
小网络和大网络
5. 传统产品加入【超脱功能满足】的理念,可以增加产品的连接系数。在供应过剩的时代,只是解决产品的功能性是不够的,人们不再因为饥饿而选择出门吃饭,也不再因为寒冷才买衣服,产品的体验、情感和个性符号,可以令用户与更多的场景和其他人产生连接,正如有些人买一杯网红奶茶或者去旅行,核心动机是为了买一个朋友圈的点赞素材,拉近与朋友的距离。当可口可乐的品牌与多种场景连接之后,在购买可口可乐时,你得到的快乐并不限于饮料本身。
6. 连接数量并不是品牌竞争力的唯一指标,正如Google在品牌榜单上能名列第二,那是因为Google竭尽全力把你连接到更美好的地方,但是百度却总是把你连接到。。。坑里,所以百度的品牌竞争力是很弱的,他只是因为某种原因暂时无可替代而已。
7.在竞争连接时代,定位理论已经不适合当今大多数品类用于品牌经营,因为定位本质上是一种强奸用户的行为,定位理论强行要求用户记住你的品牌,是反人性的。在过去媒体可控、品牌稀少的情况下,配合大规模的广告轰炸相对容易实现定位战略,可是互联网已经造成严重的信息过载,还要强行把信息灌进用户的大脑,是一种高投入低转化的连接用户心智的方式。
8.品牌IP化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连接用户心智的方式,品牌通过为受众赋予某种情感和个性,使品牌成为用户所需依附的心理符号。当用户觉得品牌文化有助于表达自我,就会主动拥抱品牌并不断分享品牌信息(品牌成为用户间的连接桥梁)。与其强行把品牌名称塞给用户,还不如创造让用户心心念念的感觉,这种连接用户心智的方式体验更好,就像花香吸引蝴蝶一样,你不能把蝴蝶赶过来,但你可以把花种漂亮。
日本熊本县地方吉祥物—萌蠢的熊本熊
9.在连接型的商业模式下,商品交易不是用户关系的终点而是起点,当品牌只想简单快速地把商品销售出去,意味着品牌与用户的连接正在丢失。在未来,只有通过用户运营把商品服务化、资产化才能形成品牌壁垒并获取最大收益,如果品牌无法找到与用户连接的最佳模型,无深与用户建立持续的连接关系,收益必然萎缩。
10.未来的商业竞争是连接的竞争,真实世界里人类连接外界的数量是有限的,眼睛看到这个地方就看不到那个地方,耳朵听到这个声音就听不到那个声音,身体宅在家里就去不了餐厅,互联网的马太效应将会导致连接关系进一步集中在少数品牌身上,使大量品牌快速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