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腾讯QQ之前,国际上比较火热的通讯软件是ICQ,后来QQ很快就超过了ICQ成为国内通讯软件霸主。QQ为什么能打败ICQ?笔者从这一问题出发,对两者进行分析对比,总结了自己的看法,与大家分享。
ICQ分析
ICQ的优势
1996年,3个以色列人创立了ICQ,不到一年时间就成为世界上用户量最大的即时通讯软件,1998年,ICQ被美国在线已4.07亿美元收购,此时用户数已经超过1000万,中国的用户占有率是80%。
总结三个特点:有钱,有用户,有先发优势.
ICQ的劣势
当时没有花太大精力在中国市场,因为创始团队因不想离开以色列而选择退出了公司,美国在线此时正在浏览器市场和微软死磕;
ICQ是外国软件,服务器在国外,政策风险比较大,而且也不够本土化,英文界面注定了很难被被大多数的中国人所用,icq对中文的支持不是很好,特别是icq Corp版,有些字符愣是发不出去,比如“服务”。
QQ分析
已方的劣势
草根创业团队,资源有限,耗不起日益飞涨的服务器、带宽等硬性成本;
没有清晰的赢利模式,大家都知道用户爱用OICQ,但不知道OICQ怎样赚用户的钱;
当时即时通讯赛道并没有很好的可预见成长性,当年流量和商业价值巨是“三大门户”;
已方的优势
(1)七分靠打拼(实力)
1)强生命力的创始团队
A、互补的强者联盟
马化腾擅长产品,张志东擅长技术,曾李丹擅长市场,陈一丹擅长行政人事法务,许晨晔擅长系统信息,而且在各自领域已耕耘多年
B、合理的股权设置
5个人一共凑了50万元,其中马化腾出了23.75万元,占了47.5%的股份;张志东出了10万元,占20%;曾李青出了6.25万元,占12.5%的股份;其他两人各出5万元,各占10%的股份。作为一个集体领导的管理团队,不可避免会有不同想法,甚至有时候内部会有很多争辩以致最后意见无法统一,根据分工占据不同的股份结构的策略,能有效避免无休止的争论,并且能形成高效的决策流程。
C、优秀的团队基因
具有产品思维,注重用户体验和“小步快跑,快速试错”的产品迭代观;
具有深厚的技术背景,马化腾、张志东、许晨晔三人都有很强的技术实力,QQ早期能撑住飞涨用户量带来的服务器压力离不开技术架构的强大;
专注的韧性,马化腾们早期all inQQ,所以才会有QQ的快速迭代,才会不断提高用户的体验,当时的PCICQ、网络精灵等竞争对手就很三心两意了,IM没有作为公司的战略产品,投入的资源可想而知,最终也被用户无情滴抛弃;
具有很宏大的原动力,马化腾当年没有得到广州电信的即时通讯的项目,但仍然把OICQ开发出来,而且不断用业务赚到的钱来供养这个烧钱的“鹅”,可见马化腾们真的是想做一番事业,而不是仅仅赚钱,心有多大,路有多远。腾讯能做到今时今日的规模,而不是偏安一隅,这跟创始人的志向有很大的关系。
2)产品技术微创新
A、技术创新
使用UDP的网络协议,虽然开发难度大,但能使单台服务器可以支持更多的客户端,使腾讯能撑过那段穷逼的的岁月;
把用户信息和朋友列表从客户端搬到了后台的服务器,避免用户信息和好友名单丢失的尴尬,时值中国大多数网民都是在网吧上网的,换一台电脑上网就没有所有信息,是件让人很烦恼的事;
压缩软件的体积,当时上网大概是36K和56K的猫为主流,换算网速大概是4.5KB/s和7KB/s,下载一个3-5MB的ICQ都有十几分钟,OICQ的体积只有220kb,不到一分钟就能下载完;
OICQ的技术稳定性一直强于其他的国产山寨IM软件,粗糙不粗糙另说,稳定性和速度,OICQ从来没让大多数网虫失望过,这很重要;
支持163和169号码的访问,当时ICQ只支持163访问,导致很多169用户要通过设置代理才能访问,使用起来极不方便;
注释:163(chinanet)是真正的互联网,上网很贵。169(cninfo)是大局域网,只能看各地电信局自办的网站(一般叫xx信息港),后来拓展到能上任意国内网站,从资费上169的费用要比163便宜,163的费用是每小时4元电话费+6元信息费,而169只需要4元电话费。当时厉害一点的169用户都会想办法寻找169转163的代理服务器来突破上网的限制,类似于现在的翻墙。
B、产品创新
OICQ的巨大优势在于它集成了聊天室、个人对个人,还有点对点传送文件的功能。而且用户能够接收离线消息、可以给BP机留言这样的改进,在当时的背景下是非常吸引人的;
提供个性化的头像,用户能借此来展示自己的个性;
OICQ本身比较朴素,界面直白地模仿ICQ,清爽简单,所以用户容易理解,同时,OICQ简单、方便——对于一个IM软件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大概也正是因为这一因素,所以在 ”网民需要替代品” 的时候,OICQ能顶得上来。当年也有不少IM通讯软件,有些花里胡哨,有些找错了产品关注点,有些IM软件光自己就有20兆——99年的20兆是个什么概念……
3)市场推广策略
A、媒体的报道推荐
当时的每个面向年轻人的媒体都有IT版,更不用说“电脑商情报”“大众软件”“中国电脑报”这样的专业电脑杂志。它们在城市青年人中受众面非常广,主要内容就是各种新软件和硬件动向,类似于“最新下载软件大盘点”“。
“ICQ,OICQ,AICQ大点兵”之类的文章每期都有。几乎所有电脑爱好者也会至少看其中一份,当时内容的质量也确实高。
QQ的第一批用户,就是在这批传统纸媒的推动下被导入的。包括官媒人民日报也有报道过一次;
B、OICQ走向大众化,其实是从网吧开始的,网吧的桌面上就放着一个OICQ的图标,网吧老板除了安装OICQ外,还会手把手的教你怎么用;
C、用户的口口相传。
(2)三分天注定(运气)
1)1998年8月左右,广州电信在信息港上招标,想购买一个类似ICQ的中文即时通讯工具,这个机会激发了马化腾团队想做一款ICQ的念头;
2)1999年国庆,中国网虫发现没法通过互联网进行境外访问了。YAHOO打不开不说,ICQ也没法登录了(这玩意儿的服务器当然在境外),一时间各论坛里哀鸿遍野,大家纷纷寻找替代品,人总不能不说话吧,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大家开始使用OICQ互相联系。
国庆封网大概持续了7天左右,这7天足够让大部分使用ICQ的人转换到OICQ去了,再之后,大家对 “断网” 这事儿仍然胆战心惊,再加上OICQ本身勉强也可用,于是大多数人保留了OICQ;
3)起步阶段,因为服务器带来的巨大资金压力,马化腾们想出售公司,但因为商业模式不会看好,没有人愿意接盘,导致马化腾们只会死撑下去,“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4)IDG的王树个人先垫资450万给腾讯救急,要不然等几个月就是互联网泡沫崩溃之时,到时可能谈好的天使投资就会不了了之,然后腾讯就被扼杀在摇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