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还会发生什么,新媒体的风会往哪个方向吹?
对于内容创业者来说,过去的2018年跌宕起伏。
比如抖音凶猛,半年暴涨数亿用户,成为内容创业者追逐的新风口;比如15秒小视频的网红塑造能力如此之强,现象级红人你方唱罢我登场;比如微信大改版,至今从业者尚无法完全消化其深远影响;比如社交裂变蔚然成风,制造了几个神话,但也引来了几多白眼;比如围绕小程序的创业轰轰烈烈,但大部分人又一次发现并不是自己的主场……
变化已是生活本身,对于新媒体人,对于创业者,已经是不言自明的真理。因而陪伴变得更加重要,这是我们在变化中可以依赖的为数不多的确定感。
2019年还会发生什么,新媒体的风会往哪个方向吹?
01:
短视频的风继续吹,和图文领域增长焦虑不同,短视频依然是流量洼地,很多人不得不寻找新的流量曙光。小视频,时长控制在1分钟内的视频,会借助抖音、快手、微视等社交短视频平台继续实现增长。
能完整讲好一个故事的短视频,2019年会有一波小高潮。它有可能是vlog,随着年轻用户的成长,对智能手机和视频语言、拍摄、剪辑的熟练掌握,更强烈地释放自我表达欲望,vlog的内容生产会更丰富。
但Vlog只是一种内容形式,既不会成为主流,也不会像过去15秒小视频一样火山式爆发,商业化也不会有太大创新和惊喜。
承载3-5分钟短视频内容的平台,依然有机会。这样的平台微信做不了,时刻视频无法取代,抖音、快手、微视以秒计太短,优爱腾看起来不像,目前依然有洗牌的机会。
02:
2019年,竖屏短剧会赢来一波小爆发。和传统横屏不同,手机不再是PC的延伸,竖屏早已自成一派。
3-5分钟有剧情的竖屏视频会成为一种趋势,它是比抖音15秒更高阶的形式,更长的时长给创作者留下更大的表达空间和可能,更丰富的剧情和故事,更有利于塑造品牌和形象。
短视频节奏还在加快。
03:
伴随经济下行压力,离交易越近的内容,越容易活下去。
视频流量的变现道路上,电商会迎来更大商机。微博、抖音、快手都在力推自己的短视频电商,短视频红人依靠个人品牌背书,转化和成交会更好。无论对平台而言,还是具体红人,通过电商带货是现有流量、广告、营销等商业变现外,潜力最大的商业模式。
淘宝直播电商是被业界低估的内容形式,直播电商天然和商业更亲近,而淘宝的扶持会给直播电商未来几年带来更好的发展。
04:
滑屏时代正式到来。
过去,我们称读屏时代,这依旧是PC互联网思维。从内容创作的角度,无论是短句、短段、留白和空行的技巧,还是流行的“一镜到底”长图,都是滑屏时代到来的标志。用户一旦停止下滑,停顿带来的跳出率会瞬间提升。
移动互联网时代,滑屏正在改变用户消费内容时的心态和习惯,用户已经接受下滑带来的“爽感”。创作者需要洞悉变化背后的“内容生产逻辑”,更符合滑屏消费的内容,是大趋势。
05:
受资本寒冬的影响,广告市场预算大盘会下降,但好消息是,以公号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在广告大盘中的占比依然会提升,新媒体广告份额还会稳步上涨。
头部大号的广告价格,已基本触顶天花板,再高品牌也投不起了,中长尾账号的广告价格依然有成长空间。
品牌广告投放增长趋缓,效果广告投放占比提升。种草拔草的精准渠道会更受重视,情感类的账号会遭遇瓶颈,品牌会更看重带货能力。
06:
目前,市场上新兴账号冒出和成长的速度,远远跟不上品牌主的广告投放需求增速。比如:此前有某大品牌,把头部公众号一轮投个遍,最后发现依然剩下大把预算。无号可投,对于品牌主和媒体主都是一种悲哀。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过去是说垂直领域,但是除了大的垂直领域,在垂直赛道切中某个更细分的小领域,更重要也更有机会,包括商业机会。因为品牌主越来越讲究精准投放,比如,酒类内容里的威士忌,母婴赛道里更细分的时尚妈妈。
07:
一个新趋势,比起单纯的流量,广告主投放时更注重的是内容性,希望要的是优质的内容。
真正的头部品牌在投公众号广告时,已经不全看阅读量和传播量,越来越注重内容创作者的优质内容创作能力。甲方爸爸都不傻,单纯靠流量取胜的时代过去了。
08:
线上线下融合的OMO,还是很重要的大趋势。遗憾的是,去线下开店,对大多数内容创业者而言,依然遥不可及,线上流量积累和品牌的塑造,还不足以支撑线下发展。
从构想到初步探索积累实战经验,内容行业金字塔顶端的玩家,依然会投身OMO大潮,一条、日日煮、日食记、十点读书……包括有赞线下店,头部玩家的线下玩法会继续升级,但也会踩上更多坑。
OMO的大趋势里,更多内容创业玩家会选择“轻量路线”——利用自有品牌和和线下店铺、玩家合作,但绝不只是快闪店,而是一种长期的共生和共赢。
随着线上流量瓶颈到来,OMO还会涌入更多平台级玩家,比如抖音和快手。
09:
某种意义上,“知识付费”已经完成“教育用户”的阶段性历史使命,用户已经开始接受互联网不等于免费,好内容需要付费的消费理念。
内容付费是更广义的概念,包含知识付费、知识服务和在线教育,但又不全是。某种程度而言,“知识付费”是在线教育的某种不完善形态,教育的核心需要互动、评估、反馈,而不是简单的发教材给用户自学。
内容付费会向更丰富领域漫延,同时,知识服务会有更完善的产品交付标准和售后服务。随着内容付费行业的发展,内容的生产、销售和服务分工会越来越细化,专门做内容付费产品的公司正在兴起。
在以音频为主的内容付费产业链上,会诞生更多内容创业机会,还会提供更丰富的岗位,比如拆书编辑、有声书播客、音频内容创作者、播客公社等,过去在传统媒体时代,特别是广电系统培养的专业人才依然有机会脱颖而出。
10:
2019年,新媒体行业会加速去泡沫。
首先是资本泡沫,一级市场上,新媒体融资窗口期已阶段性关闭,前期估值泡沫比较严重,凛冬之下,缺乏资本加持助力,故事再好,没有实实在在的商业变现模式和能力,将愈发艰难。
不过,已经成长为行业小巨头的新媒体公司会接棒出手,以资源赋能加现金的形式争夺那些有潜力的红人。
其次是数据泡沫,市场和行业会更趋理性。坏消息是,微信公众号整体阅读量还会下滑,根据连续监测的新榜微信500强数据,近两年已经下滑20%左右。但是,另一方面,原生创作能力在提升,优质内容依然有机会获取包括流量、传播、美誉、商业在内的价值。
去泡沫还意味着优胜劣汰,除被监管处置的一批账号,坚持高频更新的新媒体账号持续下滑。大形势而言,优质内容加速向前,内容空乏、无趣、缺乏原生能力的营销号等有人开始退出,无利可图,停更放弃。
内容品牌的塑造,需要更多爆款,需要更多标志性的传播事件,稳定的爆款输出能力成为最核心竞争力。换句话说,搞事情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11:
本质上,内容消费依然是时间战场,分为省时间的内容和杀时间的内容。面向精英的头部内容和面向底层的大众内容共筑内容生态。
精英和草根,土味和沙雕,内容消费不总是迭代升级,也不会单纯一直下沉,代言圈层、诉诸共情,内容消费分层会更明显,不同层次的人消费不同类型的内容。内容创作的快车道,会面向更年长和更年轻的用户,这部分需求依然未得到有效满足。
拼多多、趣头条、山东自媒体村,比起竞争激烈的都市人群,面向更大众更下沉用户的内容生产依然不足。原来我们看不上而被大多数人忽视的,底层的内容消费,底层的内容创作,那些有审美的、有价值观的内容,怎么用降级的形式创作和传播出去,依然存在红利。
内容消费升级和内容消费降级并非二元对立,内容消费在加速分级。
12:
漫画式内容会更受市场欢迎。漫画比纯文字内容表现力更强,比短视频更灵活,传播性更好,更容易诞生爆款,也更容易打造IP。而且很重要的是,文字内容已经过剩,短视频某种程度也已过剩,而好的漫画内容,依然稀缺。2018年越来越多的爆款漫画内容,只是开始。
13:
私域流量更受重视。移动互联网人口红利消逝,线上流量越来越贵的大背景下,特别是企业新媒体如何运用社交媒体平台,运营好自己的私域流量,低成本触达核心用户,会备受重视。
14:
精细化运营会更重要,内容创作和内容运营的分工配合格外具体,新媒体内容从推送出的那一刻开始,仅仅只完成了一半的使命,好内容固然重要,运营的分量越来越重,怎么把好的内容有效传播出去,是2019年内容创业团队的重头戏。
15:
缺人,新媒体行业优质人才短缺更严重。从内容、运营到产品,既有丰富新媒体经验,还需要能带团队,善于管理的人,特别是有网感、文笔好、善于利用大数据总结提升的复合型内容人才,可谓一将难求。
16:
主管部门的监管常态化,适应环境变化,一方面新媒体从业者会提高底线意识,另一方面,更多内容团队会建立类似传统媒体的“三审制度”,规避不必要的风险。内容创业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从0-100,但是也有可能瞬间清零。
17:
平台对版权的重视程度会越来越高,对品牌内容的重视程度也会加强。版权环境会向好,但依然不容乐观。
图片版权机构继续以激进甚至有争议的方式维权,一方面会引起行业更多不满和怨言,另一方面客观地促进行业版权意识的提升。
无论是行业还是平台,对洗稿和伪原创等打击力度会大大加强,对洗稿维权的制度探索会优化。一方面是相关算法的优化升级,一方面是“合议”等制度的完善和推广,都会推动行业更好地保护原创。
18:
就内容创业的主体而言,内容生产者会专业机构化,个人创作者成为撰稿人加入机构的机会更多,靠自己做号成为一个网红的机会和可能性更渺茫。
MCN将持续发力,远远优于单个网红的单兵突破。机构积累的品牌、粉丝、经验、广告资源等,都是壁垒。2019年,新兴平台依然会诞生许多现象级网红,很快各家MCN会闻风而至,纳入麾下。
另一方面,新兴网红的持续运作能力会极大依赖MCN服务,单枪匹马杀出重围很难,活下去的环境变得更恶劣。
MCN越来越成为平台和红人之间的链接和服务者,MCN市场会越来越成熟,掮客让位于专业实操人士,模式、资源、经验的配比会更平衡。但不可忽视的是,经纪业务本身存在极大不确定性,2019年会有更多达人和机构的矛盾凸显,小的撕扯一直都有,但是大的反噬未必。
19:
对小而美的内容创作者而言,全域流量依然很重要。对更长尾的新媒体而言,广告营收下降,对内容平台的补贴和版权分成的依赖会提升。
大风口已经过去了,声势浩大的内容创业者之春不复存在,不会再有更激动人心的消息。活下去,打磨自己,才能等到下一波机会的到来。
移动互联网所谓的用户红利见顶,但很多内容、产品依然有下沉红利和时长红利。
新媒体行业会更娱乐化,内容创作者会更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