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豆异黄酮的新认识异黄酮是蛋白酪氨酸激酶、DNA拓扑异构酶I和H的特异抑制物,可干扰信号转导途径,阻遏细胞生长。它有各种阻断和压抑致癌物的作用,以异黄酮阻止雌激素进入细胞及其他作用。
大豆是异黄酮(黄豆苷原、三羟异黄酮)的丰富来源。大豆制品中异黄酮的含量随大豆品种、地区、栽植条件、农艺方法、加工情况的不同而差别很大,甚至每批产品都不相同。
大豆异黄酮是主要的植物雌激素之一。它专一结合于近期发现的新的雌激素受体,该受体主要分布在骨、脑、血管内皮和膀肮中。
大豆异黄酮的雌激素活性仅为天然雌激素的1/100至1/1000,在活体内起雌激素和抗雌激素作用。
在大豆食物中与糖结合的苷,须经肠道菌分解释出游离异黄酮后才可被人体大量吸收。吸收后在肝内被扼合成葡萄糖苷酸或硫酸共扼物进入血浆。黄豆苷原可被代谢为4-7-二羟异黄烷有雌激素活性。异黄酮能越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
发酵后的大豆制品含游离异黄酮较多,可在十二指肠被吸收,使血液浓度上升较快。摄入后经尿排出也较快,24小时后绝大部分已被排出,粪中的排出量较少。
动物和体外试验证明,大豆异黄酮能抑制蛋白酪氨酸激酶(细胞信号转异的关键酶),可抑制癌细胞生长;可抑制DNA复制和转录所必需的拓扑异构酶一型、二型;可抑制血管生成。异黄酮可调节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化和凋亡。异黄酮也是有力的抗氧化剂,特别是二羟异黄烷能保护低密度脂蛋白被氧化,有助于防冠心病。
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常食大豆食物的民族,其妇女乳腺癌和男性前列腺癌及直肠结肠癌的发生率均比西方工业发达国家低,而且心血管疾病也较低。如日本妇女在改食西方型膳食后,第二代女性乳腺癌的发生率也便与西方国家妇女一样;而食传统膳食的日本妇女,患骨质疏松症所致骨折也比西方妇女少。
每天要摄入多少异黄酮
绝经后妇女食大豆蛋白40克/天(含异黄酮2.25毫克/克),骨密度增加,若异黄酮为1.39毫克/克蛋白时,骨密度不增加。所以90毫克异黄酮/天时有效,55.6毫克异黄酮/天时无效。
由于大豆异黄酮检测困难,活体内基本上在分子水平上起作用,涉及许多细胞分子生化问题,目前的知识大部分源于动物试验和体外研究,人体观察结果很少,提不出它们的安全用量阂限值,初步材料提出,人体内起生物作用的异黄酮日摄入量为30—50毫克。上面已提及,每克大豆蛋白含异黄酮2.25毫克,如果每天要摄入30毫克异黄酮的话,则每天要吃大豆蛋白13*3克。换句话说,每天要吃大豆33.25克(因为100克大豆含有大豆蛋白40克)。如果吃豆腐,则每天要吃60克。
日本学者于2000年提出了日本人常食食物中四种黄酮化合物和异黄酮浓度(详见附表),并以此根据对115名29~78岁日本北方妇女的三天膳食记录和血尿取样分析,结果推算出类黄酮总摄人量(不包括大豆异黄酮的4种黄酮化合物)均值16.7毫克/天,异黄酮47.2毫克/天。主要来源类黄酮是洋葱,占总摄人量的45.9%,异黄酮是豆腐,占37%。异黄酮总摄入量超过膳食中其余抗氧化物,包括类黄酮、类胡萝卜素(摄入量3.5毫克/天)、维生素E(8.2毫克/天),大致接近于抗坏血酸(109毫克/天)的一半。
有报告指出,女性幼年期较早接触大豆异黄酮,成年后发生乳腺癌的风险比不接触者低。鉴于异黄酮的安全限阂未定,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中尚含有其他植物雌激素和生物活性物质,须注意其综合效果,仍宜按平衡营养原理去进食其常食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