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初成立公司时,大家总会将注意力集中在业绩增长这些百分比数字上。其实,在公司发展的早期时,不用过分看重“增长率”,而更应该关注公司整体的核心能力。
01:
昨天在南京,和一位合作伙伴交流。她今年和合伙人很努力,业绩做得还不错。她告诉我,今年业绩增长了百分之多少。
和她多聊了几句后,我问她的总收入是多少?不大。
我说,我建议在这个收入规模上,不要谈“增长率”。
增长率,会把你拉入“线性思维”。
我常常开玩笑说,我创业时有2名员工,后来有4名了。那一年,我公司的规模增长了100%!
这是玩笑话。意思是,在公司小的时候(收入、人员),公司的发展用百分比来看,是比较好笑的。
今天你增长了200%,明天跌了70%,后天又增长了80%。变动会非常大。
那早期的时候,应该关注什么呢?
现金流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关注核心能力。
我到底打算把核心能力建立在哪里?努力?专门的技术?客户关系?渠道?商业模式?营销打法?
找到了之后,你的公司会经历震荡上升,直到稳定。这时,公司业务就算成熟了。
然后,你再看“增长率”的百分比。因为从此,这项业务就只能线性增长了。
为什么专业人士对外行人讲不清楚事情?是因为专业人士和外行人沟通时,缺少“共识区域”。
02:
平时和同行沟通时,大家有5层的基本共识,于是讲第6层就行了。
但是外行的知识,可能在第2层上。你在第6层上讲的东西,对他们来说,就是天书。
那怎么办?
这其实是考验专业人士是否真的理解自己的行业的机会。把第6层的知识,打包第3、4、5层的必要知识,讲给第2层的人听,这就是“透”。
把事情讲“透”,就是把讲述,建立在有限的共识上。
这是大智慧。
03:
昨天在温州,在一家上市公司开了一整天的战略会议。我问董事长,最近对大环境有什么体感吗?
他说,10月份开始,明显感觉到整个市场突然失温。
我说这和我的感觉是一样的,大家的信心受到了不小的打击。
现在大家的投资、消费,都非常谨慎。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重塑中小企业的投资信心,老百姓的消费信心。否则,会出现踩踏式风险。
信心,比金子更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