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对中国人的影响可以说是生态级、进化级的影响。它改变了中国人所崇尚的社交规范。在微信上个人的言论和观点开始影响群体,中国人羞于表达到敢于表达到胡乱表达的趋势在微信上显而易见,让中国人越来越浮躁,越来越焦虑,让我们已经很难在这个喧闹的世界中获得内心的平静。
微信对中国人的影响可以说是生态级、进化级的影响——它改变了我们原来的对于人和人、人和事的态度以及中国人所崇尚的社交规范。
如果要把中国人的社交分阶段,那只能分为微信前和微信后。
微信实在是中国人内敛、羞于表达但又想急于表达的产物;当你无时不刻的刷微信的时候,它其实已经堵住了你的嘴。
一、放下手机,你将迎接阳光
还仅仅在几年前,我们还在为社交恐惧而恐惧,还在惧怕陌生人的社交焦虑。
“如果不是为了寻找认识人的机会,没人愿意去参加鸡尾酒会”。在英国《经济学人》一篇名为《U型生活轨迹》(TheU-bend of life)的文章中,作者描述了人们对社交生活的厌倦情绪。
而在中国,在微信之前,社交焦虑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心理问题。一个保守估算的数字是,每10个人中就有1人或多或少遭遇社交障碍的困扰。在这个强调彰显个性、表达自己的社会里,崇尚讷言敏行的中国人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社交危机。
社交焦虑,已成为当今世界继抑郁和酗酒之后排行第三位的精神健康问题,而在社会急剧前行的中国,可能受此波及更多。
调查数据显示:社交焦虑障碍在13至24岁之间的成长阶段就开始大量显现出来。
在国际通用的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Liebowitz Social AnxietyScale, LSAS)中,测试场景包括在听众前表演或演讲、与陌生人会面、在会议上发言、参加聚会、组织聚会等等,而这些看似普通平常的行为,对于很多人来说,似乎越来越艰难。
“不敢去食堂打饭,害怕、脸红、心慌”有高达60.76%的人认为自己有一定程度的社交焦虑;对近700名网友调查显示:有一半以上的人偶尔会在遇到熟人时遮住自己的脸。
微信的朋友圈功能和工具功能,成功了实现了避免社交。一个刚刚认识的朋友,可以避免寒暄,直奔主题。而且大部分的工作交流可以在微信实现,避免了见面的机会。
从而让人与人对面交流的真实感、社会感渐次削弱。社交的仪式感和深入了解的机会荡然无存。
当你无时不刻的刷微信的时候,它其实已经堵住了你的嘴,这让你的“社交商”低下,这在90后95后表现的有为强烈。
“不知道怎么和同事、领导相处,不知道怎么说话,不知道察言观色、我行我素。”
我所供职的杂志社新招的24岁的年轻人,工作能力很强,专业知识也很扎实,在同龄人中间算是优秀。但在单位工作的3个月里,总共也没说几句话,生硬、各色是大家对他的评语,偶尔的交流也以尬聊结束。
而在他的微信世界里,他则游刃有余。
近一百年来,中国社会中的人际交往方式经历了多次变迁。从传统中国重亲情、崇礼制的交往,转为“单位人时代”的“同志关系”“朋友关系”的平等交往,又转为现在“陌生人社会”更趋复杂、更多手段、更富“工具理性”的人际交往。
但是90后们,在走向社会时却发现他们找工作时需要展示自己,职场升迁需要表达,官员提拔也需要去讲演。
“各种需要演讲的场合越来越多了,如果言语表达不行的话连工作都找不到,对象也找不到,已经到了这种程度。”
社会交往本来是人类最主要的活动之一,但因而产生的焦虑和恐惧却占据着许多人的心灵,以至于无法走出灵魂深处的那片孤岛,甚至为此焦虑成疾。
而微信让这种焦虑变本加厉,大家面对面交流的开会越来越少,甚至于一场饭局,“开饭了”的指令也要在微信里说;孩子和父母的交流也因为微信而变得怪异和漫不经心,新闻报道里那些溺水的、被拐骗的、出车祸的种种事故,就因为“多看了一眼朋友圈”。
我的孩子上五年级,班里自发的建立了微信群,不带老师和家长玩,群里消息声此起彼伏,他天天手机不离手,到深夜了依然。但是,他们在平时多余的话都没有,一放学就回家。
在微信里,熟人之间也无须在乎对方的表情、眼神和动作,陌生人之间的交往不仅更加容易,甚至这种功利性交往还可以不跟人见面就能挣钱谋生。这让更多的人疏于现实交往。
“在网上聊得很投机,往往下线之后和人交往的问题显得更突出”,作为社会动物,人与人的直面交流是无法被替代的。
所以,你在微信里交到朋友了吗?
二、那些住在安道尔的朋友们
每当打开朋友圈的时候,总能看到几个勤奋、努力上进的人在朋友圈用力表演貌似有意义的人生。
这些人的勤奋,让我等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的人,如坐针毡。而我,在满怀焦虑的同时还在不停的刷屏,给朋友圈里那一片片的歌舞升平岁月静好,默默点赞。
2014年4月,微信发布4.0版,从这一刻开始“朋友圈”诞生。
从这一刻开始诞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动作:“刷屏”,微信的用户数量也从那时的1亿人一路飚升到了今天的月活跃用户数10亿。
从2000年出现的博客、到2009年的人人社交和微博,再到2014年的微信朋友圈,微信让一些风行一时的社交平台迅速没落。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中国人平均每天花几个小时刷微信。
在朋友圈里,只有一面之缘的陌生人也拥有了“好友”标签,好友数量让人不堪信息繁多之重,面对满屏幕的微信语音,只会让人瞬间崩溃。
有了微信,再也分不清什么是上班,什么是下班。在朋友圈里,人人都很幸福,从图片到视频,朋友圈越来越精彩。
有人说,因为朋友圈的出现,中国人出国旅游、吃大餐、消费奢侈品的次数翻了好几倍,在朋友圈,我们提前步入了发达国家。有了朋友圈,中国人的“平均颜值”也大幅提升,顺便带火了各种美颜修图工具。有了朋友圈,“刷屏”成为一种追求,一种目标。
而“一群月薪过万的人,经常为几毛钱的红包激动不已”。
二维码诞生已有 20 多年,它不是张小龙的发明,但无疑是微信的“扫一扫”功能推动了二维码的普及。二维码作为一种媒介入口,将用户许多“输入——搜索”的行为简化成“扫一扫”或者长按识别,即可获取信息、实现连接和服务。于是,我们越来越懒。
不幸的是:朋友圈越来越庞大,可微信却失去了它最初的功能——朋友圈已经是个陌生的地方,微信的社交功能正在死亡。
社交是一种流动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在彼此心里留下一定的情感积淀。在星巴克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所著的《将心注入》中,他认为一个能承载社交功能的产品应该具备这样的特征:有温度、有味道、有惊喜。
用这三个维度来衡量微信,会发现它的温度开始变得冷漠,它的味道开始变得商业,至于惊喜,则越来越少。
英国金融时报曾经评论:“从制度设计来看,微信并不适合社交,它更适合传播而不是参与,更便于张贴而不是讨论。与此同时,阅读与社交的融合,导致转发成为一种愿望,这是前所未有的。阅读的终点不再是文章的最后一个句号,而是转发,也就是传播。转发对内容会有深刻的影响。越是肤浅的东西越有可能被转发。因此,微信很容易演变成一个营销平台,营销几乎可以说是社交的天敌,他会吞噬微信上沉淀的情感,让社交功能退场”。
“在微信早期,朋友圈具有明显的强关系的社交圈。但是到今天,急速膨胀的朋友圈不能有效地区分强弱关系。对一个人来说,熟人的数量基本是固定的,朋友圈的扩大,往往是生人越来越多。在一个混杂着生人和熟人的朋友圈,朋友的定义就变得尴尬。因此,人们会越来越疏远这个陌生化的朋友圈,越来越少的使用他的社交功能”。
朋友圈本来是一个私密的举动,可以谈谈心情,发发牢骚,装装小资。
但中国式社交让你的好友里充满了领导,下属,同事,工作伙伴,有的只是点头之交,某个场合认识了,出于礼貌加个微信,互致问候以后再无交流,成为好友列表里的僵尸。
那些在朋友圈里勤奋的不厌其烦者,大多是功利驱使——孩子的才艺表演,成全了家长的虚荣内心。
“发朋友圈只要一分钟,可面对着好友列表里面那一千来个人,自己又该对谁展示一个精心修饰过的自己,同时这部分内容还得对另外一部分人关闭,免得屏幕那头的他们鄙夷地发笑?”
“那个满上海跑着看展,不是晒莫奈的睡莲,就是晒提香壁画的小美,其实到了欧洲也只会流连在商业街买买买,连教堂的彩色玻璃都不能让她停留超过五分钟。”
“那个整天说自己正在研究《纯粹理性批判》,《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的小陈,其实大部分时间都在思考尼古拉斯赵四和亚历山大广坤到底谁才能打败莱昂纳多刘能。”
“那个说自己每天只吃轻食,用牛油果搭配番石榴,罗勒搭配羽衣甘蓝,再加上奇亚籽调味的Angela,深夜正抱着盒马送来的羊肉串啃得满嘴油光。”
现在,很多人把微信资料上的地区设置成安道尔,这个位于位于西班牙与法国交界处的一个袖珍小国,因为中国的微信而知名。至于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将地区设为安道尔,微信在设置本人显示地域时,排在第一的就是安道尔。
而更为重要的是,大家不愿意暴露个人真实信息,显示了微信的社交化的减退,大家再也不愿意在朋友圈里表达心迹。
三、自媒体化戕害媒体公正性
在微信自媒体出现之前,新闻还是在说真话的,大部分的媒体的内容还是优质的,我们适当的关注新闻,平心静气的看一篇文章,那时候,地铁里还有看书看报的行人。
微信让每个人都成了新闻发布者,谨言敏行的中国人不在谨言而更加敏行,不放过任何一次表现自己的机会——信息的碎片化纷至沓来,目不暇接,难分良莠,而微信的转发功能更让信息的传播达到极致。
而对于微信的自媒体者来说,“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在经历了前几年的繁荣之后,开始渐渐的走下坡路。
从2017年开始,绝大多数自媒体明显感觉到的一个趋势——微信订阅号的打开率一直在下降。
拥有数百万粉丝的某个自媒体表示,现在自己的订阅号基本上是只有4%-5%的打开率。这意味着一个拥有百万粉丝的大号,一篇文章的阅读量也可能只有几万。而在2014年刚开始做公众号的时候,打开率则超过20%。
如今,微信不只打开率持续下滑导致阅读量走低,订阅号涨粉也越来越困难。朋友圈打开率也在下降,用户的关注和打开率也在下降。
这些对自媒体的打击是最致命的。
当红利期消失,自媒体的处境变得日益艰难处于惶恐之中。为了维持和过去持平的阅读量和涨粉量,自媒体开始另辟蹊径。开始在内容上剑走偏锋,互联网公司盈利的基本法则是“利润=流量*转换率*下单量”,换一句话说,流量为王。各大公众号为了争夺流量,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碎片化、猎奇炮制热点、低速庸俗化,戕害原创精神。
为了找到更为简单的变现方式,不惜采取传谣、攻击、报道负面等。微信的用户量已经是10亿,自媒体公众平台的流量极大,什么内容是进步的,什么内容是庸俗的,哪些消息是真实的,哪些消息是虚假的,不一而足。
总之各类推送如雨后春笋,见风就长,拼命地想要触摸到你的手机屏幕。而我们的社会大众对这些推送消息无疑是缺乏判断的。而对于负面报道,噱头报道、社会负面、公司负面,大众更是如同看见了沾血馒头,无比兴奋,围观,继而大量疯狂转发。
社会大众对这些绑架式、完全不负责任的推送没有基本的判断和求证心理。
长此以往,公众接受并传播错误的知识、虚假的消息,不仅自己的认知能力会逐渐下降,三人成虎,公众认知也会跟着受到损害,继而损害社会伦理和社会道德,更有甚者会引起社会的巨大动荡。
10月26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就微信公众号传播淫秽色情和低俗网络小说问题约谈了腾讯公司,责令其立即下架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低俗、庸俗、媚俗网络小说,坚决清理传播淫秽色情等有害内容的微信公众号,切实履行企业主体责任。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国家新闻出版署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一段时期以来,通过微信公众号传播淫秽色情和低俗网络小说的问题有所蔓延,以低俗内容为噱头吸引读者通过点击“阅读原文”、识别二维码等方式引流至其他公众号或网站的现象较为严重,严重干扰了网络出版秩序,读者反映强烈。
有关负责人强调:微信公众号作为网络服务平台,向公众提供网络文学作品,必须遵照《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依法合规运营。腾讯公司即日起要立即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对公众号进行认真审核、审看,坚决清理传播淫秽色情和低俗等有害内容的微信公众号,下架低俗网络文学作品,关停问题严重的公众号,整顿低俗内容引流现象,同时对类似问题“举一反三”,不给违法违规低俗内容提供传播的渠道。
有关负责人要求:腾讯公司必须遵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内容及资质审核、完善举报受理机制,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加强微信公众号的内容管理。
要把打击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放到更重要的位置,加强日常监管,对微信公众号等内容提供者进行真实性、安全性、合法性审核,完善黑名单制度,要在平台显著位置设置便捷投诉举报入口,认真处理公众举报,及时处置有害信息。
微信对中国人的影响可以说是生态级,进化级的影响。它改变了我们原来的对于人和人,人和事的态度,和中国人所崇尚的社交规范。在微信上个人的言论和观点开始影响群体,中国人羞于表达到敢于表达到胡乱表达的趋势在微信上显而易见,让中国人越来越浮躁,越来越焦虑,让我们已经很难在这个喧闹的世界中获得内心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