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解密幼儿的“恋物情结”

文:徐斌|壹心理专栏作者 微信号:kunchong525

  乐乐是个乖巧的5岁小男孩,上幼儿园上中班。最近妈妈发现他喜欢偷偷地藏一些小东西,比如几个卡片、组装小人等,都是家里的玩具。开始也没有太在意,可昨天晚上,妈妈发现乐乐的枕头下面又藏了块巧克力。这种巧克力也并不是乐乐特别喜欢的零食,妈妈想不通他为什么要藏在枕头底下。藏小玩具也罢了,藏吃的东西不卫生。妈妈就把乐乐的巧克力拿出来扔掉了。没想到乐乐哭得特别伤心,妈妈问他为什么要藏,乐乐也不回答,就是生气、哭泣,直到哭累自己睡着了。  

离不开的金箍棒 

  小哲特别喜欢看美猴王动画剧,金箍棒是上周末小哲爷爷带他在集市上买的,拿到手里很是高兴,简直爱不释手,当晚回到家里,小哲竟然抱着金箍棒睡着了。没想到从那天晚上,小哲就要抱着金箍棒睡觉。尽管家里还有其他很多玩具,但是他都不喜欢。不管和谁一起出门,都要带上金箍棒并要紧紧抱在怀里,如果没带金箍棒,他就烦躁不安、哭闹,怎么哄也不行,最终还是拗不过。孩子爸爸和其他人也都劝说孩子大点慢慢就好了,可是随着时间的流转,孩子的行为并没有一点改变。暑假开学小哲上幼儿园了,他开始很是拒绝,闹腾个不停,后来即使不闹了,也不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总是喜欢一个人呆在角落里。

  全家人看到小哲情况越来越严重,也开始感到非常着急和无助,经朋友提醒才开始来医院就治。

问题解答: 

  上述情况属于幼童恋物行为。这是幼年的孩子比较常见的心理现象,也属于心理问题的一种,但并不等同于心理疾病。儿童的“恋物瘾”是一种离开某一样陪伴惯了的东西(也许是玩具或其它物品)就情绪不安的行为,会使患儿怕见生人,逃避集体活动,不敢与人说话和交往,胆怯退缩,表情淡漠。据有关研究表明,幼儿“恋物成瘾”大多是因为安全感匮乏引起的。以前有这种症状的孩子在注重亲子关系的中国发生的概率很小,但近几年随着白领阶层教子模式的日益西化,日益强调教育在幼儿生活中的比重,而忽略亲情的互动,有“恋物成瘾”的儿童越来越多。

  孩子出现恋物,家长不必过于紧张,因为家长越紧张,孩子就越不知所措,甚至产生罪恶感,这更不利于孩子改正。科学的做法是分析孩子产生恋物现象的原因,给与温和的心理疏导。

  首先,家长不要指责孩子,教育孩子不要急于求成,不要认为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最管用的方法。家长发现孩子恋物,应该明确让孩子知道自己对其恋物行为不赞成,并且通过一定的方式向他讲明恋物行为的是不好的。比如不卫生、有细菌、容易感染疾病等。将这样的告诫贯穿于孩子的生活之中,时间长了,孩子的恋物行为会逐渐改善。

  其次,转移孩子对所恋物品的兴趣。孩子恋物往往是由于内心缺乏安全感,渴望从 玩具等物品上得到情感寄托而造成的。让孩子得到更多的安全感,分散他的注意力。在孩子忧伤、高兴、遭到批评或得到表扬时,及时通过身体接触的方式表达家长对他肯定、否定、安慰等情感和态度。这样,不但能满足孩子受到亲人关注的心理需求,还能增进亲子感情。家长还可以多和孩子聊聊天,做些有趣味的小游戏,并多为孩子提供、创造接触外界的机会,带他到动物园、游乐场乃至郊外让孩子开阔视野,认识更多事物,而不应让他沉溺在自己和所恋物品的狭小天地里,用亲情代替恋物之情。

  家长要注意到孩子成长过程中心灵的逐渐丰富,满足他们的社交需求,为孩子创造与同伴交流的机会。如果孩子找不到现实生活中的朋友,他们就更容易迷恋某个玩具。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很容易受同龄人的影响,恋物的孩子大都较为内向,因此,家长不妨多给孩子创造与其他孩子接触交流的机会,让他有自己一起玩乐的同龄朋友;通过与其他小朋友交往,让他了解别的孩子的生活。每个人都有从众的心理,小孩子也一样,当他发现别的孩子都没有恋物的爱好,自然会慢慢改正自己的恋物行为。 

临床内科主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登封市电视台特约心理问题咨询嘉宾、三期中德精神分析心理治疗师。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解密幼儿的“恋物情结”  解密  解密词条  情结  情结词条  幼儿  幼儿词条  
综合

 一位心理专家写给女儿的信

我们的爸爸是不一样的爸爸,但所谓的爸爸总有一种团结的力量温柔地把我们凝聚在一起。这是一封很温暖,很有爱的信。——亲爱的小人:之所以叫你“小人”,有两个原因。一是...(展开)

综合

 领导者的增效素质

领导者的增效素质即指能增加领导行为效率的除基本素质之外的心理条件,一般增效素质有以下几方面:1、领导者怎样树立威信?领导者威信的树立主要依靠以下条件:实事求是、...(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