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电商怎样才能更好生存呢?本文和你聊聊玩转社交电商的三大阶段。
自快手俯首甘为孺子牛增加了短视频的底气,最后却被突然蹿红的抖音摘了桃子;我们已经无数次说过短视频的下半场就要来了。
可是随着B站上市,梨视频补位让大家看到了“小视频”的潜力犹存、爱奇艺上市凑齐了长视频三国杀又让大家觉得长视频还可以抢救一下。最后,百度的Nani小视频以及阿里巴巴的独客尾随微视,终于造成了BAT围攻抖音的局面。
我们已经无数次声称过短视频这阵风口就要迎来最后总决战了,可是视频领域的各种相爱相杀远不止于此。
2018-04-13:刚刚,微信后台重大改版,全面优化视频、音频、图片发布和阅读效率;
2018-06-13:苹果挖来前 Broadway Video 主管,扩充其全球视频团队;
2018-06-18:苹果或推流媒体视频服务,价格低于Netflix;
2018-06-19:钉钉欲入局短视频?官方:不予置评;
2018-06-20:Instagram或将明日正式推出长视频IGTV;
2018-06-20:知乎App首页再次改版,新增“视频”专区。
这还仅仅只是新榜一个平台近期内关于视频领域的“大事件”,不管是腾讯的“强推”、苹果的“贪婪”、阿里的“冒进”、Instagram的“大胆”,还是知乎的“不知所谓”,这些平台都是牵一发而动千军,不管是谁的都做都是对用户现有阅读习惯的一次“挑衅”。
更别说这一次他们还来得如此密集。
当然,短视频下半场的事情我们都已经讲了太多,这一次我们回到电商上;电商的下半场又会怎样?
我们都知道早在今年3月份抖音就在尝试自己的电商功能;而且由于2017 年底,抖音用户就已经超过 7 亿,日活超过 1 亿成为仅次于微信、微博以及支付宝之后有一大“国民应用”。
而这一次抖音添加“购物达人直通车”按钮,企图一键变身电商平台;虽然在抖音正式消化完巨大的舆论声望之前有些“冒险”,但是因为今日头条和腾讯的各种不对付,抖音商业化意义重大。
虽然“抖音商业化”并不意味着短视频的未来就只有变身成为“视频电商”这一条路,但是是在抖音的庞大流量支撑下,互联网电商似乎真的还有下沉空间?
6月18日,京东和谷歌公司达成战略性合作,谷歌将向京东投资 5.5 亿美元。获得超过 2700 万股的京东 A 类普通股。
当然,局限于阿里的国际布局大开大合,京东就像是攀附上谷歌这个“高枝”,也并不意味着京东的国际化就能一蹴而就;尤其是在场外京东还需要面临亚马逊这种狂暴巨兽,在这谷歌在电商这一领域除了在技术上能够提供更“走心”的支持,真的没什么太大的想象空间。
说完这些电商领域的暗流汹涌,我们不妨来看看电商领域这种在社交流量下滋生的变种“社交电商”。
如果说传统都是又或者是互联网电商都只是单纯意义上的“流量经济”,那么被社交裹挟之后的“社交电商”就是一种基于某种关系链之上的“信任经济”。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徒有其形”的传销骗局、以及“屡教不改”的微商团伙,它们对于“社交电商”的影响是一种破坏性的“竭泽而渔”。
那么有没有比较正常的社交电商呢?
拼多多的确是一种成功模式,但它带来的诟病却不少。
与之相对的是从淘宝、天猫、京东、唯品会的强敌环饲之下走出来的“小红书”。
第一阶段:小红书
小红书创办于2013年,是一个通过深耕UGC(用户创造内容)的购物分享社区,不到5年成长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类口碑库和社区电商平台,成为200多个国家和地区、7000多万年轻消费者必备的“购物神器”。
半年时间,销售额就高达7亿元;而且还是被李克强总理多次提及的跨境电商网红企业,《创造101》,小红书再次引起人们的注意。
与那些比较传统的电商app不同,小红书通过用户UGC内容的迭代已经成为了某种形式上全新的“生活方式指南”。
由于强大的粉丝粘性,一度成为继微博微信之后另一个品牌的必争之地。
在小红书上培养用户习惯,无异于在一定高质量粉丝基础之上开辟自己的“极乐净土”,一旦运营得当配合线下事件营销线上活动营销,就能低投入高收入的获得一部分核心粉丝的美誉。
第二阶段:小程序
经历过2017年滑铁卢的小程序终于因为小游戏的强势表现,再一次回到了舞台中央。
TalkingData预测2018年微信小程序未来四大发展趋势:
小程序数量将超越AppStore应用总数
小程序用户规模突破7亿
用户平均使用时长出现下降
小程序卡券营销平台迎来机会
面对微信的庞大粉丝池以及小程序如此光鲜亮丽的未来,小程序电商似乎还能“再看看”。
而且由于小程序基于微信生态平台,作为亲儿子自然就不会轻易被各种外链封杀,坐享微信流量的同时,微信的社交性无异于给电商加了Buff,也无怪乎拼多多的“崛起”。
尤其是小程序开发相比于IOS生态下app的成本更低,就能够更快更大规模测试电商的“商业模式”。
第三阶段:新零售
谈到新零售,作为传统电商目前最新的“模式”,与用户线上线下无缝连接,无疑是未来私人化定制服务的一种全新生态。
但新零售有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就是你需要有一定的“知名度”。
所以,不管是阿里巴巴还是京东的每一次小动作都会弄得“沸反盈天”。
通过小红书“孵化”项目,通过小程序“引爆”项目,最后通过“新零售”无缝连接对接用户,这将是一条高效又简单的“社交电商”生存指南。
要知道小红书背后有腾讯和阿里巴巴的影子,但这一次腾讯有自己的“小程序”引擎,阿里有自己的“新零售”落地,谁赢谁输似乎有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