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数据运营实战(四):似是而非的数据悖论

数据显示,产品A和B的购买成交率男性>女性,可产品A与产品B之和,成交率却是女性>男性。你信吗?

精细化运营能够帮助我们在数据的指导下进行产品路线、战略的调整,让产品改进的过程有章可循。

但有时候,我们也会遇到一些看起来有些诡异的数据陷阱。

案例数据

我们先看问题的描述:

产品A和产品B中,男性的购买成交率都是男性>女性,可在合计中,却是女性>男性。那么,这就有点懵了。

所以,到底应该拓展男性用户,还是女性用户呢??

可能我们的第一反应都是:是不是数据不准确啊?于是我们就有了这个案例……

原因定位

我们来追溯一下问题的来源:

*此处数据已做了模糊处理,非真实数据

数据上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在产品A和产品B上,确实都是男性转化率高于女性,但由于产品B的转化率明显低于A,且男性群体大量被引导去了产品B,所以整体数据的转化率反而要低于A。

这在统计学上称为:辛普森悖论(Simpson’s Paradox)

在分组比较中都占优势的一方,在总评中有時反而是失势的一方。该现象于20世纪初就有人讨论,但一直到1951年,E.H.辛普森在他发表的论文中阐述这一现象后,该现象才算正式被描述解释。 后来就以他的名字命名此悖论,即辛普森悖论。

优化方案

回到这里的题目中,数据向我们展现了两个结论:

对于产品A和产品B,男性的购买成交率都大于女性;

产品B的平均成交率要明显低于产品A。

那么对于投放决策来说,我们还是偏好男性用户。在引流成本相同的条件下,男性的购买转化率较高。而针对产品A和产品B的分流推荐方式,可能还需要考虑两个产品的客单价与利润率。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产品A属于低单价、低利润、成交率高的产品产品B属于高单价、高利润、成交率低的产品。那么如果在电商开拓期,希望引入更多用户,我们可能会侧重于推广产品A;如果平台已经有一定规模,希望能够提高人均利润率,降低百元成交量的获客成本,我们可能可以考虑多推广产品B。

(大概就是像这样的两个产品↑)

当然,这些的前提是在,引流成本相同的情况下。而往往实际问题的考虑中,我们还会需要考虑投放成本、投放效果、转化效果等问题,这一部分在我们的第一章《数据运营实战(一):细分目标人群,结合用户画像的实践》中也探讨过,欢迎移步讨论!

案例总结

数据运营的实战中,可能常常会遇到一些让我们觉得有点别扭的数据

而在这些数据背后,其实蕴藏着很多的细节与能量。因此,建立详细的数据分析运营体系,理解用户群分离与归并的思路,让数据为你所用,这是很重要的。

回顾我们上一期讲过的数据运营微笑模型~

这一期我们讲的是在定位原因的过程中,对用户群拆分解析之后发现了其中的运营价值。

我们可以先通过自定义事件埋点,监测购买事件,同时上报购买商品的参数;然后通过用户分群设置筛选出购买事件中,购买参数等于产品A的人群,来得到我们想要的细分用户群体:

然后通过用户群体的计算与分析,得到该群体的人群特征,展开我们的数据分析工作。

今天的运营实战分享就先到这里,客官们有啥建议或意见欢迎在留言区评论哦~

相关阅读

数据运营实战(一):细分目标人群,结合用户画像的实践

数据运营实战(二):细分漏斗画像,改善关键节点

数据运营实战(三):用数据说话,从埋点开始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数据  数据词条  似是而非  似是而非词条  悖论  悖论词条  实战  实战词条  运营  运营词条  
热点

 如何开一次不同的 To B 培训...

如何开一次不同的 To B 培训公开课?在课程的开始、中途、结束应该做些什么呢?一起来看看~不少朋友都知道,我上个周日讲了一堂“SaaS创业路线图”公开课,本篇...(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