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笔记作为最大的笔记应用,曾经的独角兽已然跌落神坛,而有道云笔记、为知笔记这些国产应用,自身的发展情况也不容乐观。在这个知识付费和内容崛起的大环境下,笔记类应用应该如何发展?
根据印象笔记6月29日发布的《中国知识工作者研究报告》显示:“学无止境”的知识工作者,会投入大量时间扩充自我知识储备。在这个过程中,86.7%的知识工作者有做读书笔记和书摘的习惯,30.3%的知识工作者会使用笔记应用做记录,且数量呈上升趋势,笔记应用正让越来越多的知识工作者趋之若鹜。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文字记录等高效工作的要求逐渐增加,传统纸质笔记书写的速度已经很难满足人们的日常工作需求。以文字工作者为例,写字的速度无论如何都很难比得上打字的速度,再加上每天需要记大量笔记,传统纸质笔记就会在无形中增加记笔记的时间成本,而笔记APP则可以轻松避免这些问题。除了单纯的文字和手绘表格、图像之外,电子笔记甚至可以用来记录照片、声音等多媒体资料,多介质快速记录成了电子笔记的天然优势之一。
作为当下一款高频应用软件,笔记APP的火爆恰恰是市场对这类工具的肯定。一来对那些经常记录笔记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能妥善保管他们的笔记更重要的事了。传统纸质笔记由于纸张本身缺陷,即使笔记保管得再好,都有可能会出现毁损的情况,部分“马大哈”甚至会将笔记遗失。而笔记应用只要云端系统还在,资料永远不会丢失,这可能是大多数人追捧笔记应用的真正原因。
二来,传统纸质笔记记录到一定程度,如何快速查找资料就成了最大的难题,即便是一开始就分类制作笔记设置标签也无济于事,更不用说分类制作标签需要耗费的大量时间成本。而人们最初使用笔记应用无非是为了能够整理自己零碎的知识便于查找。相比普通的手机备忘录或日记应用,笔记应用除了新建文本还能任意添加各种类型的文件信息,这使得自己的某一方面知识能够得到妥善的管理,在查找时也比较方便。可以说在生活节奏加快的当下,笔记应用市场安全保管、分类整理的优势得以凸显,由此造就了笔记APP的大火。
目前市面上的笔记应用按照功能定位,可以分为综合型和垂直型两类。
其一,以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等为代表的综合型笔记应用。最早出现的笔记应用无不以功能齐全、服务多样为理念。对这些笔记应用来说,最初不清楚用户使用习惯的痛点时,多元功能发展成了这些笔记应用的最佳选择。根据比达咨询《2017年6月记事类APP月活跃用户数》显示,排名前五的笔记应用分别为印象笔记、OPPO笔记、有道云笔记、酷派笔记本以及讯飞语记。这表明,综合型笔记应用实力不可小觑。
大而全意味着功能丰富,这些笔记应用在官方宣传时号称能完成任何常用操作,比如写作阅读、任务管理、标签查找等等,用户可以通过手写、录音、提醒、附件(照片格式)、拍照、文字六种方式撰写笔记。笔记应用还针对用户喜好设置了不同粗细颜色的字体,还为用户提供各种方式修改笔记,甚至还能多方修改互相分享。对用户而言,功能丰富自然是再好不过,但功能大而全的综合型笔记应用缺点同样显著。
一方面,对大多数新用户而言,功能太过丰富的应用会使得他们陷入学习如何更好地使用工具的痛苦。以印象笔记为例,单就搜索功能,印象笔记就提供了图片搜索、附件搜索以及其他根据创建日期、包含附件类型、创建地点等进行搜索的高级搜索语法,即便这些功能看起来相当便捷,但是太过丰富还是会让新用户陷入难入手的困境,这不利于笔记应用扩展新用户。
另一方面,模式带来的功能问题不可不说。首先,应用占据大量空间。印象笔记创始人曾承认,EverNote(印象笔记国际版)存在“5%”的问题,很多用户只用到了EverNote 5%的功能,问题在于每个用户用到的5%功能都不一样,为了满足不同人的5%,EverNote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笨重。笔记应用本身就要存储大量资料,对于移动端设备而言本就是不小的挑战,即便资料可以上传云端不会占用移动端空间内存,但应用本身的空间占有量仍然会令移动端设备吃不消,卡顿闪退现象似乎无法避免。
而对综合型笔记来说,注重功能量大忽视了深耕功能特性,使得这些笔记应用的部分功能成了可有可无的存在。以印象笔记的“稍后阅读”功能为例,印象笔记的稍后阅读仅能满足用户的“直接保存”需求,由于排版能力欠缺,没有分别设置编辑和阅读模式等,使得印象笔记不能给予用户满意的阅读体验,远远不及那些以Instapaper为代表的稍后阅读应用。网上曾有评论“印象笔记作为文本编辑器,在需要轻便的场合不够轻便,在需要专业的场合不够专业。那么这样的定位就会有点尴尬了”,可见,在深耕功能方面,印象笔记或许还要走很长一段路。
除此之外还有为知笔记的“我的桌面便笺”功能。因为快捷键不能设置,很多功能需要点击好几下才能找到,繁琐的功能设置同样让用户饱受诟病。看来,大而全的笔记应用的确是功能丰富,但是功能太多还是会给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带来很多麻烦。
其二,以讯飞语记、百度涂书等为代表的垂直类笔记应用。随着笔记应用市场竞争越来越白热化,越来越多的笔记应用开始专注于细分领域,以追求在某一领域领先并且无可替代的地位。比如讯飞语记、知行笔记等是注重语音方面的笔记应用,涂书、萝卜书斋、识墨笔记等是专注语音方面的笔记应用。
语音笔记应用最初是为了给那些时间紧张或者场合要求无法使用文字记录的用户提供服务。以讯飞语记为例,语音笔记应用在语音转文字时快速且准确率高,甚至支持多种语言输入,从外语到方言应有尽有。随着功能的发展,用户能够随时随地利用碎片化时间记录笔记,让语音笔记应用在笔记应用行业占据了一席之地。如今的语音笔记应用已经是用户记录闪现灵感碎片不可或缺的存在。
专注图转文领域的图书笔记应用同样备受欢迎。以百度涂书为例,图书笔记应用的功能设计以图书为基础,目的是为用户提供对图书信息的收集功能,核心技术自然是图片转换为文字,用户只要拍摄图书上的文字,图书笔记就会自动识别图片上的文字,而且如果识别错误,还能随时修改,图书笔记应用可以说的上是做读书笔记的最佳笔记应用。
笔记应用通过细分领域占领市场抢占用户流量的思路似乎相当成功,但是这其中暗含着很大的缺陷。专注细分领域意味着抢夺的是需要这一领域服务的用户,那么这会使得部分其他用户成为笔记应用难以获取的用户资源。以图书笔记应用为例,偏好文字功能的用户就不会使用图书笔记应用,所以图书笔记应用可以说失去了这部分市场。
相对而言,专注细分的笔记应用也更难进行产品突破创新。当某一领域的功能已经成长为应用当前最完美的版本,那么想要更进一步突破升级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成本,而且瓶颈也比较明显。就像是语音笔记应用已经具备以语音为中心的各种功能,那么语音笔记应用想要突破现状产生更多功能似乎就没有那么简单。
竞争愈发激烈的笔记应用市场,在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推动下,“跨”成为了笔记应用发展关键字,而企业级市场将是笔记应用今后争夺的焦点。
其一,为满足用户多方需求,“跨”介质和“跨”平台成了笔记应用发展的重点。一方面,就目前来看,市面上的笔记应用核心转换介质是文字,一般而言,都是语音文字互转,或者图片转文字。单一的文字介质固然符合大多数用户的需求,但是随着笔记应用争夺愈加激烈,以文字为中心的介质转换已经不再具有吸引力,且用户输出存储内容的介质不唯一,那么为了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语音图片互转,文字转图片等等,似乎成了笔记应用未来产品技术方面的重要课题。
要知道很多用户不会只使用一个笔记应用软件,例如用户会使用语记记录语音笔记,也会使用涂书管理图片笔记,对用户来说,笔记应用相互传递资料成了他们在使用过程中的刚需。此外,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元,不同平台间的资料传递似乎也必不可少。例如用户会使用钉钉查看工作任务接收文件,但是又需要配合笔记应用中的文件,导致这种多渠道平台的信息跨越成为用户迫在眉睫的需求。所以跨平台信息传递服务同样是笔记应用需要思考的重点。
其二,根据《2014年-2018年中国SaaS市场行业深度研究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未来几年,中国SaaS市场将保持30%以上的年复合增长率,互联网企业将成为SaaS推广的生力军。
面对万亿级的市场,作为记事类应用的笔记应用自然是不可放过。据了解,笔记应用最早被用户用来当做备忘录使用,但是随着笔记应用的发展,工作场景下的功能被逐步完善,笔记应用被更多得使用在工作场景,而企业级市场的核心应用场景就是工作,因此,未来企业级市场将成为笔记应用抢夺的重中之重。
总而言之,无论是专注细分还是丰富功能,笔记应用都将跨介质跨平台,朝着企业级市场进发。面对竞争更加激烈的未来笔记应用市场,谁将率先抢占高地,还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