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城际拼车为什么没有能够火起来?

城际拼车真的有需求吗?现状又是如何?又为什么不能够火起来?文章读这些问题做了些分析,一起来看看。

城际拼车”我一直认为,是共享经济下拼车市场中细分的一块处女地,最初是C2C的滴滴出行虽然已经做了”城际拼车”,但随着后面政策受限,业务裂变。市场教育后出现的商机,导致出现了许多“专车公司”,曾经非法的黑车变成合法经营,甚至滴滴与某些汽车品牌合作推出“清洁能源的滴滴专用汽车”。所以在“城际拼车”业务上,滴滴更像是一个B2C。

城际拼车真的有需求吗?

肯定有,并且这部分需求还未能很好的满足,滴滴有“跨城拼车”业务,看似已经满足了这部分需求,但为什么还会有”XX-XX拼车群”的存在呢?

在这里,拼车用户其实可以按消费力分为两类:“以效率为导向”,“以价格为导向”

滴滴确实解决了“以效率为导向”这部分用户的需求,他们不在乎钱,他们在乎时间,他们希望按一下手机,就能马上回家。

而“以价格为导向”的这群用户,他们更深一层的需求是什么?

是省钱

通过我长期几个月的观察,并且深度体验(通过拼车群成功拼车了很多次),总结出了该群体中两端用户的核心需求:花费最少钱并舒适的到达目的地

以成都-自贡举例,180KM的距离来回过路费接近160元,邮费平均150元,还有汽车的机械损耗费用,也就是说车主们回一次老家至少会花费300元左右的“车费”,所以车主们在群里发布拼车信息的目的,就是希望有人能够一起来分担,旅途费用。

除了开车,还可以选择出行方式:

【火车 ¥40】【群拼车 ¥60】【大巴车 ¥85】【黑车 ¥100】【滴滴拼车 ¥120】

群拼车的价格优势一目了然,同样是乘坐“干净 舒适”的家用小汽车,价格比滴滴便宜了一半。

C2C的城际拼车现状

因为笔者当初也尝试着根据“拼车QQ群”来做了一款小程序,好让两端用户能更快速,高效的匹配在一起,而不是通过肉眼去扫与我拼车意愿相同的,拼车信息。

在这一过程中,做了充分的调研与了解,当然最后产品已经做完,设想的功能已经实现,但是没有上线。

做失败的原因,我会在下面讲到。

目前这一块业务,还没有出现一款像样的产品,至少在我观察的“拼车”产品中,他们都有一些共同的属性和难题:产品可复制性强,同质化,商业模式模糊,低流量,市场增量低。

百度关键字“拼车”,排名靠前的【拼车网】

拼车小程序们

原因分析

C2C城际拼车的需求确实存在,目前是处于一种“没有很好地满足”的状态,更无一家独大的情况,笔者认为的原因具体如下:

无很好的商业模式(盈利模式)

目前这些“拼车产品”,大部分都靠着“发布付费”,“流量主”,“淘宝客”,“广告联盟”的变现方式,收入肯定是不能养公司和团队的。

一条城市线可能每天的客单量100+,一个一线城市辐射周边二三四线产生的城市线,可能会有几十条,也就是说,不同时做很多条城市线路的话,市场容量不大就做不起来。

法律灰色地带,业务本身是纵容黑车发展的温室

做的事情违背了政府的意愿,不符合国家当下政策的事情,都很难推动。

要么你能颠覆,要么就别做。

滴滴是个很好的例子,从当初的“违法”经营,到目前的“半合法”经营,正是靠着创造出的刚需以及强大的产品,确实帮助老百姓带来了便利,创造了就业岗位,拉动了消费,更迭了传统出租车行业,符合创新的精神,硬生生的“促使”政府创造了《网约车牌照》,颠覆了行业,创造了“政策”。

运营期间的不可控

首先是车主和乘客双方的安全保障,抢劫,伤害,车祸等情况,不可避免的为双方“牵线”的平台要负责,免责声明,在很多情况下其实都是失效的!

政府的干预,扣车罚款,调查平台,在这个法律信息不对称的时代,很难知道做这件事情的期间,有没有违反国家法律。

难以预料的事情,也许这件事的不可控远远大于我们的认知。

才疏学浅,抛砖引玉,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指教。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城际  城际词条  能够  能够词条  起来  起来词条  为什么  为什么词条  没有  没有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