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傍晚,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夜袭北京,打车需求激增,滴滴快的紧急上线仍处于测试阶段的“动态加价”智能调度系统,虽然让乘客打到了车,当天帮助北京用户出行70万次,但是加价的行为也引起了用户的不满。
但我们究竟该如何更为客观的看待滴滴的“动态加价”?是坐地起价敲竹杠?还是市场调节?
一,动态加价只是一种选择
滴滴快的由于长期给用户补贴打车费用,所以在用户心目中逐渐树立起了这是一家“公益公司”的形象。我们使用打车软件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打车费用,而用这家公司的APP就是为了省钱,哪有让我加钱的道理?
但我们都忽略了一点:动态加价仅仅只是一个选择,并没有强迫用户一定要选择。用户如果不想加价的话依然可以选择不加费,可以选择等待,继续发送原价请求。这不意味着一定不成交,只是在概率上低一些。
客观地说,滴滴的动态加价是市场经济规律的必然,任何想要出行的用户都会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做理性判断。也正因为这样,才会有人选择坐火车,有人选择坐飞机,而这因为这样层次不齐的需求才能带来经济的繁荣。
有一定经济条件的人会选择坐飞机而不会选择坐火车,我们不能强迫他们去坐火车,所以航空公司可以赚他们的钱。而经济条件有限的人他们只会选择坐火车而不是飞机,我们也不能强迫他们去坐飞机,所以铁道部可以赚他们的钱。
打车这件事也一样,打车本身就有一定经济门槛,是坐出租车还是快车或者专车?高峰时间是加价还是不加价?都会在这个市场中自然显现出来。正如亚当斯密所说,那个看不见的手会自动左右市场,用户与司机双方都会在衡量后各取所需。滴滴方面要做的事情只是满足本来的市场规律而已,所以动态加价的出现也是必然。
另外,在高峰期间,UBER叫车必须强制加价,所以在这点上,滴滴相对来说还是更人性化的,并没有强制加价,留给了用户选择权。
二,如何加价才是合理的?
如何加钱更公平,才是接下来要面对的问题。根据滴滴方面的资料,其加价算法技术如下。
第一步,监控成交率:
滴滴时时刻刻的监控某个地区范围内的成交率,如果一旦发现成交率过低,那就是说明需求大于供给,当成交率低于某个限值之后“动态加价”就会启动,来提高订单的成交率。
第二步,计算加价费用:
加价费用是通过历史大数据挖掘后再经过一定算法得出,说两个最为重要的参考大数据1,该区域曾经的高峰历史加价数据,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历史数据就是滴滴积累的出租车加小费的数据。2,目的地价值参考数据,比如当用户要从三里屯到机场,因为司机可以接到回程订单,所以要加的价格就不会太高。但是如果用户是要从三里屯去昌平区的某个村,司机接到回程的概率就小,所以加价也会相应提高。
第三步,机器循环学习:
事实上进化的算法才是“动态加价”的核心,滴滴通过不断监控成交率以及大数据相关性,不断调整算法来实现加价的合理最大化,让机器通过一次次的学习,来提高订单成功率。
公众对技术不够了解,但却用实际行动表示质疑。甚至有人专门做了测试,三个人从同样的出发点,去同样的位置居然有不同的加价,差价高达24元。
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其实供给是随时发生变化的:第一个人叫车的时候附近有车,直接匹配。第二个人叫车时稍远点有车,车开过来需要高一些的成本;而第三个人叫车时附近已经没车了,车从更远处开过来需要更的成本,所以滴滴会根据这些情况相应加价。
理想的交易价格是,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无限接近。换成大白话是,司机不用一路吐槽,给钱太少blabla;用户也不用一路肉疼,钱花的太冤枉,如何如何。滴滴正在试图磨平这个鸿沟,但这并不容易,还需要培养习惯。
三,算法决定未来
作为一个技术信仰者,我深信科技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而未来科技的核心之一则是算法,因为未来的人类会产生无穷的大数据。而如何从大数据中找到隐性的关联,让原本世界运行的效率不断提高,这就要依靠算法。搜索引擎需要算法,在线广告推荐需要算法,大数据医疗需要算法,城市公交调度需要算法……算法已经大量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并且在未来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在《算法帝国》这本书中,作者说道“未来属于算法和它们的创造者”。
所以我们不要小看这个“动态加价”算法,UBER能够在全球立足,算法功不可没,那么我们反过来再看这件事,如果滴滴在“动态加价”的算法设计上高度成熟甚至超越UBER,那么就达成了与在UBER全球抗衡的必要条件之一。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出租车、快车、专车的补贴终有一天会撤走,最后沉淀下来真实的需求和交易。能够活下来的一定是通过算法让出行交易更为合理的那家,这是互联网的精粹。
结语:
我们回到变与不变的角度来看问题,滴滴快的的补贴只是变化的表象,滴滴快的诞生之初就不是为了补贴钱给用户和司机,滴滴快的最终要做的是建立一个高效的出行平台,让用户能够花合理的钱叫到车,让司机获得合理收入,让市场中各个层次的用户与司机都能各取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