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很多趋势一样,O2O 并不是它所代表的 Paradigm Shift 最好的命名,但我想与其拘泥于名称,我们更应该探讨这风潮背后,有什么值得创业者注意的颠覆机会。
O2O = 服务的电子商务
如果我们把从 1995(浏览器开始普及)发展至今的主流电子商务,定义为”通过网络购买实体商品“,那么所谓的 O2O,其实就是「通过网络购买服务」,如此的消费行为 ─ 因此我比较喜欢称它为 Service EC (S-EC)。
通过网络购买之后,实体商品主要通过物流传递到消费者的手上。相对的,通过网络购买之后,服务往往没办法被递送到消费者面前,因此通常要由她亲自莅临该餐厅、发廊、SPA、健身房、瑜伽教室,才可以享受到订购的服务 ─ 也因此才会有 Online to Offline,也就是把消费者从线上带到线下,之称。
智能手机 = 服务电商化的圣杯
这样的消费方式其实从有网络以来就可以被提供,也一直有人试着提供,但碍于传统电脑的限制,一直很难把体验做到极致 ─ 消费者往往需要列印出单据,然后再去店里使用,这样的步骤不仅麻烦,也会大大降低转换率。
而自从智能手机普及以来,消费者不仅随时随地可以上网,也随时随地可以通过手机来提供身份认证,因此大大改善了环境的限制。
服务提供者的上网化
另一方面,如果网络平台本身不是最终的服务提供者,而必须要和所谓「本地店家」合作,那么在过去整合上也非常困难。除了必须要求店家安装电脑、网络连线,还必须教育每个店员使用店家端的软件。现在,每个店员也都有智能手机了,只要把店家端的 App 设计好,让店员能够通过网络与消费者沟通、现场认证,都变得容易许多。
13.3 兆的机会
如果说传统商品电商颠覆的是实体零售业,那么光在台湾这个市场,它的上档机会是年 3.8 兆的总体零售年产值。以目前传统 B2C 与 C2C 电商约 4,000 – 5,000 亿的总年营业规模估计,目前的商品电商的增长进度约 12%,也就是说未来还有 8 倍的成长空间。
另一方面,O2O 电商颠覆的服务业,光在台湾这个市场,它的上档机会是高达 13.3 兆的泛服务业年产值。目前服务电商的总年营业额恐怕不到 1,000 亿,因此增长进度不到 1%,还有 100 倍以上的成长空间。
O2O 有哪些机会
所以所谓的泛服务业,到底有哪些子类别,可以供 O2O 创业者尝试?我根据统计处的资料,整理出了这个表格。
如果根据年营业额排序,会是这样的样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