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投顾在欧美国家,正如火如荼的进行,而在我国,情况却并不明朗。那又为什么,这个被看好的智能投顾却突然失声了呢?
智慧金融,一直被认为是AI目前最被看好的落地领域,特别是智能投顾。
虽然在欧美国家,智能投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可是我国,情况似乎并不明朗。
作为银行系首家上线的智能投顾——摩羯智投,无论是体量,还是影响力上都榜上有名。虽其规模已超80亿,但其未设置风险评测机制,基本处于以销售为导向的阶段。
而宜信旗下的投米RA,最初上市时主打海外投资。去年6月推出人民币版本,其风险等级共9等,无论最高还是最低,反反复复就是8只基金,对大额用户而言,显然风险不能分散。
除了摩羯智投外,其他多家智能投顾们,少有向公众袒露其资产管理规模的,个中原因就值得玩味了。
为什么智能投顾这把火似乎还没有燎原之势?
瑞士银行设在美国的交易场2011年和2016年的对比
雾里看花还是蓄势待发?智能投顾之困局
我国的智能投顾,从万众期待到门可罗雀,主要有3点原因。
1.缺乏生长的土壤,智能投顾概念重于形式
Wealthfront是美国最知名的智能投顾公司之一,主要目标客户是:有充足的现金流,却没有时间精力和投资知识,来打理自己资产的年轻人。投资的准入门槛很低,设定为5000美元,10000美元以内不收取管理费(超过部分费用约为0.25%),交易程序也被大大简化,增长速率非常快,在2018年初就已经管理了100亿美元的资产。
而我国当前市场上,正常的智能投顾,均以公募基金为资产标的,通常其:认购、赎回、托管成本和管理费用综合达1%-2%,是国外智能投顾的2-8倍。
智能投顾的实现,基于对细分产品的量化,国外的智能投顾投资组合主要以ETF为主。
目前美国大概有1600只ETF,共2万多亿美元的市场。而中国仅有100多只ETF,大多数为股票,没有债券、大宗商品和针对不同的产业的ETF,不能做到分散投资,有效配置资产更无从谈起。
因此,现在很多所谓的智能投顾,只是投资经理根据自己掌握客户的投资偏好,做统计并推介投资方案,本质上,还是披着人工智能“马甲”的传统投顾业务。
同时,智能投顾涉及到:投资咨询、产品销售和资产管理三块业务,而国内这三块牌照是分别发放和监管的。
由于是纯线上的平台,监管难度非常大,监管层也处于观察阶段。因此现阶段,智能投顾依然处于,概念重于实质阶段。
未来将如何走,还有待进一发展。
2.大数据大而不“精”,深度学习黑箱迟迟难揭
人工智能发展起来的关键是——大量的数据,甚至可以说,人工智能发展80%归于数据的丰富,20%归于算法的提升。
在金融行业,数据极易标签化,这给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发展极大的利好。然而,从数据大上来说,智能投顾所获得的数据还不够多,这个不够多不是指数量上不够,而是指维度上的单一。
智能投顾,主要是基于用户画像和资产刻画提供精准服务。
用户画像,需要投资者交易行为数据的搜集和分析。而我国客户的投资行为习惯非常脆弱,客户是基于长期被动投资、指数投资还是主动投资,带来的结构,对智能投顾的挑战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客户的风险画像,有时候很难精准表述它的特征。
而资产画像,需要对金融产品,以及结合市场的数据的搜集和分析,国内目前在这块上略显薄弱。
国内拥有成体量的有价值的数据信息的公司很少(BATJ等寥寥几家), 而拥有优质数据资源的公司,组建了牢不可破的数据封闭体系,并不能很好的互通。再有就是数据整合模式不成熟,缺乏大的平台型数据公司,造成有价值的数据过于分散,接入成本高。
如果算法在智能投顾赋能中占比20%,那深度学习起了至少一半的作用。
据说深度学习领域所认可的人才分两种:
第一种是开宗立派的人物,比如:发明CNN(卷积神经网络)、DNN(深度神经网络)、RNN(循环神经网络)的宗师级人物。
第二种是真正能够把参数调好的人,这极其稀缺。比如:对于多层神经网络,是设置10层、5层还是7层效果最好?每层都有很多参数,应该输入多大的数据量,才会产生理想结果,这是一个经验值,甚至没有规律。比如:当你输入大量数据后,得出一个结论后,你没办法回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甚至你无法证明这是最优解。
所以深度学习最大的问题是黑箱。
在我国对金融与科技领域的高压监管下,你显然无法向监管机构,充分解释神经网络的运作原理。
3. 背后的商业逻辑未变,即配置资产和金融服务的属性没变
传统投资顾问由专业人士担任,主要针对高净值人群。由于人力成本高,传统投资顾问的管理费普遍高于1%,且边际成本下降不明显。但基于计算机算法辅助的智能投顾,管理费普遍在0.25%-0.5%之间,边际成本随客户增多而下降,边际效应明显。
但是,相比于传统机构,智能投顾公司投入市场和运营的花费却很大。这是典型的互联网发展模式,先砸钱做用户量。
但是,这样就增大了获客成本。这就难免使投资者感到疑惑,估值这么高,你的核心竞争力呢?
慧牛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其产品创新乏力,和投米、灵犀智投区别不大,均是基于风险评测得出投资组合。产品同质化严重不说,其基金数量极少,风险很大。同时,智能化程度不高,公司盈利率也并不理想。
智能投顾想要颠覆传统投顾,似乎还为时过早。
哈佛商学院教授克里斯坦森认为颠覆性分两种:
新市场颠覆——能够开辟一片新的市场;
低端颠覆性——能给现有产品,提供一个更简单、低价或更方便的替代品。
而智能投顾想要颠覆传统投顾,似乎还为时过早。
理想丰满现实骨感,智能投顾接下来该怎么破局?
虽然与人相比,机器不会疲劳,可以24*7小时工作,对数据拥有更强的记忆力和掌控力,但是,实践起来并不容易,是时候打破这一迷雾了。
1. 优势互补,技术与流量的结合
上文提及的Betterment,辛苦10年积攒20万用户,资产管理规模100亿美元,在短短两年内,就被老牌资产管理机构Vanguard超越,Vanguard当前管理规模是830亿美元,已经是Betterment的8倍。
智能投顾的竞争优势是品牌,而品牌恰恰是老牌资产管理公司的强项。品牌弱,则获客成本高。高财力、高信任的用户,转化成本不是独立智能投顾所能接受的。
比如:中农工建这种大银行,很早就和BATJ等互联网金融企业合作。
这里合作的一大关键就是——技术能力。而一些缺乏技术能力的中小银行、城商行、农商行也显然有进军智能投顾的趋势。
他们一方面被大银行压的不行,但往往也在地方上有一定的获客优势;另一方面,他们也往往有锐意创新的需求在,但是碍于其薄弱的技术实力,往往很难推进类似的创新,这便可以与具有技术优势的智能投顾们优势互补。
银行天然对风险很敏感,切入点可以是低风险的定投,或者偏固收类的资产配置等。
总之,采取相互赋能的形式,最大程度的将蛋糕做大。
金融市场上的收益产生过程与方式千变万化,只有通过人脑的思考、理解与创新能力,才能够将其架构成应有的模型。而智能投顾只能在部分程度上完成这个任务,因为它没有创新与发展的能力。同时智能投顾侧重于“投”,缺乏“顾”。
因此现阶段,人的干预就显得十分重要。
智能投顾作为一种参考,最终投资建议必须经过人工检视、处理后才能提供用户使用。一般,用户与传统投资顾问有更多的互动,可以涉及用户——税收筹划、房地产投资、子女教育投资等更广泛的财富管理增值服务。
从用户的角度出发,顾比投甚至更重要。因为对于用户来说,“投”本身就是智能投顾的分内事。而做到“顾”,需要在投的过程中的适当的人文关怀,就算没有客套话,或者不做大跌时候的心理辅导,也应该给用户一个投资理念的正确引导。
想人之所想,这是获得用户信任的不二法门,有时候甚至比投得好(赚钱)还有效。
从行业发展情况来看,由于依托传统金融机构的平台资源和客户渠道,AI+HI的模式,是现阶段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虽然未来的趋势,势必是资产配置,建议完全由机器人投顾的人工智能算法给出,但是技术的发展是有阶段性,先驱和炮灰往往只有一墙之隔。
3. 提供数据分析,让用户自主选择
当前我国证券市场,仍然以散户为主,市场情绪波动巨大,很容易出现不理性的投资行为。
这种非理性行为,某种程度上助长了上市公司的有恃无恐。因为投资者的决策,并不是依托长期价值,而是通过小道消息、讲故事;通过金融学中公认的科学投资方法,如:组合投资、资产配置等概念,引导投资者理性配置自己的资产。
同时,智能投顾的主要目标人群势必是——年轻人和一大批新中产,这些互联网原住民,对智能投顾的接受度可能略高于一般群体,但对机器的信任值,也达不到轻易拿出自己口袋里的钱。
基于这种情况,企业方可以提供很多方便的投资工具或者分析工具。比如:基金的优选及诊断,同时配上一些诸如:数据回测工具,估值概率分位,因子强弱分析,MPT之类的分析工具。
一般来说,人对机器的容错度往往高于人对人的容错度。对用户进行市场教育的同时,给用户一定的自主选择,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其对机器的容错度。长时间来看,有利于人们对智能投顾的接受。
而当企业采取这种方式,无论是TO C还是TO B,都会产生新的赢利点。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我认为智能投顾处于蓄势待发阶段。虽然在我们国家既有智能+投,也有智能+顾问,既有机器主导,也有人机融合,不乏各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情况。但我认为这是变革转型期的常态,无论是:欧洲、美国,都会面临这种鱼龙混杂的现象。
相信伴随着AI技术的成熟和相关政策的落实,智能投顾必将颠覆现有的投顾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