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4月1日宣布将发放4亿元消费券,定向鼓励本地消费者,扶持郑州商家,拉动线下消费。郑州并不是第一个这样做的城市。在此之前,包括南京、杭州等多个城市都“祭”出了消费券“大招”。消费券也因此成为了各界热议的话题,市场为之振奋。
▲图片来源:河南广播电视台官微
消费券是什么?多地发放的消费券的背后有何深意?消费券真的管用吗?思客带你来一探究竟。
▲消费券怎么领?怎么花?这个视频告诉你!视频来源:央视新闻
什么是消费券?
所谓消费券,是指政府部门或企业在因经济不景气导致民众消费能力大幅衰退时发放的一种专用券及支付凭证,期望借此来刺激消费,进而带动经济的复苏。消费券通常都会有明确且较为短暂的使用期限,即规定时间内必须一次性消费完毕,逾期无效。说白了,就是你如果不及时把它“花掉”,就废掉不值钱了。从这个角度看,发消费券比直接发钱更有助于定向提振消费。
当然,这种操作方式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早在2009年的时候,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不少对外贸易极其活跃的省份受到一些冲击,民众消费信心受挫,内需疲软。那时,政府就采用发放消费券的形式来刺激居民消费。无数人欣喜于这笔“意外之财”,纷纷拿去花销,相关行业的颓势因此得到扭转。
▲2009年3月20日,一位杭州市民展示社会消费券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十多年过去了,多地又再次“祭”出这一招,是否也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呢?
发放消费券背后有何深意?
发放消费券,不只是为了刺激消费,更是促进整个经济的良性发展。重庆工商大学莫远明教授坦言,消费是整个经济循环的起点,也是终点。如果居民消费持续稳定增长、消费潜力充分释放,就能帮助企业将生产转化为效益。
换句话说,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只有最终需求旺了,经济才能真正地启动起来。而且,与投资相比,消费拉动经济的作用更直接、迅速,能够在短时间内疏通生产循环。
有研究表明,消费券对消费的额外拉动作用在10%~40%之间,即相比于没有发放消费券的情形,发放100元消费券后,能够多带来10元~40元的消费。
从数据来看受疫情影响,我国消费市场在整体稳健基础上出现了暂时性负增长。数据显示,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0.5%,其中,商品零售下降17.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期比较(2010年-2020年) 图表来源:央视新闻
可以说在此时,以发放消费券来克服疫情对消费的短期影响,可谓契合时机、切中实际。
为什么发消费券,而不是直接发钱呢?
很多人拿这次各地的消费券政策和大洋彼岸美国的2万亿经济刺激法案做对比。一个是发消费券,一个是“发钱”,为什么两国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刺激经济?
▲3月27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2万亿美元财政刺激计划。图为美国华盛顿,一名男子在国会大厦附近玩滑板。 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德勇从两国民众的消费习惯角度说明了这一问题。
他表示,中国是一个高储蓄的国家,如果发放现金,大家可能会将其用于当期消费,也很可能成为居民储蓄的一部分,或流向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等非消费领域,难达到拉动消费的目的。
而美国民众的消费习惯就有很大不同了。很多美国人有超前消费的习惯,基本上是“吃光花光”或信用卡透支消费,存款不多。疫情来袭,直接给民众“发钱”既能直接带动消费,也能解很多家庭燃眉之急。
如何科学用好消费券这个“杠杆”?
前面讲了那么多消费券的好处,但需要注意的是,消费券的发放不能太盲目。
首先,消费券不能盲目大规模发放,要科学规划,要基于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落实,以防止财政压力进一步增加。
政策应向特定地区、特定行业、特定人群倾斜。实践证明,消费券恐怕不适合投放在生活必需品领域;那些上下游带动作用强、横向关联行业多的特定行业,更适合发放消费券。
▲如何科学用好消费券这个“杠杆”? 图片来源:经济观察报
另外,消费券不宜频繁发放。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冯兴元认为,消费券这种手段,应该被看做是一种短期的应急性经济政策,它有一定的作用,但不会起到长效的作用。
促销费、扩内需将是一场“持久战”。要真正拉动内需,还需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增加居民收入,减轻国民负担,加强国民消费信心。唯有综合施策,才能稳定消费预期,让人们真正能消费、愿消费、敢消费。
来源:新华网思客综编自央视新闻、经济观察报、工人日报、广州日报等
策划:刘娟
监制:唐心怡
编辑:马宇聪
校对:周佳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