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从前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慈怀伴读

 

各位书友,四月的天气,总让人想起北岛的那句诗“玻璃晴朗,桔子辉煌”。慈怀伴读专栏,四月的读书主题是“每天都是读书节”。

在这样的温度和清爽中,最适合读的,莫过于那些藏在电影中,书籍中,以及我们身边的故事。我们在这些文字中,看到了自己,也看到了世界。慈怀四月的伴读书单,就像是收集美好故事的捕手,把最温情、真诚的一面,展现在所有人的面前。

今天我们要分享的书是《查令十字街84号》,快快加入我们的伴读社群,与众多书友一起读书,也读故事中的深情与寡淡,请长按文末海报二维码加入。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念念不忘朗诵

查令十字街84号是什么?

 

答案是:一家书店!

 

马克-肯恩书店,对全世界爱书人来说,这里永远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因为这里,记录了一段买书人海莲与书店书商弗兰克通信近20年的情谊,如今,书店早已关门,但在旧址的墙上,仍可看见这样的铭记:“查令十字街84号,马克-科恩书店的旧址,因为海莲·汉芙的书而闻名天下。”

 

这本书,便是《查令十字街84号》。

 

现代社会,节奏越来越快,人心越来越浮躁,这本书,这个故事,以及这家书店,也许能提供一个远离纷扰的地方,让人们忙碌的灵魂短暂地休憩一下。

山长水遥的问候,

像久别的老友重逢

 

三十三岁的海莲·汉芙是位没有固定收入的女作家,也是个书痴。但她苦于在偌大的纽约,竟寻不到几本像样又价格合适的英国文学。

 

有一回,海莲路过街边的杂志摊,无意间瞥见一则广告:专营绝版书。是一家6000公里之外的伦敦旧书店,地址是查令十字街84号。

 

就这样,海莲给书店写了第一封购书的信。

 

这一写,就是20年,足足100多封信。

 

信的那头,是书店店主弗兰克,他认真地给海莲找书,绅士地回信。

 

海莲听朋友说,此时的英国,食物严重匮乏,每户人家一星期才分60克肉,每人一个月才分得一只鸡蛋。于是,热心肠的海莲买来鸡蛋、火腿和肉罐头,给书店寄了过去。

 

弗兰克回信说:“亲爱的汉芙小姐,您的礼品已平安到达,并已均分给大家。您这样照顾我们,真是太亲切太慷慨了,我们都心怀感激。”

 

员工们也纷纷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了感激:有人亲自写了信,有人给海莲寄了一条手工编织的爱尔兰桌布。

 

水远山遥的问候,像阳光电影里的久别重逢,热切地,自在地,一如老友。

 

虽未曾谋面,但二十年的书信往来,让海莲和弗兰克,和书店店员成了朋友,成了彼此生命中珍贵的人。

 

以前,手机还未普及,书信是人与人之间唯一的纽带:外出的游子,分别的恋人,远方的朋友……

 

那时候,我们在信纸上写下思念,郑重其事地放进邮筒,等信来时,又焦灼,又欣喜,又幸福,见到字,便等于见到了那个思念着的人。

 

如今,我们有了更便捷的通讯,比如QQ,微信,邮箱……但不知怎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反而变淡了……

 

总觉得少了什么,少了点什么呢?

 

我想,少了点一笔一划写下来的认真,少了点时间积淀、发酵的厚重。

点击图片收听更多好书解读内容

用20年的光阴,等50本书

 

日本茶道里有个词,叫:一得永得。

 

得到一次便是得到永久。比如南国人到北国看了一场铺天盖地的雪,北国人到南国领略了一回姹紫嫣红的春。

 

书籍便是一个一得永得的过程。静心读一本书,书中的思想和情感,都将化为我们生命的养料,滋养我们的灵魂。

 

对于书,海莲有着发自内心的喜欢:

 

“我捧着它,生怕污损它那细致的皮装封面和米黄色的厚实内页。我简直不晓得一本书竟也能这么迷人,光抚摸着就教人打心里头舒服。”

 

有些书,即便价值不菲,海莲也愿意掏腰包;有些书,即便很难寻,她仍然愿意等,一本《项狄传》等了三年,《坎伯雷故事集》更是等了四年。

 

用20年的光阴,海莲等了50多种书。

 

有人说,书籍,是人类留存知识和情感最好的载体。

 

繁华烟云转头空,只有书,记录了前人思想的书,不管山河江海如何变换,都会被好好地保留下来,作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流传下去。

 

可是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心越来越浮躁,坐下来读一本“闲书”,却变成了一件可有可无的事。

 

不知道为什么,人们愿意一掷千金,买车子、房子、衣服、口红,却不愿意买一本书,一本能让自己褪去浮躁、静下心来去品读的书。

 

其实,这已经不单单是书的问题了。

 

更在于现代社会,人们的心境变了,人们不愿意浪费宝贵的时间,去做一些“无意义”的事,比如看书,比如走进山谷、森林、湖泊……

 

人们好像都活在自己构建的小小的世界里面,根本没有意识到,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有多迷人。

点击图片收听更多好书解读内容

从前的日色不慢,

慢的是时光里的人

 

在海莲的一生中,曾有一次非常接近去马克-科恩书店的机会,但终究没有去成,她用了个“拙劣”的补牙借口。

 

我想,她是不敢去吧。

 

唐代诗人宋之问有一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大概就是海莲当时心境的真实写照。

 

这个“乡”,便是弗兰克

弗兰克,你在干嘛!我可啥都没收到!”

“春天来了!我想读点情诗。行啦,别老坐着,快去把它找出来!”

“大懒虫,等到你寄书来,我都不晓得要超度几回了!”

 

有一次,海莲甚至感慨道:“唉,这下子你该明白了吧,弗兰克,这个世界上了解我的人只剩你一个了。”

是爱情吗?似乎是,又似乎不是。

 

我只知道,二十年的相知,绝不是两个字可以囊括的。

 

木心有首诗,《从前慢》,再耳熟能详不过: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不管是20年通了100多封信,20年买了50多种书,你会发现,折算下来,都不算很频繁。

 

但你能说,他们之间的感情淡吗?

 

当然不能!简直比海还深!

 

因为真正让从前的日色变得慢的,不是时间,而是时间里的人。

 

因为他们认真地对待生命中每一个珍贵的人!

 

就像海莲和弗兰克,用了长长的二十年,费尽了一生光阴。

点击图片收听更多好书解读内容

后来,弗兰克离世,海莲给伦敦的朋友写信:你们若恰巧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它太多了……

 

作家廖一梅曾说:“在我们的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愿你能够重新拾起用笔写信的心;

 

愿你做一个像海莲一般真诚、善良的人;

 

愿你能用一生的时光,去遇见一个真正彼此了解的人;

 

愿你心中的查令十字街84号,今生不再错过!

以上就是我们分享的全部内容。

*注:配图来自摄图网

*作者:十四。本人很懒,阁下请便。本文首发慈怀读书会(ID:cihuai_dushuhui),因书明理,以慈怀道,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第三周:故事没有始终一说

(4月15日-4月21日)

 

4.15《山茶文具店》一封封代笔信是客人们的写实生活,也是一节节人生的课堂

 

4.16《主角》:一部动人心魄的命运之书

 

4.17《寻找时间的人》:成长、亲情与人性,从来没有什么不同

 

4.18《使女的故事》:每一个被记录下的故事都暗含着一个未来的读者

 

4.19《查令街十字路84号》:全球爱书人之间的一个暗号

 

4.20《流浪的地球》:认识自己,了解未来

 

4.21《伤心咖啡馆之歌》:写出了每个人的孤独感

慈怀读书会社群式陪伴学习,全国书友都可扫码入群,一起读书,享听四月的好故事!

慈怀四月伴读愿做小酒馆

好故事都写在春天的后面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

即可进入读书社群,免费听书 

↓↓↓↓

慈怀会员

给自己爱上读书的理由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从前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  从前词条  一生  一生词条  个人  个人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