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唐云路 王毓婵
******** 到美国国会去道歉了。
美国东部时间 4 月 10 日下午,******** CEO 马克·扎克伯格在华盛顿接受了国会质询。质询的全程都通过视频公开直播。
一名美联社的摄影师拍到了扎克伯格面前的笔记内容。在助手为扎克伯格准备的笔记里,还包括“是否准备辞职”这样的问题。在笔记里,这个问题的建议回答是,他确实犯下了错误,整个公司正在面临巨大的挑战,但是也同样会解决它。不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国会议员这样问。
整场听证会,扎克伯格都在就 ******** 遇到的问题反复道歉——参议员们反复提出一个个尖锐的问题:******** 在做些什么,如何避免俄罗斯干涉大选的事情再次发生、用户到底能不能彻底删除留在 ******** 页面上的信息,信息会在 ******** 的服务器上保存多久……有参议员甚至将奥巴马竞选时的应用也拿出来讨论。
在参议员们正式开始质询之前,扎克伯格宣读了一份预先准备好的证词,这份证词将近三千字,与扎克伯格之前发布在 ******** 上的道歉声明类似,除了道歉、说明发生了什么、介绍 ******** 将作出哪些改变,例如如果用户已经 3 个月未使用某应用,将限制开发者能够获取的数据。
“防止 ******** 作为工具被滥用,我们做得还不够。出现了类似假新闻、外国势力干涉总统大选、仇恨言论、数据隐私等问题。”扎克伯格说,“过去,我们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这是我个人的问题,我对此表示抱歉。我创办了 ********,我对平台上发生的事情负责。”
这是扎克伯格第一次在国会露面。在听证会的证人席上,扎克伯格整整待了五个半小时。
这是中国的互联网巨头们从没有经历过的事,因为隐私问题在公开直播的听证会上被反复质询。
从校内网、QQ 空间、微博再到微信,中国社交网络产品中或多或少都有复制 ******** 的痕迹。
每一次 ******** 推出新功能,让用户展示更多个人隐私,都遇到用户的阻力,扎克伯格为此一遍又一遍公开道歉、安抚用户。最终的结果都是用户退让接受新的形态:将个人信息放在社交网络上、集合好友动态的首页信息流、社交网络信息被分享给广告商……这些如今社交网络常见的功能,在 ******** 那里都在一次次道歉之后演进而来。
当代互联网建立在这样一个讨价还价的基础之上:只要交出自己的真实信息,你就可以在数字世界自由地进行搜索或分享。
多年来,******** 的讨价还价颇为辛苦,它在中国的同行们却几乎没有受到什么阻力。
百度 CEO 李彦宏最近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2018 年会上说:“中国人对隐私问题的态度更加开放,或者说没那么敏感,如果说可以用隐私来交换便捷性或者效率的话,很多情况下他们是愿意这么做的。”
这不是李彦宏突发奇想。这是中国互联网公司多年来习惯的现实。
参议员手上厚厚的一叠,是 ******** 的全本用户协议
南卡罗来纳州共和党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将 ******** 的用户协议打印出来放在手边,提出的问题是:“绝大部分人都不会看用户协议,对吗?”
答案是肯定的。
也不仅仅 ******** 一家公司如此,互联网公司拿走各种权益,靠的就是那份没人能读下去的万能协议。
有些参议员的问题在过去两周里 ******** 已经解释过许多次。三月底,扎克伯格发布的道歉声明是 ******** 遇到用户激烈反应时一贯的格式。
首先是详细地介绍发生了什么,******** 当初是怎么让人钻了空子,接下来为了让同类行为不再发生,******** 还会做些什么。
******** 成立十几年以来,扎克伯格已经道过无数次歉了。
以前,用户很快就会忘记他们为什么而抱怨,而引发用户不满的新功能则被保留在 ******** 上,用户在使用 ******** 时逐渐对此习以为常。
这一次剑桥分析滥用 ******** 用户信息引发的讨论,因为牵扯上美国总统选举,在过去两周里酿成美国上下讨论最热烈的话题,******** 的股价一度蒸发了数百亿美元,删除 ******** 页面的倡议则在其他社交网络上愈演愈烈。
主持质询的参议员 Bill Nelson 在听证会的开场时说:“如果 ******** 以及其他社交媒体公司不按规则来,那我们任何一个人的隐私都将不存。”
数十年来用户的积怨一朝爆发。
【从 ******** 到校内网,人们开始把真实信息搬上社交网络】
******** 成立前一年,还是哈佛学生的扎克伯格就攒了一次公开道歉的经验。
他开发了一个叫 Facemash 的网站,自动抓取学校局域网里的哈佛学生照片,陈列在页面上让访问者判断谁更吸引人(hot)。这件事在哈佛校内引发轩然**。
在扎克伯格的道歉信里,他写道:“我为了让网站能快速成长和扩散导致这样的结果,我对此感到抱歉,我现在知道我用了错误的方法来达成目标。”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扎克伯格挺过了那一次风波,创办了 ********。
这一次,人们都主动将信息上传到了 ********。
或者应该这样说,社交网络这个词,是由 ******** 创造的。
在注册 ********账号的时候,你需要上传一张个人照片,然后提交各种个人信息:姓名、年龄、职业、教育背景,在那个自动生成 ******** 的个人页面上,“你是谁”这件事一览无余。更进一步,你还会展示你的个人喜恶、联系方式、所在位置,******** 则将一个个的个人页面串成了网络。
人们不太理解数字社交,当然也对网络上的隐私没什么概念。社交网络的诞生重新定义了隐私的边界。
不只是一些有名的投资不理解为什么人们愿意用这种东西,错过机会,扎克伯格自己当时也不知道。
当时扎克伯格自己电脑里的私人对话信息被科技网站 Silicon Alley Insider 获得并公之于众。以至于六年后扎克伯格为自己当年的言论又道了一次歉。
扎克伯格那时候还只是一个大学生,说话没什么分寸,在和朋友的对话里他说:“那些人就是把数据给我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信任我’,那些傻逼。”
轻而易举的,他能通过 ******** 看到 4000 多个哈佛学生的电子邮件地址、照片等等。那些都是用户自己上传、展示在个人页面上的。
一些中国公司看到了 ********,也将其复制到了中国。
王兴创办的校内网是其中一个,2005 年年底,校内网上线。和 ******** 从哈佛开始一样,校内网最初也是在清华、北大、人大开始,学生们用实名注册,在校内网上添加自己的同学,也在校内网上展示自己的生活。
几乎跟校内网的创立同时,占座网、露脸网、亿聚网、5Q 网、ChinaY.com、99号宿舍、底片网、饱蠹网等 ******** 的复制者都出现在中国。
从大学生到白领,数以亿计的用户注册了这些实名社交网络。
【******** 推出了首页信息流,第一个复制者是 QQ 空间】
2006 年 9 月,******** 推出了信息流( News Feed )和个人动态(Mini-Feed)功能。在此前的版本中,******** 只有用户简介页面,人们习惯了发发动态记录自己的生活,然后偶尔点进好友的页面去看看对方的动态。
用现在的眼光看来,那时的 ******** 其实有点像一个没有朋友圈的微信。
News Feed 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切。一夜之间人们发现自己的动态被加入了信息流,和其他好友的动态混在一起,可以被上划下拉轻松查看。这个新功能激起了大量注重隐私的用户的不适,上百万人加入了抗议组织。
负责开发 News Feed 的工程师克里斯·考克斯(Cdivis Cox)的一位老朋友对他说,“你刚刚毁掉了我最珍贵的东西,请一定要关闭它。”
9 月 5 日,扎克伯格在自己 ******** 的账号下发表了一篇长文,题目是Calm down. Breathe. We hear you.(冷静冷静,喘口气,我们听到了)
在文章中,扎克伯格重点解释了三点。首先,News Feed只是一个“尚不成熟”的新产品,还需要完善,******** 珍视你们的反馈;其次,我们不希望大家产生“被盯梢”的感觉,只希望能够让朋友之间的联系更紧密,所有值得被记录的都值得被分享;最后,隐私设置仍然存在,大家可以设置仅对自己可见和仅对好友可见,不想让别人看到的东西一定不会被看到。
******** 门口的抗议人群逐渐散去,在这期间,******** 的用户数量翻了一倍。
在后来的十余年里,******** 坚持保留了 News Feed,抗议侵犯隐私的声音也听不到了。人们大多是抱怨他们看到了什么不该看的,或者没看到什么很重要的。通过不断变换算法、做兴趣推送,******** 让更多人习惯了使用这个功能。
在 News Feed 上线十周年时,扎克伯格说: “News Feed 是我们过去 10 年间押下的最大赌注之一,它帮助塑造了我们的社区和几乎整个互联网。”
另一边,在 News Feed 上线后一年,******** 远在东方的学习者们开动了。QQ 空间在主页做了一个“信息中心”,但腾讯团队吸取扎克伯格的教训,步子迈得小了点。
“怕用户不习惯,我们把展示好友状态的信息流放在了二级页面里。但是后来发现用户反响不错。”腾讯副总裁兼社交平台部总经理梁柱回忆说。
随后,QQ 空间一步一步让信息流成了主页重点,也就是现在一登录 QQ 空间出现“个人中心”呈现的状态。当年,腾讯在财报第一次公布了 QQ 空间的活跃用户数——1.02 亿。
2012 年 4 月 19 日,微信发布 4.0 版本, “朋友圈”上线。原来的 QQ 用户十分熟练地接受了这个功能。出于对国民熟人社交习惯的了解,张小龙把这个信息流做得更干净、更隐私了一点。到 2017 年年底,微信用户达到了 9.63 亿。
【用社交账号登录第三方应用,现在应用最广泛的是微信】
然而同样是在这一年,******** 的用户们再一次感到扎克伯格踩在了他们的脚趾上。有些用户还没听说过什么叫 Beacon,就莫名其妙被它公布了自己的行踪。
Beacon 生于 2007年 11 月,卒于 2009 年 9 月,是由 ******** 设计的一个广告系统,它一开始时会自发将 ******** 用户的网络活动与其好友进行分享。例如,当 ******** 用户在Overstock.com上购买产品时,他的好友可以从 ******** 页面上了解到他的购买行为。
这个业务对于与 ******** 合作的第三方机构来说,是个纯天然又不费力的打广告的好机会,但对于第二天起来刷信息流时才发现所有人都知道自己买了什么的用户们来说,滋味就不太好受了。
抵制 Beacon 的活动很快开始了。但是一个月后 ******** 的解释才姗姗来迟。
在道歉声明中,******** 解释说 Beacon 之所以会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把行踪透露出去,是因为我们希望让“分享更便捷”。
然而 Beacon 给 ******** 带来的麻烦还远没有结束。 一些原本支持这个系统的广告主比如可口可乐也撤掉了连接。
一年后,******** 彻底关闭了 Beacon广告系统,并支付 950 万美元和解金用于创建一个促进网络隐私保护安全的基金会。事情终于告一段落。至今Beacon 仍然被认为是 ********早期最受瞩目的失败产品之一。
然而对于 ******** 东方的学习者来说,这一次的失败经历也并非毫无意义。2016 年,大众点评和美团导入了微信社交系统,只不过他们的命运就和 ******** 太不相同了。
如果你用微信账号登录大众点评,那么在点评首页中间的一部分你会找到的是微信好友最近的点评、签到记录,在美团外卖上,也能找到朋友最近打过五分的外卖。
Beacon 给 ******** 带来巨大的麻烦,但是点评和美团这里,引入社交关系也是互联网公司提升用户活跃度的重要举措,重点是——他们没受到什么阻碍。
许多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饮食足迹就已经被分享给了微信好友。
【用户在 ******** 上的信息被分享给了广告商,这件事现在你应该已经习以为常】
《华尔街日报》的记者发现,******** 和一些一起的社交网站将用户的信息分享给广告商,广告商可以获得用户的姓名等个人信息。
这在当时也引发了一批用户删除 ******** 账号以示抗议。
但是这件事在中国的互联网上已经相当常见,“打通、共享用户数据”是许多公司间宣布合作时常用的口径,这意味着你在 A 网站上留下的痕迹也会被 B 公司拿去分析、投广告用。
微博、百度都在这么干,你在微博上搜索的东西,很快也会出现在淘宝的推荐里。
有时候你在京东搜索过的商品,出现在百度的广告里。或者淘宝里看了没买的东西出现在微博的推荐栏,会让你觉得有点意外。
如果你在餐厅和朋友吃饭聊到酸奶,下楼路过沃尔玛的时候店员过来说,听说你要买酸奶,这里有……大概会吓到不少人,但在互联网上这样的情况每一秒都在发生,而我们已经习惯了。
越来越便捷的数字生活正以一种看似荒谬但却又合理的方式转变着我们对于权利、隐私使用的态度。
【******** 最近的一次危机,是多年来用户关于隐私积怨的大爆发】
2018 年初始,扎克伯格发表新年愿望时,说今年的 ******** 有点像 2009 年金融危机刚过的时候:面临着一系列公司待解决的问题。
他说先要确保 ******** 不会受到外国平台的干预、打击带有煽动、仇恨情绪的言论,以给用户营造一个舒适的社交环境。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 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假新闻、因为算法影响大选,还有最近的剑桥分析事件。
******** 的商业模式依赖的就是用户的信息。
在这次听证会上,也有议员问起了奥巴马竞选时的事情。奥巴马能够当选,或多或少也与 ******** 有关。奥巴马团队对选民数据的深度挖掘,也是靠 ********,只是奥巴马当时的应用明确指出信息会用作竞选分析。
但是现在话题一扯上“美国人怎么把特朗普选上台”,这件事就小不了。而在这样一次反应剧烈的大事上,******** 没有管理层出面,引来又一轮抨击。
去年 9 月,******** 向美国国会情报委员会报告时承认,2016 总统大选期间,俄罗斯特工通过秘密购买该平台中的政治广告来干预美国总统大选。******** 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有 500 个“可能由俄罗斯操纵的”虚假账号在去年美国大选期间在他们平台上买过广告投放,以干预总统大选。
在 ******** 被最近的隐私危机弄得焦头烂额时,这一次,******** 的道歉没能压下质疑的舆论。但是与此同时,在中国的互联网环境里,隐私仍然不是一件大事。
早在 2014 年,李彦宏就曾经公开谈过隐私问题,他说:“隐私的问题是媒体特别感兴趣,互联网公司特别不感兴趣的一个话题。”
“很多人觉得我有很多数据,被那些大的互联网公司掌握了,所以我的隐私受到了侵犯,”李彦宏说不是这样:“这些互联网公司其实是一堆服务器,没有人会真正地把它拎出来仔细地看一看某一个人在干一些什么事情,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像马云说的我买什么东西他可以知道,但是他不会去看。”
而在社交网络刚刚在中国出现的数年里,这些互联网巨头甚至从没有在公开场合谈论过隐私的问题。
因为没人问起。
******** 的股价已经开始回升在这次听证会期间,******** 股价一度涨了 5%
【只要你离不开社交网络,隐私的边界就不会停在这里】
听证会上,扎克伯格第一次被问住,是参议员 Orrin Hactch 问道:“如果不向用户收费,你的商业模式如何长期运作。”
在一个略显尴尬的停顿之后,扎克伯格回答说:“我们卖广告,参议员先生。”
用户免费使用服务,把自己的个人信息交给互联网公司,互联网公司靠这些个人信息、用户习惯来卖广告,是互联网公司最常见的商业模式。
有人提议,******** 应该选择无害的商业模式:减少对广告的依赖、更加侧重于订阅服务。问题在于:它们为什么要放弃获利丰厚的广告业务呢?
现在无论是搜索引擎还是社交网络,广告都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一个社交网络之所以能把广告卖这么好,是因为用户选择了这样的商业模式:用户选择免费的社交网络 - 社交网络搜集数据,帮广告主卖广告 - 社交网络提供更多功能 - 用户提供更多信息 - 社交网络搜集更多数据,帮广告主打更精准的广告。
一位议员提出的问题是,用户是否可以用付费的方式获得去广告服务。扎克伯格回答说人们不喜欢广告,只是因为广告与其不相关。目前,******** 没有去广告的付费业务。
******** 4700 亿美元的市值,靠用户付费去广告可撑不起来。
为了免费和便利,用户出让了一个又一个权利和隐私。
什么隐私不适合让互联网公司获取。这个领域范围始终在变化,但不论怎么变,总是在收缩。
“******** 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谁?如果我不想用 ******** 的话,还能用什么社交网络?”提出这个问题的还是那位打印了用户协议在手边的参议员格雷厄姆。
格雷厄姆接着问道:“******** 是垄断吗?”
先上功能、被发现了再道歉,这个遍布全球的社交网络,在这么多年一次次道歉之后,彻底改变了人们关于数字隐私的边界。
******** 是这次事件的受害者吗?这个问题在听证会进行到三分之二左右被抛出来。扎克伯格说不是。那 8700 万受到影响的用户是受害者。
“他们并不希望他们的信息被开发者卖给剑桥分析,即使这件事不是 ******** 做的,我们也有责任阻止这样的事情发生,并更早采取行动。”他说。
但是伤害已经发生过了。
在美国当地时间 4 月 11 日上午,还有一场听证会等着 ******** 和扎克伯格。
这次剑桥分析事件发展到最后,最有可能发生的转变是,受到此次风波惊吓的互联网公司愿意接受几条新规,并为加大透明度多费一些心思。美国国会也将会举行相关的听证会。
******** 仍然是这个地球上最大的科技公司之一。而中国最大的几家科技公司,还没有遇到关于用户隐私的挑战。
人们对隐私漠不关心的现实给了他们信心,也还将在未来持续给他们信心。
题图来自VisualHunt、视觉中国
收藏图片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