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拥有桑塔纳,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台车可真的是“老大哥”!

全文共1242字 1个视频

通篇阅读需要14分钟

本文作者:白宁的爱车时光

往期精彩

它在我国的生产周期长达29年、产量超过500万辆,它是众多司机驾校中的启蒙车,它是万千家庭购买的第一辆私家车,它就是来自上海大众的桑塔纳。本期《白话汽车》我们就在节目中一起重温桑塔纳,回顾它与我们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

点击视频,回顾我们的桑塔纳时光

 ↓ ↓ ↓

桑塔纳”这三个字对于任何年龄段的朋友来说都不会陌生,也许我们之中的绝大对数人并没有拥有过桑塔纳,但聊起自己与桑塔纳的故事,往往比现在自己开的新车还要多。

我在08年学车的时候,驾校的教练车就是桑塔纳。从科目二的练习到科目三的路考,开过的桑塔纳不下50辆。挂入一档抬离合时档杆传来的抖动,停车入位拉手刹一瞬的硬核声响,一切画面至今依然历历在目。

高星在购入这辆桑塔纳旅行车的当天就拍了许多车况的细节图发给我们,虽然我们对这辆车的内饰外观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但看到这些图片,还是让我们兴奋不已。

中控台上的双闪警示灯按钮格外显眼,一方面是源于它显眼的位置,另一方面则是来自驾校教练的再三叮嘱。考科目三时如果没关双闪就起步,那下车后就可以直接去预约下次补考了。

滑动式的空调拨杆简单易懂,对于化油器时代的普桑司机来说,左上角的压缩机开关按钮还被赋予了S挡的功能。每每在高速超车感觉后劲不足时,关掉空调,深踩油门就可以获得意外之喜的动力。

由于这辆车是后期的版本,所以在配置上多出了前后的电动车窗和后备箱盖开启功能,这在当年绝对是可以卸载说明书上的豪华配置,若是想找回手摇窗的乐趣,还得在更早期版本的桑塔纳上才能获得。

仪表的样式一板一眼,只为功能而服务,绿色灯泡照射出的幽幽绿光随时可以把你的思绪带回那个年代,然而3万5千公里的里程表却又将你的思绪迅速拽回现实,桑塔纳不稀少,但行驶里程如此之少的桑塔纳在今天绝对是奇货可居了。

由于行驶里程很少,长期停放在车库,这辆车的内饰几乎还保留着新提车时的状态。那些原本不高级的材料,在时间的背书下变得格外诱人。

在我们的印象里,桑塔纳始终是辆大车,旅行版的空间在当年看来更是十分奢侈。但如今翻看数据才发现,桑塔纳的轴距比今日的polo还要短上十几毫米。短小的轴距价值略薄的座椅靠背,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坐在桑塔纳的前排,总能感觉到来自后方的膝盖按摩了。

当然,桑塔纳旅行车的后备箱空间是一大亮点,放倒第二排座椅靠背可以形成一个堪比三轮板车的置物空间,当年得来“板儿(需要加儿化音)桑”的昵称,也正因如此。

当然,也有朋友觉得“板桑”的叫法说的是它平整如直板的造型设计。轿车版的桑塔纳就是方头方脑的设计,旅行版桑塔纳更是将这种直尺打造的设计语言发挥到了极致。

记得在幼儿园阶段,许多小朋友画出的小汽车轮廓其实都和桑塔纳有几分相似,这足可见当年桑塔纳对大家潜意识中对于“轿车”认知的影响之深。

但也正因为桑塔纳轿车的先入为主,让大家形成了一种有“屁股”的才叫车的认知,所以桑塔纳旅行版在私家车市场的销量远没有三厢版高。不过,它宽大实用的后备箱空间,受到了警车和市政用车市场的青睐。

在那些剧情设置在8、90年代的影视剧中,尤其是警匪片里,若没有桑塔纳的身影,总会令人感觉道具组一定是偷懒了。

如今,“瓦罐”开始出现在汽车世界的词典中。越来越多的旅行车映入眼帘,旅行车在如今依然是市场中的小众车型。尽管每每有朋友在购车时我都会优先推荐旅行版车型,但真正接受的朋友却依旧寥寥。

在我看来,旅行车的魅力在于后备箱的那一块留白,盛夏之夜它可以铺上充气床垫,秋收时节它盛满你采摘的果实。这里也许可以放下一艘皮划艇,也许可以放下两辆自行车,当然这里可以承载的还有很多很多。

29年的生产周期中,桑塔纳的产量超过500万辆,它所服务过的人们更是数以亿万计。一期的节目说不完桑塔纳的故事,一页文字也道不尽我们对普桑的情怀。有一千位桑塔纳的车主,就有一千段不同的故事。

欢迎您将您与桑塔纳的故事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将您的故事分享在留言区中,让我们一起聚在这里侃侃桑塔纳,聊聊我们彼此共同的普桑时光。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桑塔纳  桑塔纳词条  老大哥  老大哥词条  台车  台车词条  走遍  走遍词条  不怕  不怕词条  
热点情感

 上海西区 Western qua...

大学同学群里传来消息,某同学荣归主怀,我心中一震,这位同学当年是班里漂亮可爱的女生,她长的皮肤细腻、白里透红、明眸皓齿。但近年听说已经不能认人和自理,她的安息,...(展开)

热点

 世卫组织将更新口罩使用指南

当地时间6月3日,世卫组织召开新冠肺炎例行发布会,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表示,完全支持各国在特定环境下,更广泛地使用口罩,作为全面应对策略的一部...(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