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每条视频都必须是全新的开始
2、立人设乱扣帽子,观众肯定不买账
3、“有内味”则成,“出戏”则败?
4、如何定位、上热门、提高完播率?
“ 5 块钱吃米其林鱼籽蒸蛋”?
“ 5 块钱吃海鲜炖鲍鱼”?
“ 1 块钱吃烤鱿鱼”?
当你无意间刷到这些视频时,小小的眼睛里开始出现大大疑惑。惊讶中有一丝不屑,不屑中又有一丝好奇。
于是,你忍不住点开视频,被“吃瓜少女魏淑芬”清奇的脑回路和创意所折服:鱼籽是胡萝卜、鲍鱼是鱼肉泥、鱿鱼是杏鲍菇...成色还原得足以以假乱真。
▲魏淑芬的美食作品
反手双击小爱心,真香。
“涨知识”“真是血赚!”“不要让商家看到,不然我们就血亏了。”一些网友这样评价。
创意菜谱搭配办公室小剧场,让“吃瓜少女魏淑芬” 1 年内涨粉破千万。定位“全网最会省钱的戏精博主”,魏淑芬利用猎奇、对比、剧情反转吸引用户。把做饭变得有趣,是“剧情+教程”类美食视频的魅力所在。
浑水对话“吃瓜少女魏淑芬”团队,揭秘“剧情+教程”类美食短视频的涨粉套路。
1、每条视频都必须是全新的开始
“吃瓜少女魏淑芬”是一位美食短视频创作者,快手粉丝 525 万,抖音粉丝 551 万。在她的账号上,经常发布各种以“米其林”“血赚”“几块钱吃大餐”命名的美食教程。
▲左:“吃瓜少女魏淑芬”快手主页 右:“吃瓜少女魏淑芬”抖音主页
“ 10 块钱吃厚切牛排”是她在快手上最热门的一期视频,播放量960. 2 万,点赞40. 5 万,并为她带来近 10 万粉丝。
99 年出生的魏淑芬,现在是湖南大众传媒学院表演系的一名学生。与很多内容创作者相似,最初在淘宝上接触到短视频后,她发现这是一个能够很好分享心声的渠道,便萌生了拍摄的想法,随即在微淘上传了几支小视频。
2018 年初,魏淑芬正式到派芽MCN试镜,外向的性格和具有张力的镜头感,让她立刻被公司选中并签约成为一名微淘美食测评类达人,随后派芽与魏淑芬共同打造了现在这个IP。
最热门的一则“肉丸火锅”的带货视频,播放量超过 400 万,总销量 2 万余份。
2019 年初,魏淑芬开始向抖音和快手等流量更大的短视频平台发力。从别人的爆款中挖掘亮点,为自己所用。结合食材做法进行改造,创造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菜谱,深耕内容创新,魏淑芬在短短一年内就收获了 1000 万粉丝。
但在魏淑芬看来,粉丝是平台的公共财产,不属于个人。所以,她将每条视频都视为全新的开始。
在《 5 块钱吃米其林扇贝鱼子酱》的视频中,魏淑芬借鉴分子料理的创意,用氯化钙和墨鱼汁制作深海鱼子酱,用杏鲍菇制作扇贝,单日快手账号涨粉近 4 万。
“在我们第一期分子料理鱼子酱的视频发出前,平台上还没有其他博主做过类似的搭配组合,我们是第一个。”
比专业教程有趣一点,比娱乐博主有用一点,魏淑芬这样评价自己的视频特色。
一条不到 1 分钟的视频,从选题到发布,魏淑芬团队需要花 2 天左右,快的时候完成拍摄和剪辑最少也要 3 小时。
今年,电商直播风头正盛,魏淑芬接下来的目标是,在保证视频内容创新的前提下,尝试直播带货。
目前,团队将更多精力扑在了打通直播产品供应量上,直播频率保持在一个月6- 7 场,带货不多。
“我们现在对直播的态度还是以活跃粉丝和多跟粉丝互动为主,并不急于一定要像带货主播那样天天带货,我们做IP的内容心智还是在的。”
2、立人设乱扣帽子,观众肯定不买账
与派芽签约一个月后,“戏精”人设让“吃瓜少女魏淑芬”从微淘众多测评类账号中走红,从 0 到 1 万粉丝,魏淑芬花了 1 个月时间, 3 个月后涨到 5 万。
派芽MCN IP负责人狐狸认为,能在短时间内孵化出@吃瓜少女魏淑芬,IP差异化定位分析是根本。“当初签下魏淑芬也是看中她的镜头表现力强,性格外向。然后围绕人设输出定制化内容,强化IP属性,进行定期优化升级。”
狐狸表示,每个创作者都有自己的性格标签,所谓内容都是基于人本身衍生,不能直接嫁接某个时下正火的人设套上去,观众肯定不会买单。
2019 年,短视频平台流量优势越来越明显,团队决定从淘宝转移到快手和抖音。
“最开始选择在淘宝发展,是因为当时淘宝短视频刚刚发力,相对于其他比较成熟的短视频平台起步会更快。”账号运营负责人何瑾说。
从电商平台“裸跳”内容平台,内容方向成为魏淑芬团队的第一道坎儿。
何瑾分析,抖音用户偏向美食制作类,快手用户喜欢美食吃播类。为迎合平台定位和用户偏好,经过 1 个月的讨论,团队决定放弃美食测评,向教程类转型。
从居家场景,到办公室侦探系列,团队尝试了各种方向,一次偶然的评论,给他们带来了灵感。
““血赚”这个词是为了开玩笑加的,发布之后,大家都在评论血赚,我们就延续下来了。”
去年 5 月份前后,“吃瓜少女魏淑芬”开始创作办公室省钱血赚美食系列,“最会省钱的戏精美食博主”IP也最终确定了下来。
现在,看魏淑芬血赚已经成为粉丝们的固定节目,还有人热衷于算账,“加上水电费和人工费,你还是血亏。”一位网友这样评论。
据派芽MCN IP孵化负责人狐狸回忆,当初签下淑芬就是看重她丰满的镜头表现力。派芽让有热情、有想法的人成为自己的操盘手,只要 3 个月内粉丝量达到 30 万,就立项孵化。
“我们有轮岗机制,每位员工如果有想法,都可以申请尝试。比如淑芬视频里出镜的同事,都是工作中抓来做配角的“壮丁”,基本都有上镜经验。培养素人KOL,公司会根据观众评价和当期视频效果,来评估他们的表现力和潜力。”狐狸说。
3、“有内味”则成,“出戏”则败?
快手上,和魏淑芬一样走“剧情+教程”路线的达人还有“料理小颖”,注册账号 3 个月内涨粉 200 万。一波上课“猫”在书后偷吃零食的“骚操作”,勾起很多网友的评论。
▲“料理小颖”的快手视频和评论
其中一条“老师扔粉笔头的姿势像极了我们数学老师”的热评后,连续刷起“掩面哭泣”的表情,暗示“真实得让人流泪”。
另外一位拥有 438 万粉的B站UP主“绵羊料理”,视频以日常生活和食材小剧场开篇。在压竹升面的视频中,绵羊一人分饰记者、芙蓉区群众绵某两角,弹幕接连飘过“有内味”“老央视新闻了”。
从日剧《深夜食堂》开始,“剧情+美食”的内容创作形式,逐渐被人们认识、喜爱。
民以食为天,人们对美食类内容的热情不断升温。如何在做饭视频加入更多娱乐元素,持续产出新鲜又创意的视频,是另这一届美食达人集体“头秃”的问题。
作为强消费领域,各平台美食类KOL数量迅速增长,视频内容同质化和程式化严重,单纯的做饭视频很难脱颖而出。
故事对人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剧情方便观众情景代入,加深对人设的记忆。“吃瓜少女魏淑芬”、“料理小颖”和“绵羊料理”的走红传达出一个信号,“剧情+教程”或将成为美食短视频创作一个不错的突破口。
不过,其中也不乏一些质疑的声音,比如剧情代入教程的过程不合逻辑,“教室里有冰箱?”“教室里怎么可能有锅?”,“料理小颖”的评论区常出现类似留言。
有网友认为,“剧情+教程”本身是对内容创新的一次有益尝试,但如果把它当做模板,生拉硬套,硬“凹”剧情,便又回到了程式化的原点,背离创新的初衷。
但也有人觉得,看美食视频一是图个乐呵,二是学习一些菜谱。没必要较真剧情合不合逻辑,只要能激发我们对美食的向往,就足够了,尬剧也能越看越上头。
4、如何定位、上热门、提高完播率?
对话“吃瓜少女魏淑芬”
Q1:如何维护粉丝粘性?具体采用了哪些方法?
魏淑芬:第一,数据后台检测到的最活跃的粉丝时间是下午 6 点左右,定期发布内容,让粉丝形成订阅习惯。
第二,多回复粉丝评论和私信,从高频次的评论词中,找出大家最感兴趣的点,加入视频内容,或者延续视频中的这一亮点。
Q2:如何确定短视频的垂直定位?你有哪些建议?
魏淑芬:在寻找定位的阶段,可以多给观众一些选择,在垂直领域上刻画几个最接近于个人形象的方向,给观众更多的记忆点,然后从观众的反馈中找出效果最好的,这就是适合你的形象和风格,以后慢慢延续地做下去,成为个人特色。
如果不知道怎么切入,可以试着寻找一个对标账号,学别人的模式结构,融会贯通后进行自己的创新。
Q3:如何选择一个能够快速上热门的选题?在抖音和快手平台,用户喜欢看的美食短视频风格有什么不同?
魏淑芬:抖音用户更喜欢看美食制作类,而快手用户更喜欢看美食吃播类。两个平台主要都是食欲度的展现,其他方面没有什么很大的差别。
第一是看点,选题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比如美食视频,别人没有见到过的美食,像虫子、知了猴等,因为没看过,就会好奇。
第二是热点,不管是蹭或者创造都非常重要。娱乐话题这种大家都在玩梗的,可以赶紧去蹭,玩得好就赶上这一拨热度。
怎么蹭呢?可以加梗,比如一些流行语。像我们之前有一期做的是中餐厅同款龙井虾仁,我们在和同事的对话中加入了当时很火的明学,“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该条视频点赞 97 万。
第三是爆点,就是一个视频的核心亮点。可以是没见过的食物搭配比如:金针菇牛排,视频点赞 45 万;不是馒头的水馒头,视频点赞 100 万+。也可以是食物的大场面,如诱人的食物特写。比如,最近很火的食物晚安系列,可以在进行选题策划时尽量找到他们的亮点。
第四是槽点,糙点也就是具有评论价值的点。我们发现如果评论有槽点,跟评论会更多。
槽点可以在内容或道具上设置,像我们去年做的收费处和二维码,还有自制美食头饰。其实很多热搜话题,都是有发现能力的观众制造的,槽点也算是一种互动方式。
第五是情绪,引发粉丝的情绪共鸣,建议分析热播剧和爆款视频,如果评论多,大家在讨论什么?转发多,是有趣还是有用?其中哪一个点打动了你?可以借鉴的是哪一点?这个很细节,需要多实践体会,说不太清楚。
Q4:身为正在读书的KOL,你是如何平衡工作和学业时间的?如何让两者都不受到影响?
魏淑芬:所有的休息时间、课余时间都用来做短视频。其实平衡的话,就有所取舍吧,看你是想要哪个方面,如果想要在短视频行业继续坚持下去,就必须得挤时间。
在学校里学的是逻辑和固有的思维,做内容创作者要打破固有思维,敢于创新,这也是我很大的成长。